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抱怨】片幅越大,畫質越好? (正反方更新)

我覺得你可以把底下這篇整理上去

http://www.chipworks.com/en/technical-competitive-analysis/resources/blog/full-frame-dslr-cameras-part-1-nikon-vs-sony/

列表中,D800算是表現最優的,而他的畫素是並不是最大的,反而是很小的4.75微米
底下的part2 有Canon的資料。 感光元件其實沒有這麼好比,是不是該把畫質比較偏向鏡頭與片幅的關係呢?

------------
APS-C也有超廣的鏡頭阿,不是說一定要FF才會廣。
概略猜一下原波要的東西...
畫質 = 純淨度+細節(景深、透視變形暫不討論)

鏡頭優劣、處理器優劣也暫不討論:(當作一樣, 這樣變數比較少)
FF, 2400 萬畫素 vs. APS-C 1000 萬畫素(此二者單位面積畫素差不多)
1.用 FF 擷取 APS-C 畫面之畫質 = APS-C 拍攝畫面之畫質
2.用 FF 拍攝同構圖之畫質 > APS-C拍攝同構圖之畫質(因為 24MP > 10MP)


單論感光元件大小時, 何時 APS-C 可以上打 FF ?(假設鏡頭、處理器同等級)
APS-C 總畫素 > FF 總畫素, 且在低 iso 場景時, 譬如:
APS-C 2,400 畫素 vs. FF 1,200 萬畫素
若在 iso 200 的場景, 此時同構圖畫質 APS-C > FF(因為 24MP > 12MP)

雖然 FF 單位面積的畫素較少, 訊噪表現較好, 但在 iso 200 的場景無關純淨度.

結論:
APS-C 能否上打 FF ?(只打細節、不打景深、不打透視變形)
答案是可以, 但成立的條件非常嚴謹, 一般打不到.
片幅越大,畫質越好

這是正確的 沒什麼好比的



F717 用的是CCD
跟現在用的是CMOS
根本是不同技術的也拿來跟片幅關係混為一談....

Bojaylin wrote:

bd_player wrote:
依照板主的思維, 把它推到電視上也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電視不管是UHD, FHD, HD, SD只要用完全相同的面版技術, 如果都從中間取720x480點來看, 畫質都是一樣的. 所以UHD電視的畫質也沒高過SD.
)


我原意是如此,沒錯。
不過有好幾位都說依照感光元件的原理,即使控制其他一切變因,片幅越大的話雜訊會較少,所以我的理論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那就不需要討論下去了, 因為您的"畫質"定義太過離奇, 和一般人的理解完全不同, 您的標題只會造成混亂而已

另外建議您去開發一個單畫素相機(沒錯, 像素就是1X1). "畫質"絕對可以輕鬆打趴其他所有的相機.
畫質的定義是信噪比,細節多,噪訊少,這就是畫質好。

kakerou wrote:
F717 用的是CCD
跟現在用的是CMOS
根本是不同技術的也拿來跟片幅關係混為一談....


並沒有混為一談,只是單純使用相機的心得。
Bojaylin wrote:
畫質的定義是信噪比,細節多,噪訊少,這就是畫質好。


請問假設:現在機身預算無上限。你心中最佳相機會買哪一台?符合上述定義的。

Bojaylin wrote:
畫質的定義是信噪比,...(恕刪)


我覺得樓主的思考邏輯是


把超級電腦的功能降低到普通計算機

然後做簡單的加減運算

最後說答案一樣所以超級電腦沒有比普通計算機好


拿一樣的全幅鏡頭APSC得到的進光量就是比全幅的少。END
硬體不會淘汰,人心才會

Bojaylin wrote:
畫質的定義是信噪比,細節多,噪訊少,這就是畫質好。


您的定義還會變來變去的...

感光元件密度相同, 大片幅的細節當然就遠勝小片幅.

如果拿大片幅相機和小片幅相機同樣去拍一輛車子, 大片幅記錄的相素數目就遠勝小片幅所記錄的像素, 細節自然就多了, 這會很難理解嗎.

當然您要去用大片幅相機去拍一輛車子, 但只截取頭燈部份的像素下來, 然後用小片幅機器只拍頭燈特寫去比較兩者的細節, 結果發現差不多而去宣稱兩者表現的細節相當也是您的自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