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獨家〉「底片」熱再燒市場稀少!價漲4成

zycamaniac wrote:
數位在ISO的方面也是有個底片很難以直接抗的優勢,就是有非常大的可用ISO範圍


不對唷,你一定沒查過rollei R3這支底片
http://www.maco-photo.de/files/images/TA_Rollei_R3_eng.pdf

這是一款可以實現ISO從25~6400皆可使用
當然沒辦法像數位可以中途自選更改,不過這種能耐也算跟上時代了
zycamaniac wrote:
無可否認的,超低IS...(恕刪)


Contax/FM2的ISO設定值都可達到6400喔,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zycamaniac wrote:
有個疑問,這個照片是不是過曝了?


我還覺得有點under,當下的光線還要再明亮一點
但是我想說把自己拍成陽光少男有點矯情
所以故意讓他under

請問你的過曝是怎樣判斷?
不過就如同前人所說:沒有正確的曝光、只有適當的曝光
給你參考一下^^
flickr.com/photos/henrie/

haytt wrote:
Contax/FM2的ISO設定值都可達到6400喔,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是想讓使用者push上去吧?
畢竟一般使用者大多還是在1600上限以上就很難買到啦
其實要爽的話設定在125600都不是問題
反正也是光圈快門連動

不可否認高ISO的確增加了攝影的可能性
許多從前辦不到或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現在都可以藉著數位相機達到
比如說在夜間長焦拍人像...除了離機閃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麼辦 (順便請前輩們指教)

不過自己看到小時候晚上閃燈直打的照片還是很懷念就是了 XD
下次來試試DSLR閃燈死白拍法,說不定會有復古的感覺
flickr.com/photos/henrie/
stephenchenwwc wrote:
哈哈! 投影機 v.s 幻燈機!
一般人負擔的起的十萬台幣內, 應該是 "投影機" 的畫素畫質被 K.O 吧!
就算是正在日本少數 AV 玩家, 4k/ 8k 機器也才約 800 萬畫素.
數位檔轉回正片, 呵呵, 轉成的話, 歡迎拿到我家切磋一下,
我將以 Kodak Chrome 正片 + Hasselblad 幻燈機 + CarlZeiss 定焦鏡迎接您!)

的確,投影機只有被K.O.的份, 連我那台2500元檢回來的幻燈機都隨便就能壓過...
話說數位轉正片,早期是用在幫婚紗界備份底片用的,少數玩家的底片也會做備份
先掃圖再備份, 這是兩台機器.........
其中那台掃圖機...媲美滾筒的掃瞄...機器很大一台(高約170cm,寬100cm,深也約100cm)
實在是太大一台了, 不然也會被我凹回來的
那台數位轉底片的, 135片匣不知擺到哪邊去了,得找找
我手中有的,是67片匣,只缺張SCSI卡....
但是我的電腦也沒有空間可再插卡了...也就一直擺在一邊沒玩它了
找天我先拍拍它的照片來分享一下..

Hasselblad 幻燈機 + CarlZeiss 定焦鏡可是好物...
當年一直對這台下不了手, 剛好有一台二手的便宜貨可檢,就這樣沒機會可碰了
幾次聚會, 看到從這台打出來的照片, 真是漂亮....
如果S大改天要丟的話...通知一聲吧.........^^
拍底片有拍底片的好, 數位也有數位的優勢, 這兩者看似都是相同的, 也是很不同的
就好像婚禮紀錄, 錄影有錄影的好, 平面有平面的好...沒有誰就是比較好

不一樣的紀錄媒介,本該就用各自最佳的方式去表現
把底片數位化或是把數位底片化, 再來比較, 都是不公平的競賽

拍底片, 多少會想到因為錢的緣故, 還有沖片的不方便性, 所以快門會越按越慢
每按一次快門前,總會再多思考一下,尤其是拍攝越大的底片,那就越會更謹慎
慢慢的,就會找到那種慢活的快樂
拍攝底片者,注重的, 大多是按下快門前的準備

拍數位,因為不再需要購買底片,也不用跑來跑去的等沖片
尤其是馬上拍馬上看,加速了攝影學習上的便利性
但也因為可以現拍現看,不用擔心底片的費用,也往往讓人會產生一種隨性拍的心態
很多人會有一種想法,那就是多拍,自然能拍到一張好照片,再來後製就好
尤其網路發表的,幾乎都偏在拍攝後的後製調整上的用心

這不是機器或是底片的問題,是在心態上的....
拍不拍的好,最後還是跟底片還是CCD都無關....有天份,又用心拍的,自然就會好
也不用爭底片好還是數位好,兩者都好,也可以說兩者都爛(反正都有缺點)
對我來說,想要享受那種慢慢拍照的快樂,帶著底片出門去玩
需要大量拍攝,或是遇到沒拍過的題材,沒有把握的,就帶數位出門,這就不用擔心

haytt wrote: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軟硬體支不支援現在的檔案格式,就算有,誰要看?隨便一台手機或者手錶上的內建相機都有可能在規格上比現在強很多,而且很有可能因為資料記錄的格式不一樣,所以連副檔名也改了,好,那現在的回憶記錄呢?哦,會不會又是...光碟機或者硬碟相容性根本不支援,讀不到,當然也看不到?


電腦發展至今也有幾十年了

不知有哪個檔案是你打不開的

還滿好奇的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haytt wrote: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軟硬體支不支援現在的檔案格式,就算有,誰要看?隨便一台手機或者手錶上的內建相機都有可能在規格上比現在強很多,而且很有可能因為資料記錄的格式不一樣,所以連副檔名也改了,好,那現在的回憶記錄呢?哦,會不會又是...光碟機或者硬碟相容性根本不支援,讀不到,當然也看不到?




你好像很肯定我用了肯定句,但事實上沒有,所以你會不會看錯了?
資料無法讀取可能性很多囉,例如存取介面不相容、檔案格式不相容、通信協定不相容;壞軌、分割表錯誤、叢集或磁區的錯誤、權限問題等等。
這類問題不勝枚舉,隨便一個對映security holes, vulnerability的script kiddy都能讓你花容失色,GTG就能找到很多問題,由於這已經離題了,容小弟路過。

如果你想討論資訊議題,很歡迎你跟我面對面討論。

OS: 拍底片的人各行各業都有,為免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建議你別涉入不熟悉,或者不是你專業的領域喔。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henrie wrote:
是想讓使用者push...(恕刪)


忽忽,我的底片機只到6400應該算是比較低階的機種。。。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haytt wrote:
你好像很肯定我用了肯定句,但事實上沒有,所以你會不會看錯了?...(恕刪)
我覺得他只是問了一個問題,並沒有肯定什麼,所以你會不會看錯了?

我同意將來應該「很有可能」資料記錄的格式會不一樣,至於副檔名改不改,其實不是重點。但我相信將來一定「很有可能」會在技術上解決這個問題,不必杞人憂天。

haytt wrote:
…OS: 拍底片的人各行各業都有,為免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建議你別涉入不熟悉,或者不是你專業的領域喔。
這是在暗諷人家外行嗎?沒必要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