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獨家〉「底片」熱再燒市場稀少!價漲4成

這不是筆戰,我 DC 與 Film 都有使用

我只是要舉音樂界的例子來預估兩者的未來

CD 好聽還是 黑膠LP好
這兩者的 數位 vs. 類比 戰爭燒了比 DC vs Film 還久

現在還是有玩家在聽黑膠, 一套30萬的唱盤機器算是低階, 這還不包含唱針
但是 CD 已經是完全主流 (甚至已經演變到 BlueRay or SACD)

所以

Film 永遠不死 只會變超小眾市場 要玩他只會越來越貴
Digital Camera 只會越來越普及 越來越便宜

Film 有些特質是DC無法取代 例如他的高容忍度 Dynamic Range 也比一般censor好
輕巧與畫質的比例也是DC無法取代,例如Olympus Mju II 輕巧機身 2.8F 的淺景深,
如果是Digital 照出一樣的照片最少要拿 5D + EF 35mm F2.8
但是講到解析度 應用方便性 括展性 使用度 Digital 絕對始大規模超前

最後 數位臨場3D Camera出來後,大家就會筆戰 "3D 攝影膚淺無藝術感, 2D 攝影才是王道"
aywang wrote:
這不是筆戰,我 DC...(恕刪)


呵呵,你這個比喻很有趣欸,MP3出現後大家連CD都不太買了,最產界只好改弦易轍,搞大型演唱會,讓大家欣賞最"真實"的現場,買一次門票的錢可以買很多張CD,要嘛,聽最真實的,要嘛去聽閹割的音質,或者盜版或者非法持有的 AAC, FLAC, Wave, Ogg Vorbis 及 MP3/MP4格式的,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確定如果要開展輸出您拍的照片,那我會比較建議底片機喔。

動態範圍是數位用詞,底片機講的是階調、影調、彩度、明度、層次等等,好像跟你的了解有點不一樣喔。

如果按你的推論,那麼推估博漢區可能還要收掉一大半,以後連DSLR/DC都算小眾了,因為數位只講求解析度之類的東西,那麼以後手機內建相機就可以佔有大部分的市場比率,然後然後。。。

勝利者一無所有,最後大家都回到現實,都用眼睛臨場去看就好,這個跟現場演唱會一樣真實,BG都閃不掉。。。

如果這樣是你推的結果,那我想我也不必說太多了,我繼續拍底片,就算是小眾,我也拍,但是DSLR應該幾年後就會被後起之秀取代,並且束之高閣,傳家寶?額,到時候還能能拍嘛?我不知道那時候的軟硬體支不支援現在的檔案格式,就算有,誰要看?隨便一台手機或者手錶上的內建相機都有可能在規格上比現在強很多,而且很有可能因為資料記錄的格式不一樣,所以連副檔名也改了,好,那現在的回憶記錄呢?哦,會不會又是...光碟機或者硬碟相容性根本不支援,讀不到,當然也看不到?

這這。。。嗯,我想想喔,我暫時還沒答案喔~~~~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EL5188 wrote:
無論電腦再怎麼強,修...(恕刪)

這些我只想回答您修圖的問題
請問為什麼修一張照片要1.5小時??
因為他有特別的需求,每個層面都要顧及完美,甚至背景主體分圖層來修飾
平常我們修圖不過是打開DPP,右邊不到五種會調整的地方左拉右拉,為何要超過十秒呢? 而且十秒還包括我凝視著照片不動的時間...

我可以不代表你也要可以呀,你可以開心的修照片一張一小時,為何我修一張照片十秒鐘也要您發兩篇回文來否定我啊? 難道我修圖只是單純簡單的小調整,修得比較快也不行??

另外有空再回覆我堅持所說的"相機拍多拍少,不能全盤地代表它存在的價值",我相信底片機的味道是許多人念念不忘的原因,但許多人以"底片機拿了就會少拍"這點來凸顯其價值是無意義的,因為這點建立在價值觀與習慣上頭,如果你冰箱總是塞滿底片,出門包包少說帶著五捲十捲,我相信拿底片機拍照並不會比數位機少,拍少只是許多人捨不得拍,不然1V不會有三四秒就解決一捲底片的手把出現
我相信數位機隨便拍的人有,也有每一張都很謹慎拍的人,底片機狀況也相同,出國玩只帶能拍沒幾張的512M,1G記憶卡,或是要殺光一百捲底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因著相機數位化,我才接觸拍照這個興趣!
或許,
攝影界並不歡迎我這個不長進的拍照者....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inben2 wrote:
因著相機數位化,我才...(恕刪)


一點也不會欸,加油,只要你有興趣,不管玩得深還是一般需求,都可以喔,
攝影有很多層次,但也不是那麼高不可攀,但也不代表懂得一點攝影皮毛就可以大放厥詞,
簡單的說,至少你可以用相機記錄很多生活周遭的人事務,如果你打算深入,攝影這東西可以玩一輩子呢。

說說我的感覺,攝影門檻低,但是深不見底,我到現在都還在學呢~~~因為學得愈多,就會引發更多學習的動機~

成功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因為,他習慣往上爬;認為自己已經成功的,說不定正處於自己都不知道的高原期呢~~~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老禪師 wrote:

我不是說了嗎?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用底片錢.快門按得越多就賺越多.回本越快啊?會拍數位相機不是也貪圖它這個優勢嗎?就如同有新速食店開張促銷.一元吃到飽如果無限量供應.但基於不吃白不吃.吃下度就是賺了的心態.你說有誰會放過.即使吃下去也只是垃圾食品......


這是很愚昧的思維。拍了一狗票都沒用的照片,只是浪費時間。如果你拍數位就會變成這種心態,那你拿底片保證也拍不出啥鳥來。只是換個相機,就要把拿著數位相機的猴子變成拿著底片機的高手,那我看可能相機要檢查看看有沒有干擾人腦思維的不良化學物質。


堅持要36張限制的人,請不要買超過128mb的記憶卡,這樣在很多相機上你可能還拍不到20張。這樣你就能得到你要的 "慢活" 與 "態度" 了。

如果想要沖洗的等待,請把記憶卡放到堅固的容器中,然後丟給很愛搶東西跟埋東西的狗去玩。然後跟狗耗大半個下午來奪回記憶卡。這樣比去接觸化學物質還要來得更有生活情趣與樂趣了吧?
如果拍底片的不是自己沖洗,自己掃,那拍底片也不過是把半成品交給店家,請店家幫忙後製而以

就算把照片洗出來,現在的店家也是把底片掃成電腦圖檔,再用電腦圖檔去印照片

以前有一陣子也很愛拍底片,一個月拍個上百捲是常有的事

不過常送沖洗掃描的店家成品不穩定,萬一換機器或是更新掃描機韌體後,那更是一場災難

出來的成品會被我要求到重掃了十幾遍都還在掃,不然就是到處換店家,看哪家的成果對我的味

試過台中以北的各間有名沖印店後,已經非常厭倦作這種事情了

最後我還是選擇讓所有的事情操控在自己手上,要甚麼東西通通靠自己搞出來

拍底片這種要開獎,看人家臉色跟心情的事情,不適合賭運不佳的我~XD


是說,防潮箱裡面還躺著一台 natura black 1.9,裏面裝的那捲底片拍了兩年還沒拍完 ....... =_____=





現在我只拍這種底片,一按定生死,沒有店家幫忙後製修圖,對於攝影的功力高下立判

而且更貴,一盒只有十張,按之前絕對要審慎考慮,沒辦法後製,也沒辦法後悔~XD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EL5188 wrote:
你最好先搞懂我回文給...(恕刪)


當然懂,只是完全不認同你自命為務實卻在計算的時候基本上把所有該計算的東西打了三四折。實際算給你看,讓您考慮一下,看看您的務實與實際現實生活中的務實差了多遠。

我家還有堆積如山的正片... 會不會拿出來看?不會,頂多 Nikon 4000ED以前掃出來的拿來看。我有沒有用過底片?當然有,用老爸的FM2也是從小開始用的。手感好不好?確實不錯,堅固到可以拿來當殺人鈍器用,手感清脆,觀景窗明亮。


我出門會拿什麼? 5D2 配 24-105 F/4L... 因為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底片更美好的事物可以來浪費時間用。現在只差一個更好攜帶相機的御飯糰包了...


很多人說看到老相簿會回味,數位都沒有這種感覺?數位碰到硬碟問題就會全滅? 其實很簡單... 檔案丟到兩台電腦上就好了,這不簡單嗎?Microsoft 有個玩意叫做 SyncToy 自動幫你同步檔案,很簡單的啦。一台電腦掛了還有一台有完整備份。

而至於回味,我從Nikon CP950, CP990, Canon G5, EOS 20D, Sharp 903SH, EOS 5DMK2 的照片也多少都有翻翻。。。 超過十年的回憶都在電腦裡面,說數位不能的,只是你照片沒整理好罷了吧... 請記得分門別類的整理一下,不會比整理實體照片花時間的。
wingman wrote:
如果拍底片的不是自己...(恕刪)

沒錯...底片拍攝時樂趣,後來就是難過的開始,如果一張手工放像的照片有100分,通常大家看到的只有40-70分而已...,正片的話店家掃數位大概剩下30分...,轉數位的穩定度也是相當大的問題...

看到您的照片,我也真的認為還是拍立得好,起碼好控制,最近出門也會隨身帶著mini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zycamaniac wrote:
這是很愚昧的思維。拍...(恕刪)

自己看看討論區的有關對拍底片的說法再說吧.....那些堅持數位排斥底片的說法都是.底片很燒錢每按一次快門都是錢.數位多好啊.不用花錢買底片不用沖洗.又馬上可以看到.反正拍不好可以即課刪掉刪.快門就努力的按下去多按幾次.萬中總有取一的機會啊...就是這些思維.到底是誰愚昧...我拍照是很鳥....倒想邀請你一起幾張來讓網友評評看.暴抵誰比較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