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光圈規格,為何很少人討論最小光圈值


jhlien wrote:
當然有些人說萊卡鏡頭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這種你就可以不用擔心!......(恕刪)


俺看過M 50/1.0的...全開也蠻...鬆的啊...
頂多說...鬆得...有味道

小光圈啊~~怎麼想起安瑟亞當斯參與締建的攝影社群...f64
這要看需求~
一般大眾的需求都是往"大光圈"靠.
因為一般生活上(台灣為主)拍照的極限條件常常都是亮度不足(手震極限).
當然景深控制也較廣.

就亮度來說~
太亮~大光圈鏡頭可加減光鏡.
太暗~光圈不夠大的鏡頭只能增加iso(犧牲畫質)或換一顆有較大光圈的鏡頭.

直接有小光圈的需求,都是專用居多,離開專用條件能拍的東西很有限.
該鏡頭cp值實在太低,不如大光圈的廣泛運用.

而樓主參與的論壇都是一般大眾論壇,自然都是討論較能應付生活上拍照條件的攝影器材.



http://tw.myblog.yahoo.com/wa45wa45
除了鏡頭最大光圈本身進光量縮光圈開口問題
受到物理極限的影響
DLA會很問題嚴重
尤其是開孔面積越小的SENSOR

至於啥是DLADiffraction Limited Aperture
請參考
像素衍射臨界光圈(很多種翻譯法)

這一篇更好~有兩頁

whaly wrote:
我拍小蟲常用F/29...(恕刪)


拍起來還有魄力.

豆爸豆媽 wrote:
小弟運用閃光燈拍攝微...(恕刪)


除了微距以外,很少人用最小光圈或超過F20,

因為大部分鏡頭差不多到F18時肉眼就可以很明顯發現畫質變很差。
請教版主: 縮小光圈是否為了可以有夠大的景深?

冼鏡光 wrote:
因爲在最小光圈時繞射...(恕刪)



使用最小光圈的目的是為了最大景深
最小光圈或許會有繞射光
但使用Schneider , Carl Ziess ,Rodenstock , Fujica , Mamiya 鏡頭呢?
肯定不會有繞射
所以鏡頭才是重點

chiming1234 wrote:
使用最小光圈的目的是為了最大景深
最小光圈或許會有繞射光
但使用Schneider , Carl Ziess ,Rodenstock , Fujica , Mamiya 鏡頭呢?
肯定不會有繞射
所以鏡頭才是重點

如果您能夠設計一個給FF/APS-C機型用、而且在f16以後不會有嚴重繞射現象的鏡頭,相信各大廠都會買您的專利,您就肯定發了。

您是不是應該翻一翻光學的書,檢查自己有沒有記錯?坦白說,您上面列出各廠牌的鏡頭只要有光圈機制,就會有繞射。而廠商爲什麼不做更小的光圈的原因就是不讓嚴重的繞射傷到影像品質,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深的景深都是枉然。

還有,這樣的回答不必用PM吧!
豆爸豆媽 wrote:
小弟會這樣問,
是因為在使用【閃光燈】+【微距】
要拍出一些效果,例如黑背景,常常需要將光圈縮到很小
而一般DC甚至於類單眼,能夠有F16以下的,幾乎找不出來!

一般DC & 類單, 片輻大多在 1/2.3 ~ 1/1.6, 實焦距都很短, 那來的 F16.

XZ1 片輻是 1/1.6, 實焦距 6~24mm, 光圈也只敢做到 F8...

PENTAX APS-C DSLR 用的 DAL 18-55mm, 18mm 光圈只敢做到 F22, 55mm 光圈只敢做到 F40 ..


因為 光圈F值 = 焦距 / 有效孔徑..

光圈F值 相同時, 焦距愈短, 有效孔徑 勢必愈小.


因此 可以推估


F8 = 6mm / d 孔徑 ..
d = 6mm / 8 = 0.75mm


F22 = 18mm / d,
d = 18mm / 22 = 0.818 mm


孔徑小到 0.7~0.8mm 應該 就 頻臨 較公認的 成像 劣化 的 可忍受極限了..


除了 一小小部份 的 吹毛求疵 照, 實在是 逼不得已 外, 不然 相機廠 只要敢做, 我一向都很敢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