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STYLE wrote:
然後你這段話非常矛盾...(恕刪)
境界到了就會發現
市面上很多攝影書不過就是故意在玩光圈快門iso
然而若弄清楚他們的原理 才會發現那一切都是基礎
-----------回到正題-------------
你還是沒認真看我的回應
什麼是好的構圖?剛開始拍照時看到喜歡的畫面拍下去就是一張好得構圖
也就是攝影的初衷 因為喜歡 想要拍攝 而拍攝(這部分牽扯到許多心靈層面)
而當你越拍越多會發現 某個角度 某個位置 畫面看起來不錯
這就代表你已經慢慢在學習構圖(任何特殊構圖都是大腦視覺想像的延伸 所以構圖才會如此奇妙)
而這張構圖優良的畫面必定有一個吸引你的主題 讓你想要去拍攝
一剛開始 不知道光圈快門ISO沒關係
P模式auto模式下去拍 有機會也是可以得到美好的畫面
接下來對畫面亮暗越來越要求
為了不改變自己想要的構圖和畫面主題的位置 而開始學習光圈快門ISO
漸漸的 可以隨心所欲掌控畫面明亮 表現凝結或流動感等技巧
來使畫面中的主體因為構圖和曝光技巧而更加引人注目
若這樣子的解釋你還不懂 那我也無法了
心境到了 自然就懂了
去看看攝影師之眼 作品有許多是用P 模式拍攝的
然而為什麼那些作品如此引人注目?多多琢磨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
加油 與你共勉之
napoleon5800 wrote:
其實如同各位先進的指導,相機的動態範圍有限,
通常明暗之爭,我們只能選一邊站。
但是其他情況,
若是早上十點前的晨光,
或是下午四點後的夕陽,
太陽比較沒有這麼兇的情況,若還牽拖到「做不到的事,就是做不到。」
可能真的就是各位誤以為我要跨級打BOSS了吧?
馬後砲先生:
您開樓有提到這些(藍色字部分)狀況嗎?
其次,明暗之爭,真的只能選一邊站嗎?
高雄金鑾宮建醮牌樓......上午 10:25 拍的

四川峨嵋山十方普賢......上午 10:35 側光拍的

Myalegon wrote:
大家好像都沒有提到順逆光的部分....
這跟天空死白在某些拍攝狀況也是很有關係的....
一直執著在對某區域的測光與曝光誰比較正確好像也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上午 7:59 拍的原圖是在測試陽光直攝遙控窗會不會影響 CLS 的控制效果,
用以推翻『大太陽下 CLS 會受影響』這個錯誤觀念。

四川峨嵋山十方普賢......上午 10:38 逆光拍的
GYGYgygygy wrote:
境界到了就會發現市面...(恕刪)
我知道大大你用布列松大師的作品給開版大看是想告訴他攝影沒有絕對的定義 不是死白就沒用
怎麼曝光才算好照片也不是絕對的~有故事有主題真的才是好照片我也非常認同
只是我覺得開版大並不是想安逸的使用P模式那種人而是想學習使用技巧拍攝的人才會開這樓
所以 想矯正一下他的觀念罷了 因為他開頭就整個錯了所以覺得要趕快矯正一下比較好
其實構圖跟如何曝光是可以同時學習的 也只有一直拍一直拍才能真正學會自己想要的
在要搶拍的時候S模式 甚至P模式都能提高照片的成功率
我就是要表達怎樣的景深時但現場沒時間給我慢慢調所以要用A模式搭配安全快門也是有不錯的效果
但有時間或是無聊的時候 何不用M模式去慢慢構圖 慢慢調整光圈快門帶來的不同結果呢?
希望喜歡攝影的大大都能拍出好照片瞜~
沒什麼心情作正事,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在這棟一直強調主題的重要性。
那是因為原開版者在一樓拿出了兩張拍街道招牌的照片,來說明加減ev搭配自動曝光的重要性。。
不過如果稍微在影像語言方面有所涉獵,或者是真的常看所謂的名作級的照片的人,馬上一眼可以看出照片的問題不在曝光,而在主題不明顯。
改變曝光,並不會讓上面一張照片變得更好。而是作者在第二張就有解答了。
靠近一點拍,主題就清楚多了,但是車燈還是在搶戲。
以食物來說明的話,第一張就是明明點的蚵仔煎,蚵仔沒兩顆,結果一堆青菜和勾芡粉。
第二張則是明明點了蚵仔煎,蚵仔大概已經吃的出來了,但是醬料的味道重到蓋過蚵仔的味道,讓人完全忘記蚵仔的存在。然後,一堆人在強調蚵仔該用多大的火煎,要煎多久,才會有幾分熟。
問題是,我還是吃不到蚵仔啊~~~~~~~~~~~~~。
接著看作者其他的照片。
70樓的
79樓的
有人能告訴我作者的拍攝主題在哪嗎?沒確定拍攝主題前,怎麼談測曝光呢?這道理就跟不知道主菜是什麼之前,怎知道火要開多大,要煮多久,才會有幾分熟的好味道?牛排,豬排,雞排,魚排和蚵仔都有不同程度的處理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