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朋友用 Sony T30 拍的,現場陽光很強,水面反光超大,導致畫面有點不如預期,稍稍調整過後是不是比較好一點了呢?

當你興高采烈的與人家分享說『我這照片有後製過哦,調整了哪裏…哪裏…+ 哪裏,用了什麼方法 + 技巧…等。』,最常得到的反應竟是『就說嘛!還以為你拍照技術有多好咧!』呃…><"

如果你經歷過底片時代,應該會曉得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其實只整這張照片成形的第一步,接下來的暗房工作、沖印技巧都是影響這張相片的因素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在網路上詢問技術優良的沖印相館的原因。

進化到數位時代的現在,很多人都天真的以為按下快門後就沒事了,用花了大錢買的 DSLR 拍出來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時,馬上就破口大罵說『這是什麼爛相機!』之類的。要知道,數位不比底片,感光元件還是有它的限制在,某些場合(e.g. 反差大…etc.)就是沒辦法拍出底片機拍出來的效果。

個人認為,就算是前進到數位時代,暗房這個動作還是不能少,一來是讓照片更能反應當初按下快門時的感動,二來自己有了數位暗房的技術,那些因為環境因素導致的『壞照片』還能有機會起死回生。

一直覺得生在這個世代的我們很幸福,以往遙不可及的暗房設備現在只要準備一台電腦(我是用小黑:IBM x31)加上就手的影像處理軟體,暗房就你指掌之間。

所以,後製有罪嗎?我不知道…。

不過拍完照後,還是習慣一張張仔細檢視拍下來的成果,覺得需要調整的,就拉進我的數位暗房,說真的,我還滿享受這過程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ndler_chou/ + http://notingmylife.blogspot.com/
文章關鍵字
恩,說得很有道理呀,加點分

這就是為甚麼這裡的後制技巧分類叫“數位暗房”。就是攝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弟覺得
拍的漂亮 是一門技術
後製的漂亮 也是一門技術

用後製來彌補遺憾
在數位的時代能使用的利器 何樂而不為呢?

反正拍的快樂就好啦
後製沒有錯呀。
多了後製,救回了不少照片。

沒錯,有時候後製出來的照片,可以讓人覺得很漂亮。

(我就是,因為我常常說實際現場沒這麼漂亮,但是照片會讓人覺得現場很漂亮)

反正有人喜歡後製,有人不喜歡後製,這就看人喜好了。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對阿~
每個人都喜歡欣賞美的事物,後製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何樂不為呢
Sam Tseng...無法抗拒電子產品 O(ˋ_ˊ")Y
每次喝喜酒,都覺得那些新人結婚照拍得很漂亮,那些結婚照多多少少都會進行後製吧!那你能說後製不好? 呵呵!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許多人不會在意排行榜上的歌,到底是一氣呵成,還是剪接的
當他們知道「原來xxx的歌是剪出來的」時,可能也會露出不屑的表情吧
但事實上,歌曲進了排行榜,就代表有人支持這種「從來就不存在的歌聲」

的確很多人基於各種理由,是不太喜歡後製的
有人是擔心畫質會在後製過程中流失;
有人覺得這種「不存在的影像」會破壞決定性瞬間;
當然也有人很單純認為攝影100%在於匠氣十足的技術,進而打壓傻瓜軟體 orz

我認為後製是攝影一部分,無論是進軟體還是進暗房,甚至在相機內調曲線都算
不能因為傻瓜軟體充斥,或是影像演算法進步,就否認數位後製的重要性
若單純把後製看做是「挽救醜態」,那就更把後製看窄了

稍微注意一下 flickr 中所謂的精選好圖,多數都有明顯後製的痕跡
就像有些人明明就用 30D,但照片色調都跟 Lomo 一樣,甚至還有誇張的暗角
而這張呈現慵懶、疏離感的相片,相信原始 RAW 檔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CMOS 不是化學底片,Canon 30D 的影像晶片也沒那麼神
無論怎麼在相機內調白平衡,都拍不出來這種色調的

我個人把後製視為將照片「從原始導向理想」的手法
DSLR 可以大玩冷暖色溫、透視、散景...,但有些效果是不容易玩出來的
例如前面提到的 Lomo 病態色調,但進了 PS 就可以很輕易的完成了

我通常會避免提及我的照片做了哪些後製
因為多數觀眾寧願相信他看到的就是決定性瞬間,而非只是書房裡搞出來的
且後製是攝影的一部分,就像我不會刻意提起我用什麼光圈、怎麼打燈一樣
倒是觀賞者能否感受到我想表達的感覺,這比較重要
http://moxamax.blogspot.com/
後製有罪?
這個大概和"拿DSLR一定必須是高手?"一樣了


很多事情本無絕對
這些討論到最後都會變成..喜歡就好~



「用甚麼光圈快門值?用哪顆鏡頭?有沒有後製?」
對於"觀賞者"來說,那些都不重要~
因為他們只負責接收最後的成果
「好看!才是王道!」


但是如果以攝影技術來說,提供那些資訊的確是可以讓人模仿的
不過拍不拍的出來相同作品又是另當別論了..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我也贊成合理的後製.
不過看到有些後製過的照片.
真的有點可怕,色溫照與mm照尤其.
拍照是拍感覺.像機只是工具,用心才是重點!
以前是拍攝技巧攝影技術

暗房就交給店家處理了,
洗的不滿意~有時還會要他重洗咧~~~

數位攝影開始後~~除了能先看到曝光狀況和有沒有模糊或者模特兒閉眼等等

回家後整理照片也是一大工程吧。但這些~~就得靠自己了

不見得是更好,但是至少能夠展現"實況"。
如天的藍~水的綠~婚紗的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