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錯誤的焦段換算觀念

天啊!夫復何言。
你是不是腦筋不清楚,還要再問YES or NO?
簡單拍照不是很好嗎?

ysrl wrote:
ysrl wrote:
那就是你沒搞清楚你的最大模糊圓是要做甚麼用的。

好吧!
在加一個沒人知道你要怎麼用

roachc wrote:
機身 D800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這個無疑義。
2.用 APS-C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1.用 FF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
2.用 APS-C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洗一張10吋照片。
4.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裁切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ysrl wrote:
沒有人能給你YES or NO,
只有你自已。

果然你沒搞清楚你的最大模糊圓是要做甚麼用的。
證明一: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這個無疑義。
∴1.=3.=43.3/1500 = 0.0289。
∵2.用 APS-C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1.、2.放相能力是可洗出同樣大小的照片。
∵4.是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出的照片"裁切成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43.3/1500 = 0.0289,
放相能力只能洗出4.,沒能力洗出2.。

證明二:
∵3.=2. = 30.1/1500 = 0.0201。
∴3.= 0.0201≠ 1. = 0.0289,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應該=1.,
∴放相能力3.=2.=1.= 0.0201,
∴放相能力一樣,3.=2.可以放一樣大的照片,
∴1.放相的照片更大,
∴這張4.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出的照片"裁切成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和3.、2.這兩張照片一樣大,
∴4.=3.=2.。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這個有問題
roachc wrote:
所以說:沒把握的是您,不是我!

我的計算來自於引用 #108 樓這個表,
就是一併引用這個表的使用條件,
怎會『沒人知道你要怎麼用』?

所以您底下這樣說就對了,
這就是上頭 #108 樓那個表的使用條件:


在您說的這三個(也是表定的)使用條件下,
我的這三個計算式都是對的!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這個我無疑義。
2.用 APS-C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簡單、明瞭、具體的回答,何必迂迴一大圈呢?

http://blog.sina.com.tw/ysrl/
又卡住了
roachc wrote:
所以說:沒把握的是您...(恕刪)

打字太多我的腦袋也卡住了。
1.用 FF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
2.用 APS-C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洗一張10吋照片。
4.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一張10吋照片"裁切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證明一: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這個無疑義。
∴1.=3.=43.3/1500 = 0.0289。
∵2.用 APS-C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30.1/1500 = 0.0201。
∴1.、2.放相出同樣大小的照片。
∵4.是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出的照片"裁切成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如果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43.3/1500 = 0.0289,
是用來檢視洗出4.的照片,不是檢視洗出2.。

證明二:
∵照片3.=2. = 30.1/1500 = 0.0201。
∴3.= 0.0201≠ 1. = 0.0289,
∵3.用 FF 模式拍,裁成 APS-C 模式,應該要=1.,
∴放相3.=2.=1.= 0.0201,
∴放相一樣,3.=2.放一樣大的照片,
∴1.放相的照片更大,
∴這張4.用這張"1.用 FF 模式拍,洗出的照片"裁切成和2.、3.一樣景物的照片,
和3.、2.這兩張照片一樣大,
∴4.=3.=2.。
∴1.用 FF 模式拍,最大模糊圓直徑 = 43.3/1500 = 0.0289......檢視照片這個有問題。

大片幅的優勢

拍的時候什麼模糊圓都沒關係,
拍攝距離、鏡頭焦距、光圈決定一切,
所有片幅都一樣,
看不同大小照片時就有關係。

http://blog.sina.com.tw/ysrl/
我覺得大家太執著於
1.用底片拍或用數位相機拍
2.像素多寡/密度了,像素只跟輸出(螢幕,印刷,相片)有關,
因為「景深/模糊圓」是從光學成像來定義的
當然就與「底片/CCD/像素」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建議有全幅機跟非全幅機的人,從光學面來測試
可以用這兩台機器,裝上同一個焦距的鏡頭(例如都是50mm)
放在桌上,分別對準相同對焦距離的兩個小惡魔對焦尺,
然後利用「景深預覽鈕」,
直接從觀景窗裡面觀測不同光圈(例如F/2, F/2.8, F/4, F/5.6)的景深距離
記錄下來

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發現
相同焦距,相同光圈,但是不同片幅的情況下
其景深是不一樣的

希望這樣解說,能有幫助到
我手上沒有全幅機,沒辦法幫大家測試了。
早就有人做了測試了,

照片也在這棟樓貼了好幾回了

roachc wrote:
所以說:沒把握的是您...(恕刪)

真的抱歉,
在這裡分享發現的錯誤,
明知道是用在照片的畫質,
結果卻卡在大小片幅的放大能力,
裁切出來同樣的東西確實是用同樣的數據,

我在這裡只對了一樁,鏡頭本身的能力沒變,
它的資訊留在大小片幅都一樣,
也無關放大多少,它只能在同一條件下比較,
是我們的眼睛的錯覺,欺騙了自己。
http://blog.sina.com.tw/ysrl/
花了不少時間看完整棟大樓,覺得真有意思!
勇於質疑、挑戰權威與舊觀念不是壞事,但先要扎扎實實地了解貫通所謂的舊觀念,才能提出有價值的新思維。
首先為樓主鼓鼓掌!雖然他花了90樓才終於弄清楚自己的誤解之處,但勤專研EQ好且勇於服輸,仍值得喝采!
而諸多前輩不畏譏讒、不厭其煩地再三為大家澄清觀念,也實在令人敬佩!

只是不意外的,樓主想通了明白了,仍然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在死胡同裡打轉,樓也愈蓋愈高!

如果有人現在才要爬樓,那麼我給大家個方便,要了解景深的理論與觀念,請看108樓!
如果看完覺得有疑問,尤其跟什麼數位畫數和裁切有關的,請看90~100樓就好,並想想樓主是怎麼豁然開朗的。
如果還弄不清楚,請務必弄清楚COC是什麼,再看100樓的清楚說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