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係,影像處理幾乎是我每天接觸的範疇,自從開始接觸DSLR後,拜機器性能提升之賜,照片"品質"有長足的進步。週遭有醉心於攝影的朋友,常對於機器所造出的成相品質不甚滿意乃肇因於其不懂後製,而枉費拍到的美景。

以珍饈美饌為例,美景就好像是高級食材,相機就是師傅的刀,拍照技巧就是刀工,後製就是調味。刀功好,吃原味就是最高檔享受,生魚片便是如此;刀工不好,加調味也可以有美味的享受;食材不甚好,刀工和調味亦能化腐朽為神奇,君不見某些用剩菜剩飯亦能烹調出美食的達人乎?

練刀工或是著重調味端看個人執著,刀功好調味不用多,刀工不好調味就多一點亦能使食用者(觀照片者)有一番驚喜。小弟自酌刀工進步緩慢,還是停留在調味為主的階段,兩者兼顧乃是小弟努力的目標。以上純屬虎濫,如有雷同,請起立鼓掌。

呃,錯了,是敬請指教,謝謝。
whaly wrote:
以珍饈美饌為例,美景就好像是高級食材,相機就是師傅的刀,拍照技巧就是刀工,後製就是調味。刀功好,吃原味就是最高檔享受,生魚片便是如此;刀工不好,加調味也可以有美味的享受;食材不甚好,刀工和調味亦能化腐朽為神奇,君不見某些用剩菜剩飯亦能烹調出美食的達人乎?

練刀工或是著重調味端看個人執著,刀功好調味不用多,刀工不好調味就多一點亦能使食用者(觀照片者)有一番驚喜。...(恕刪)


whaly,

您形容的真是精妙~~
whaly wrote:
因為工作的關係,影像...(恕刪)

引喻絕妙,令人激賞,加分加分

只是

也有很多人拿已後製過的圖來向新手勸敗,小弟以為不妥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就不要跟別人說有後製就好啦

漂亮....就夠了

跟食物一樣...好吃...就好了....不要告訴我醃豬肉的過程
個人是滿愛後製的,幾乎每次拍完都會稍微調整~

之前比較嚴重的時候幾乎每張都調,拍久了,現場光源跟曝光值比較有掌控到的時候,
慢慢後製的程度會比較減低....
現在大多是微調一點亮度而已~

不過網路上好多人後製技巧超棒的!!
真是羨慕啊~~
所有的數位照片在CCD/CMOS感光後,只是一堆亮度訊號和電位。不靠韌體轉換,怎能轉變成肉眼可見的類比圖像?

我不相信有人可以用肉眼看到CCD上面的訊號,而且覺得「好傳真!」

既然透過韌體轉換,必然經過一些運算與調整,呈現在機背LCD、電腦螢幕上的RAW檔,一樣也是轉換後才看得到圖像,中間的轉換,本來也是後製。

過去的攝影玩家把底片送到沖印店去放大,照片十之八九也被後製過了,只是沒人說那叫後製,因為當時那叫暗房作業。

數位攝影的時代只是把「後製」的權利收回來自己作而已,為什麼有罪?

如果後製有罪,那許多有名的攝影師像郎靜山大概會被稱為技術欠佳只懂拼貼的三流攝影師吧。如果後製有罪,自己擁有傳統暗房大概也是個不小的罪過。

如果把CCD或底片捕捉到的光影變化叫做「忠實地複製或重現」,能夠把這個複製或重現進行「再創作」,也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擁護忠實呈現與原汁原味的,可以選擇不對作品進行任何加工。不過也不需要攻擊「後製」這個再創作概念。

有些情況下,對原始材料進行「更動」是不妥當的,像是新聞攝影、需要證據的法律案件,都需要攝影本身具備的「複製性」來提供證據。惡意合成,或偽造照片證據,或是牟利、中傷、污衊他人....這些對原始影像的加工,就大有問題。



我覺得正常狀況下後製是合理的啦

只是很多人

再勸拜的時候 搬出一堆後製後的照片

我覺得這就不太適合了

畢竟人家想看的是原始的圖片

後製也是有功力高下的

有些人就喜歡拿拉過的圖來說

"妳看這味道多好"

實在是有點...
好鏡頭拍出好畫質 後製的空間也大, 後製也是一種用法囉~
後製圖可以讓你知道此鏡可以發揮的更多可能性, 那又何必堅持原圖勸敗呢~~
頂多大家都補充說有無後製就好, 並不需要將其屏除在外吧~~ 呵呵
whaly wrote:
因為工作的關係,影像...(恕刪)


whaly大說的真不錯
(第一次給回文加分...

其實說真的
有時候後製過的作品
反而更能夠突破相機本身的限制
更重現當時的感動

我覺得如果後製是為了讓欣賞的人更能感受到作品的感動
那就是成功的後製
而且也無罪之有
除非是拿著後製的作品,卻吹噓自己的攝影技術
那就是大大的有罪了!

好的原汁原味作品令人讚嘆
好的後製作品一樣能令人激賞
眼界跟心胸開放一點
才有福氣欣賞到更多美圖
不是嗎?
poyo wrote:
除非是拿著後製的作品,卻吹噓自己的攝影技術
那就是大大的有罪了!

我是覺得後製也是「攝影技術」的一部份,拿來吹噓也無妨 XD
同樣一張RAW,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調出一樣的對比跟色調
可能是傻瓜軟體當道,讓人有種「後製一步驟OK」的錯覺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