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更新:
我要先感謝各位對於此樓踴躍的回覆,大家都很想知道感光元件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畫質(信躁比)。
我一開始理論很簡單,以為在控制所有變因的情況下(鏡頭、軟體調教、畫素密度...),感光元件的大小差異並不會影響畫質,我以為大片幅只會單純的取景更廣,小片幅只會是裁切的差異。
但是
請看下面的反方,有些網友提到電晶體...關於感光元件的原理,雖然那些網友並沒有講得很清楚,大致上意思上是說,即使控制所有變因,片幅較大的情況下,畫質仍會有雜訊較低的相對優勢,相對畫質比較純淨,就是信躁比較好。這一點很值得去研究探討。
----------------------
反方 aron.yang:
觀念錯誤.
image sensor收集的是因光電效應產生的電荷量, 開口越大, 收集電荷越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要在畫素上加micro lens, 為什麼追求開口率(1-電路遮蔽率). 而畫素面積越大, 電位井容量越大, 容量越大, 動態範圍越大.
-------------------
反方 吳宗仁:
樓主在胡說八道什麼
大片幅和小片福本身電晶體距離就差很遠
距離越遠電晶體越不會互相干擾
還有微透鏡大小也差很多
這些是大片幅畫質純淨的由來
了解光電感應就知道這是片幅先天上的差異
--------------------
正方 orionlee:
"大片幅可以記錄較多的細節
(1)畫素密度相同, 大片幅的畫數更高, 相同視角相同主體, 可以用更多的像素描述同樣的主體
(2)畫素密度不同, 畫素密度較低的大片幅感測元件, 每個畫素的感光面積較大, signal to noise ratio
較佳, 動態範圍大, 色彩細節更佳
商業攝影採用高貴的中片幅機背不是沒有道理"
-------------------
正方 ily: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 ,
例如有兩塊相同的感光元件 , 只差在片幅大小 ,
設A元件畫素為3000X2000 , 大小為3cmX2cm ,
B元件畫素為6000X4000 , 大小為6cmX4cm ,
製成相機後都用成像圈夠大的鏡頭來拍攝同一景物 ,
當然所有條件都相同 , 只差在片幅大小 ,
那大片幅B元件所拍出景物的範圍一定是比小片幅A元件拍出的廣 ,
但是若由大片幅B元件所拍相片中裁出與小片幅A元件拍出的相同範圍 ,
那此大片幅B元件所拍裁出的相片是與小片幅A元件是完全相同 , 自然畫質也相同 ,"
--------------------
簡化的原文:
畫質取決於鏡頭的好壞和感光元件的材質和製程。控制其他一切所有變因的情況下(一樣感光元件材質、一樣畫素密度、一樣鏡頭、一樣軟體...),大片幅畫質還不是跟小片幅的一樣,只差在小片幅是被裁切過了,大片幅涵蓋的景比較廣。(簡單比喻,一樣材質的pizza,越大不會越好吃)
我認為之所以現實中,較大的片幅給人畫質較純淨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廠商的調教,即使一樣材質,靠著軟體也能做出差異,講簡單一點就是要賺你的錢所搞的手段。(當然各廠商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到底要讓自己某產品最優化,還是稍微弱化,完全看當時的狀況。)
--------------------
個人現在用的相機,單純分享心得,免得被某些人酸
Sony f717 ( 2/3 感光元件,2002)
Nokia 1020( 2/3 感光元件,2013)
Canon SX40(1/2.3感光元件,2011)
Canon 5d2 (35mm 感光元件, 2008)
5d2 當然是畫質最好的,不過我覺得f717 畫質出奇的好,12年前的相機,只有500萬畫像素,我個人覺得還可以跟nokia 1020 相提並論,因為f717 光線充足時,低iso 依然畫質超好。
"如果"大片幅與小片幅感光原件都是今年生產的,那誰比較好看???畫質真的一樣嗎???
去看看大片幅的樣本照吧...http://www.mamiyaleaf.com/sample_imag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