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tousa wrote:
我記得有人已經試過了
好像他就把像機擺著...然後開始用電腦...lol
我是拿ipod跑到旁邊玩接龍

因為psp螢目太大怕影響....
順帶一提...ipod有碼錶~拍照時可以計時還能聽歌蠻方便的
Lanxlot5475 wrote:
她拍到沒電,然後收快門,沒有足夠的電力做降噪處理,是不是會當機。
這樣的話,曝長時間應該都只能拍RAW才對. . .
LAN大真有趣 想到這些問題
我沒試過這個問題
不過基本上外拍帶充飽的電池是比較正確的
而我拍了三十幾張各約曝光3~7分鐘的照片電池只掉1格(D70s)
而且像n家dslr開減噪的檔案處理時間是曝光時間加1秒...
我想我沒那麼多生命去等七分鐘
所以我是拍raw檔回家再減噪
基本上如果沒有光害去影響使天空過曝(出現咖啡色)]
我想也分不太多什麼是噪點什麼是星點吧~

開個玩笑 給你當個參考囉~
新手浮出曬月亮
如果在高山的話,機械式的底片機最保險。
拍星軌其實不難,ISO能高就高(noise能接受就好),
還有不要用最大光圈,建議用次大光圈就好。
買個好一點的腳架,B快門再加上快門線,大概這樣就夠了。
以上是小弟求學時代在天文社學到的準則。
還有建議樓主不要對流星雨有太高的期待,原因如下:
1.前幾年常常碰到腦殘的記者說某某流星雨百年難的一見,預估一小時會有數百顆,
事實上小弟看過幾次每年最大的流星雨,
一小時用肉眼能見到幾十顆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還是在全台公認最佳的觀測點之一,
更不用說在其他光害較嚴重的郊區鄉下囉。
2. 如果樓主很幸運,在B快門曝個半小時,拉出長長的星跡時,恰巧有顆流星入鏡,也不用高興太早,
當你在瀏覽影像時,你會發現那顆流星怎麼不在相片上勒?!
等你仔細用力放大看時,才會發現流星在照片中留下的痕跡只不過是細如髮絲的一條小白痕而已,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那是照片上的刮痕勒。
每年七夕前後~ 好像都有 仙英座流星雨~ (不太確定是哪個星座)
前年夏天 七夕過後 兩三週~
在中部山區~ 我就看過 一顆 超級亮 的流星
可能是 隕石進入 大氣層的角度比較大
所以真的是 畫亮半邊天空
視覺暫留的關係
還有短暫的 流星軌道 出現在眼前
就是類似眼睛直看太陽或燈泡的現象~
各位就能想像到底有多亮了
軌道的寬度~類似 用 食指 伸長放在天空比 再小一些
真是讓我 到現在 還是印象深刻
但實在太短暫
也不太可能 有人拍到
拍到的話~
我想 應該會曝光過度吧~

那天本來有漂細雨~雲層也有點厚~
早就預計不會看到什麼星星月亮或幽浮~
還好和女王有撐到半夜 兩點多 雨停~雲也散了~
看到那顆流星後~ 睡意全都醒了
原本是冷的要死的約會~
因為那顆流星~就變成永遠難忘的約會

BUT~
沒圖沒真相~
講出來都是 得到 [喔~] [真的嗎~] 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