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朋友用 Sony T30 拍的,現場陽光很強,水面反光超大,導致畫面有點不如預期,稍稍調整過後是不是比較好一點了呢?
當你興高采烈的與人家分享說『我這照片有後製過哦,調整了哪裏…哪裏…+ 哪裏,用了什麼方法 + 技巧…等。』,最常得到的反應竟是『就說嘛!還以為你拍照技術有多好咧!』呃…><"
如果你經歷過底片時代,應該會曉得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其實只整這張照片成形的第一步,接下來的暗房工作、沖印技巧都是影響這張相片的因素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在網路上詢問技術優良的沖印相館的原因。
進化到數位時代的現在,很多人都天真的以為按下快門後就沒事了,用花了大錢買的 DSLR 拍出來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時,馬上就破口大罵說『這是什麼爛相機!』之類的。要知道,數位不比底片,感光元件還是有它的限制在,某些場合(e.g. 反差大…etc.)就是沒辦法拍出底片機拍出來的效果。
個人認為,就算是前進到數位時代,暗房這個動作還是不能少,一來是讓照片更能反應當初按下快門時的感動,二來自己有了數位暗房的技術,那些因為環境因素導致的『壞照片』還能有機會起死回生。
一直覺得生在這個世代的我們很幸福,以往遙不可及的暗房設備現在只要準備一台電腦(我是用小黑:IBM x31)加上就手的影像處理軟體,暗房就你指掌之間。
所以,後製有罪嗎?我不知道…。
不過拍完照後,還是習慣一張張仔細檢視拍下來的成果,覺得需要調整的,就拉進我的數位暗房,說真的,我還滿享受這過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