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810143 wrote:樓主有真正用過萊卡嗎...(恕刪) 一些神話都是有點歷史與加油添醋產生,講到這裡個人想到NIKON光學玻璃製作影片( NIKKOR Special Movie Optical Glass .)對於拿<火山岩地質因為長時間降溫所以晶體結構細緻>,對於一般結晶性材料其冷卻速度越慢,晶粒大小是可以長越大顆,這裡<晶體結構細緻>真的是有點詭異,這些對於玻璃這種非晶體的材料是完全打不到。玻璃是不能用鑄造字眼,本身玻璃是非晶材料,等於是一個高黏度的流體,所以並不是一般金屬材料或陶瓷材料製程方式。一般應該聽到的是在談玻璃退火熱處理,主要是在於消除殘留應力,特別是攝影鏡頭使用折射率要求是很高,很多是要求到小數點第六位緣故。至於說塑膠射出成型,不曉得是從哪裡得知,並不是看起來都是一樣透明材料就可以取代。就像是同樣是做為模造非球面玻璃就有根據需求有各種不同折射率與ABBE數的可以選擇。以上這些資訊是相當年代與參雜一些奇怪想法,現在來說,大部份也都不是自己在生產玻璃,這樣對於成本沒有太大優勢。
以前的徠卡也沒有很貴Summicron 50/2水貨大約兩萬但現在.......不過C N的東西目前也不便宜卻不太可能拿來傳家我的徠卡鏡頭從七八十年前的十幾萬號到十幾年前的四百萬號作工之紮實依舊不負可樂標聲名電子性能就不是徠卡的專長又貴又難用的數位RF我買不下去旁軸機械相機對我而言只剩收藏把玩的價值M3 & IIIf 我還捨不得賣呢~但鏡頭則是一直在用現在的無反幾乎什麼鏡頭都能轉接我相信徠卡老鏡用一輩子都不會壞這就是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