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camaniac wrote:
數位在ISO的方面也是有個底片很難以直接抗的優勢,就是有非常大的可用ISO範圍
不對唷,你一定沒查過rollei R3這支底片
http://www.maco-photo.de/files/images/TA_Rollei_R3_eng.pdf
這是一款可以實現ISO從25~6400皆可使用
當然沒辦法像數位可以中途自選更改,不過這種能耐也算跟上時代了
stephenchenwwc wrote:
哈哈! 投影機 v.s 幻燈機!
一般人負擔的起的十萬台幣內, 應該是 "投影機" 的畫素畫質被 K.O 吧!
就算是正在日本少數 AV 玩家, 4k/ 8k 機器也才約 800 萬畫素.
數位檔轉回正片, 呵呵, 轉成的話, 歡迎拿到我家切磋一下,
我將以 Kodak Chrome 正片 + Hasselblad 幻燈機 + CarlZeiss 定焦鏡迎接您!)
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haytt wrote: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軟硬體支不支援現在的檔案格式,就算有,誰要看?隨便一台手機或者手錶上的內建相機都有可能在規格上比現在強很多,而且很有可能因為資料記錄的格式不一樣,所以連副檔名也改了,好,那現在的回憶記錄呢?哦,會不會又是...光碟機或者硬碟相容性根本不支援,讀不到,當然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