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問題] 為什麼直拍一定要翻轉機身呢?

外行人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抱歉修改一下內文,以凸顯我主要的意思-------------------------
我意思是說:何不翻轉「感光元件」,而免於用手去翻轉機身呢?

在底片時代,也許因為底片的裝置方式,而不便翻轉。
但現在是「感光元件」的時代,要把它轉個 90° ,應該不會做不到吧? :-)

「反光鏡」轉 90° ...會有問題嗎?
不然乾脆把它做成「正方形」嘛

至於「五稜鏡」我不清楚,這有橫豎之分嗎?
「鏡頭」是圓的東西,即使原本有橫豎之分,想磨成沒有區別,應該是沒問題甚至更簡單吧?

當然也許連「感光元件」也都做成「正方形」,直接用遮蔽的方式就可以了(H)
雖然有成本的考量。

為什麼還是堅持要翻轉機身,甚至加上垂直手把來便利使用呢?
少了轉來轉去的動作,不是輕鬆快速很多嗎?(H)
文章關鍵字
祕雕 wrote:
外行人突然想到這個問...(恕刪)

就算是全幅機(方方正正的那種),感光元件還是長方型的,一般機種裝上垂直手把原因
1.配重:裝上比較重的鏡頭,造成機身和鏡重配重不均,可以加上垂直手把

2.穩定:直幅拍攝會不穩,加個垂直手把會比較好拿

3.提供電力:垂直手把有裝設更多的電池,提供相機額外的電力
同意樓上說法

加手把最主要原因就是,直拍時增加拍攝穩定度和操作性、增長拍攝時間。

跟感光元件、反光鏡、五稜鏡,沒有關連。
【LIFE Story Image™ - Jimmy】  http://jimmylife.tumblr.com
呃呃抱歉抱歉,我發現標題好像下得不好,大家好像有點不太了解我的意思。
我稍微修改一下喔,向樓上兩位大大說聲抱歉喔 :$
你自稱外行人真是名符其實...

弓起手轉個方向幾秒的簡單動作,
如果依你的概念,應該要多花一倍的成本(CCD做成正方形),以及無數倍的機械難度即故障風險(旋轉CCD),
這些東西追加在消費者身上,換成是你,你肯買嗎?
很有趣的想法!

鏡頭沒有橫豎的差別,怎麼轉它的成像都是一樣,試試看螺牙鏡頭(m42)就知道。

把感光元件做成正方形可行性會比較小,就像你說的是成本問題

至於旋轉感光元件,理論上是有可能啦,我想要把感光元件放在一個可旋轉的裝置上並不困難,但要克服觀景窗跟實際拍出來的照片角度不同就會比較複雜,不然就是要強制live view!


有些人消極的以為舊有規則牢不可破,但試著想想身邊有多少方便的小科技就是從這些不起眼的創意來的呢?
對了~pentax的k7其實就有使用旋轉cmos的技術來補償水平失準的問題,不過他的旋轉幅度只有-+1度
你就照樣橫拍...
後製處理的時候 裁切就好了 !!
假設大家都不去理會 片幅這個因素的話, 上面這種方法是可以很簡單的達成的

至於如果要用旋轉 感光元件的話
多了一些機構, 就等於多了一些故障率...也多了成本 提高了單價
甚至機子會變的更大更厚, 依目前技術, 哪個商家會為了這個去做出商品來賣...
記憶中國外有一家推出圓型的感光元件
直拍可以不用翻轉機身
但是目前沒有相機廠商採用
成本還有習慣問題
現在的人大多都習慣了長方形的構圖~~
成本好解決(加價賣~~
但是要改變大眾的習慣問題卻不容易~~
風~~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