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雕 wrote:少了轉來轉去的動作,不是輕鬆快速很多嗎?(H)...(恕刪) 轉來轉去這個動作其實習慣了就還好,而且通常只有在特定的狀態下才會轉成直幅構圖吧?畢竟人還是習慣橫式的構圖另外,120片幅就有6X6這種正方形構圖,少數135也可藉著曝到齒孔來達到接近正方形的構圖正方形的數位感光元件是還沒有在一般的相機上看到...真的這樣搞的話,也就不能裝上帥氣的花形遮光罩了
旋轉式的感光元件我想應該不是甚麼問題, 問題在於.....1. 感光元件旋轉久了.....後面的軸承、馬達......whatever, 看他用甚麼方式去轉動吧! 多少...感光元件的位置因為時間久了, 都會跑掉吧! 這樣下來, 應該會慢慢無法成像吧!2. 樓主拍照應該不是用盲拍吧?如果感光元件要能旋轉, 那麼觀景窗 or LV LCD是不是也要跟著轉, 這樣在觀看跟構圖上比較不會有所差異.....
我能體會板主的想法,因為對我來說,直拍有兩個麻煩:一是拍完後,還需要一張張將照片作九十度轉向。二是相機的按鈕設計,還是以橫拍為主,特別是快門的地方,翻轉過來的手勢總是比較彆扭。尤其消費型相機,持握的空間幾乎都設計和快門同一邊。一翻轉過來,左手本身沒有太多可以持拿的空間,右手又要彆扭的持機、又要穩定的按快門,總是很難兼顧穩拿與穩拍。我覺得板主談的應該是消費型相機,並不是那些專業的相機。所以誠如樓上幾位大大所言,只要將感光元件改成正方形,然後設定一個按鍵,把感光範圍切換直立(直立長方形)或橫式(橫放長方形)這樣應該沒有所謂機件昂貴的問題。並非設計一個機器把相機內部作九十度的旋轉(比較專業的相機就可能要這樣做才行),這樣又貴又厚重,應該沒有人會採用。很多發明原本也不為人所看好,就如數位相機一般,剛發明的時候被多少專業攝影者嗤之以鼻,認為不過是玩具一般(我十年前買過幾乎是第一代的數位相機,幾萬畫素而已,根本不能洗相片)。但是到現在已經是多少專業人士標準配備之一。如果有這樣的創意,說不定以後也會成為標準的相機功能之一吧喔。(專業玩家敬請一笑置之)
如果真的要省下旋轉相機的動作,那麼方型的感光元件以及LCD會比旋轉感光原件來的實際,畢竟要增加一個旋轉的機構絕對比使用固定式的困難又複雜,成本也會比較高。但是說實在的,消費相機是愈做愈小的,如果你要一個方型的螢幕,不是為了維持輕便而犧牲螢幕尺吋,要不然就是為了要維持原本的瀏覽視野而把螢幕做大(比如3x3吋),這樣就失去輕便+大螢幕的價值了。另外,如果你提的是高階相機的話,早就有方型機背了。雖然我覺得是不可能實現,但是樓主願意分享不同的創意還是值得讚賞的!希望樓主的創意可以源源不絕哦!
在底片機的時代120底片或4X5底片機的橫直拍攝就是旋轉底片那是因為底片機的構造底片盒跟機身是分離的所以直接旋轉底片盒或底片夾就能達到橫拍直拍的效果優點是大型機身這樣旋轉比較方便缺點是機身會變很厚很大135底片機為了達到輕巧的機身所以將底片跟機身做成一體如果要將感光元件旋轉勢必機背要厚一些某些東西要做成活動式的耐用度或準確度一定更難控制輕巧的機身跟方便性就大打折扣所以有利弊的權衡造就現在的機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