【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在前幾天、溴巧有位網友問到他的鏡頭拍攝出來藍天色彩不佳
顏色偏淡、令他困擾不已、甚至還稍稍的誤解了大家心儀的Nikon當家鏡皇小黑五......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251192&p=5#2059707

  其實呢!這是DSLR普遍的問題!因為DSLR的攝影取向主要走專業路線
所謂的專業取向、就是得要預留更多的攝影細節跟色階....
以致於照片不能過於偏高彩度避免後製調整RGB時的不平衡
也不能讓照片有太高的對比、因為較高的對比意味著灰階會減損許多
簡單的講、就是色彩都會預留很大的後製空間!
除非你有特別調整載入曲線、或是作進階設定
不然、DSLR拍出來的照片色彩、就是灰灰濛濛的...

  這個情況、對於某些剛剛從DC轉到DSLR、或是直接接觸DSLR的用戶最容易發生
因為DC走消費取向、鎖定的客層本來就不是吹毛求疵的專業攝影師
最好是照片隨拍隨用、因此DC在機身的設定、都會預先幫你載入曲線做好後製

  當然現在不少品牌的DSLR也走免後製路線
例如4/3 CCD的Olympus、便是無須後製的DSLR翹楚!
大家可以抽空去看看這個Olympus放毒主題、便知一二囉!
千萬畫素DSLR的戰國時代中,我默默選擇了Olympus E-1

  另外食古不化的Nikon也順應著DSLR走入消費市場化
陸續推出了D50以及D40等等消費DSLR機型、在色彩的表現上面
直接提供了較為貼近消費市場的需求,也是不熟悉後製的DSLR用戶一個不錯的選擇^^

  回歸正題!除了上述的例外之外、大部分的DSLR仍舊走平淡色彩路線
拍攝出來的色彩通常與眼睛看見繽紛世界有所落差
其中Ken個人覺得最難修飾的便是藍天!、經常看見很多人拍出不錯的藍天大景!
但不是蒙上一層灰(沒後製)就是修的過火了(色彩調過頭、不自然了)
所以順手簡易弄了一個藍天修圖法給各位作參考

  同樣的!軟體後製人人都會、用不同的工具跟不同的順序乃至於手法都能修出一片天!
Ken僅僅是就個人的習慣作分享!也算是開第一槍!還請各位修圖達人也能來熱情響應一下!
多多提供修圖經驗來造福影友囉!

 Ken以自己慣用的Photoshop CS2來作修圖工具、如果你不會用Photoshop CS2
書局很多Photoshop相關書籍、邊看邊修不用多久換你來當達人囉!

A◆先從上週測試小黑家族拍攝的天空作Sample、這張是原圖直接縮圖的
 可以看出連續大雨後的天空真的很藍、只是與實際看到的感受仍頗有差距
 看起來總像蒙了一層灰。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B◆進入Photoshop CS2(以下簡稱CS2)後、先拷貝一個圖層備用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C◆到下圖指示的位置找出「色階」工具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D◆你就會看到色階的工具
 左方的黑色箭頭調整暗部高低、中央灰色調整灰階、右方白色箭頭調整最亮部
 把左邊黑色箭頭往右拉、你就會發現、藍天回來了.....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E◆可以看到DSLR保留的龐大色階、透過軟體輕輕一拉、藍色天空已經回來了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F◆調完色階之後、接著調整「色相 / 飽和度(H)」、從下圖路徑中即可呼叫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G◆這個看字應該就瞭解用途了、其中飽和度不要拉太高、會變成「假假」的天空
 稍稍調整一下、讓天空的色階更清晰即可、另外最上方的色相、可以用來變化照片的基礎色相
 可以營造出詭異的色彩空間、很適合作為影像合成創作之用、也順道一提給大家參考^^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H◆這是稍稍增加彩度後的成果、天空的色階已經接近實際眼睛看到的狀態
 但是因為前面降低了色階(C◆)、所以下方的房子層次消失了
 這個時候要來運用一開始所開立的圖層囉!(B◆)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I◆使用下圖中紅箭頭所指的「相近色圈選工具」
 調整藍色箭頭的容許度、在此一照片的狀況、我用數值2即可、另外右邊的消除鋸尺要打勾
 「連續的」請看你照片情況選擇、此圖不適用使用連續圈選、因為要圈選的房子右下方沒有連續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J◆圈選起來之後、可以看到閃爍的虛線、可以確認是否該圈的部分都圈好了^^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K◆接著確認一下目前的圖層編輯是在剛剛起頭開的新圖層「背景 拷貝」
然後按下鍵盤的「del」、你會發現那排烏七媽黑的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原本的背景房子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L◆接著確認編輯的圖層在「背景」圖層、然後依照C◆再次呼叫色階工具
 調整背景的量度、因為此時天空是另外一個已經弄好的圖層、所以你調背景不會影響前面的天空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M◆接著再依照F◆呼叫出「色相 / 飽和度」、調整房子的彩度後、成品就完成囉!
 可以看到這張照片已經跟原圖不同了、相較之下色階豐富了、對比也清晰了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另外提供一些同時拍攝的照片後製成果給大家參考
每一張照片的後製程度都有若干不同、但大體上過程跟使用工具相仿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教學】還我一片藍天-Photoshop CS2簡易修圖法
檢視照片的EXIF資訊

後記:

其實以前在學習底片攝影時、同樣被要求學習暗房技巧
包括底片的捲片跟沖洗、曬片機應用、調照片藥水、沖洗照片等等
這都是屬於攝影的一環、而現在的數位攝影時代、雖然沒有上述古早味的暗房技巧
但是仍然需要學習「數位暗房」技巧、以便讓你的照片能夠更真實、也更具可看性!


但記住!
適當的後製、有時候可以為成果加分
但過當的後製、往往也會造成反效果!
請酌量使用之!預祝大家拍照愉快、修圖順利!^^
先來頭推!!
如果是N家用戶 可以先試試Capture NX
裡面的U point功能算是簡化了這些過程(版上有分享文)
不過這跟調味料一樣 加一點可引出美味 加太多就破壞了原味
請大家要控制用量

順便保佑這篇不要又來「後製」vs「不後製」的戰文~~
hitsuki wrote:
先來頭推!!如果是N...(恕刪)


謝謝、因為考慮到非N家用戶、所以我排除用NC修圖^^

而且NC挺耗資源的........我除非拍RAW、不然打死不用NC....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看到PS後製忍不住手癢,我覺得這個流程可以簡化成三個動作就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
看圖說故事吧!


↑同樣複製一個圖層,移動色階中間調整鈕


↑製作漸層遮罩


↑再新增一個圖層,調整色階的反差


↑搞定
拉漸層的遮罩的方式比較快
但是要精準一些
不然會使得下方建築物也受到影響
看出修片的痕跡
我認為比較適合用在碧海藍天或藍天綠地這種水平線較分明的圖


我是Nikon Capture Editor和PhotoShop CS都有用

貼幾張吧


KenKuo wrote:
在前幾天、溴巧有位網...(恕刪)

感謝 KenKuo 的分享.....讓我又對 Photoshop CS2 又新增加一招.
因我是初學者.....不知是否可請 KenKuo , 是否可修改一小部分的步驟介紹.
就是什麼時候使用 [拷貝背景]修圖....什麼時候使用 [背景]修圖.
這樣初學者也看的比較清楚........謝謝

yangnan
if1969 wrote:
看到PS後製忍不住手...(恕刪)


謝謝您的參與!我是考慮到不規則形的建築、所以沒有用比較快速的漸層工具^^

不過您的修法更簡易!讚喔!

順道提供原圖、有興趣的軟體高手可以試試看!

如果有啥更好的修圖法、小弟也可以藉此偷學......

附加壓縮檔: 200612/mobile01-6e1ffd63394ebb81901d269e5ad76d85.zip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yangnan wrote:
感謝 KenKuo...(恕刪)


瞭解、我再補充一下好了

我先補一些過程圖先、稍候囉!^^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其實修改我只用PS
用久之後 慢慢就會發現其時最常用的就是
Levels
Curves
Shadow/Highlight
偶爾再用個Unsharpen Mask
我是用D70s...可是N社的顏色真的很不鮮豔
不用PS做修正真的是不行...

修正前...

修正後...
"No one's a leader if there are no followers." - Malcolm Forbe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