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yj wrote:
selensu wrote:
iso 當然就是"控制感光元件的感光度" 呀~
...
PS...
看了這樓很多人很在意"畫質" 的純淨度,所以拍照前都調ISO為最低以求最佳畫質,
是不是現在大家都在Lcd前看照片的關係?所以畫質粗細變成是最直接影響視覺???
尤其是看人像美眉照的時候嗎...
為什麼不先求自己要的畫面,再求畫質的取捨......(恕刪)
小弟認為
使用AUTO ISO的問題不是畫質的取捨
而是可能拍不出想要的曝光
您表示用AUTO ISO可以先要求自己要的畫面,再來才是畫質的取捨
而ISO AUTO化也不是能不能拍得到的萬靈藥
這樣說,似乎也不完全合理
因為AUTO ISO
不能代表您就一定可以拍到想拍的
當然也不代表畫質一定不好
(恕刪)
請問我的內文裡有說 auto iso 好或不好嗎? 沒有吧!
基本上使不使用auto iso 我個人沒有任何意見~ 爽就好!
我所指的是 為何大家都愛用低 iso 以求畫質純淨度? 而不考慮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例如拍瀑布(現場光線較暗時)...動到光圈會影響我要的景深,而動到快門則我所要的水流細節會失去,
所以在以上兩項不變的情況下我會調高iso~
而iso所控制的當然不是只有畫質,還有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
iso 愈低...說實在的,在夜拍或是低光源拍攝時,
就算畫質多棒,但那個曝光細節結果能看嗎?
iso -->就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醬還聽不懂嗎?
基本的攝影原理都不了解,如前面講的乾脆相機只要一個快門不就好。
就好像在O家版上有人提出無恥濾鏡的文章,看著就會讓人好笑。
請看「yen0320」之說法
雖然說攝影輕鬆就好,但是希望大家要評價一種東西的時候請去弄清楚在來,對大家都好。
ひとりでも 傷ついた夢をとりもどすよ
維基百科:感光度(ISO,ASA)
以下不建議閱讀
維基百科:曝光
維基百科:曝光值(EV)
以上不建議閱讀
紮實的內容(了解EV值跟ISO是沒有關係的):
冼鏡光,老生常談:什麼是EV?,DCView.com達人部落格
網路只是方便閱讀,看書會更詳細正確。
我是攝影幼幼班
george731007 wrote:
如果各位有時間,是否可以花些時間來想想ISO這個東西他的功能有幾種?
如果不多是否相機廠商可以把他設為"AUTO"就好..
光圈控制景深理所當然,快門控制主體清晰模糊也是天經地義
那ISO控制....如果ISO沒有控制任何東西,單眼相機是否可以
"ISO 自動為主,手動為輔"
先針對樓主的文章發發勞騷,請問樓主在求學期間作文是否常有"文不對題"的狀況?
不然內文的結論是"ISO自動為主, 手動為輔",為何標題是"ISO這個東西是不是可以不要了?"。
用了不對的標題,自然會引起軒然大波,這就是著名的"標題殺人法"!若您的用意如此,我只能說您成功了。
回到您原本的文章,ISO它不是個東西,它是個描述感光值的標準。
沒有了ISO,您的外閃GN值無法計算,也不能對照片感光值的需求量給出一個標準,縱使有了光圈跟快門決定進光量,但照片的曝光量能否被滿足,仍然需要ISO的輔助才能被精確定義!
所以您認為ISO可以不要嗎?
再來,您的邏輯有點問題。
george731007 wrote:
再拍活動這種場合,越多的數值顧慮
就流失越多珍貴畫面,ISO自動真的有優勢!
如果各位有時間,是否可以花些時間來想想ISO這個東西他的功能有幾種?
如果不多是否相機廠商可以把他設為"AUTO"就好..
照您的說法,沒有用的東西就應該要設定為AUTO,但是您知道ISO的數值控制了進光量,
縱使光圈能控制景深,快門能凝結畫面,沒有了ISO的設置,您的畫面恐怕會是一團黑或是一片白。
再者,ISO的數值因為現今電子電機技術的限制,會跟畫面的純淨度有直接的關係,
若是在微光的狀況下拍攝父母的生日吹熄蠟燭的一刻,您的相機Auto ISO設到了12800,所以拍出來的畫面佈滿大量偽色雜點,完全看不出來是誰吹熄了蠟燭。
試問您該摔相機,還是揍自己一拳?
您的想法已經鑽入了牛角尖,可設定成Auto的控制因素不代表可以捨棄,也不代表Auto之後盡如人意。
既然開冷氣設定到28度最節能,是不是直接讓冷氣廠商把調節溫度的功能拿掉,或是直接由冷氣幫您決定?
您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再來想想發這篇文章是否有意義。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