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幾級防手震的意函是?

@@
我倒沒想過這個問題會有人問

簡單來說
防手振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幾級的安全快門這回事
基本上是沒有絕對的


舉個例子
假設我在同樣的焦段,第n級的快門會產生手振的情形(問題在於人)
基本上在所拍攝出來的畫面通常都會沒那麼精準,因為這個攝影者的手部晃動頻率已經超過了快門的時間;

而如果啟動了防手振機制,同樣的攝影者在同樣的焦段下就可以有效增加拍攝成功率
原本這位攝影者在第n級快門就容易產生手振,啟動防手振後,就能夠讓攝影者在第n+2級的快門還不會有手振的情形
(+多少是看防手振系統的功力)
原因就是防手振系統能夠適時的"抵消"攝影者的手部晃動情形


所以說,別再相信購物台裡頭跳來跳去的防手振功能了....


但是大家可能都沒有注意過的一點是,在相當緩慢的快門時間下
其防手振系統都是有可能會失效的!!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恩,這個問題對很多人有幫助
大多數的人只一味地追求相機要有防手震的功能
買來才抱怨防手震不明顯
eason wrote:
假設我在同樣的焦段,第n級的快門會產生手振的情形(問題在於人)

推一下

就我所了解原本「安全快門」的定義指晃動的程度是否會被肉眼察覺
才有1/焦距的算法
而機身和鏡頭(含閃燈等)的重量
對每個使用者多少總是會有影響的
就算手持穩定度能1秒不晃動
開了三級的防手震也不會到8秒或是能讓手持1/8秒變1秒的


但就之前使用A100的經驗,有開防手震還是有差
比較舊的機身,在LCD上根本看不出些微的晃動
上傳電腦才會發現就


建議多拍,抓一下手持穩定度和開防手震可以到多少快門
簡單的說,就算買了防手震鏡頭,還是要練習,才能提升拍攝的成功率~~

小弟練習的方法如下:

調整M模式,開閃燈,光圈5.6,快門先從 安全快門 -1 級練起(例如原本是1/125,那就從 1/60開始)


站姿,然後找一個有文字的物體對焦,對準後,盡量讓準焦的那個文字保持在對焦點上面,必要時呼吸閉氣。

當你認為那個文字跟中央對焦點之間的晃動已經是最小的時候,按下快門,相信一段時間之後手震率會下降很多的喔。
www.cycliving.com
blackeyecat wrote: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恕刪)


樓主講的對!
不管是快門級數的觀念還是VR的意義,都是樓主的正確

1.已經很多網友提了,防手振的意義建立在安全快門的經驗下,
每個人的安全快門依據自己的技巧與鏡頭焦距而有不同。
別講那種什麼模擬多少快門那種混淆別人的說法,
1/60防手振三級就是只1/8還有可能得到穩定影像的意義,
不是什麼1/8模擬1/60,看都看不懂!

2.廠商宣稱的防手振幾級僅僅是參考用,所以才有測試數據說,大約幾%的成功率這種東西出來。

3.別再把快門級數跟相機設定的一小格搞錯啦!
之前有人硬要爭一大格是快門增減一半,一小格是快門增減1/3,
那我問你,如果你將EV增減訂為1/2,相機一樣是一小格,快門增減卻不是1/3。
大燕麥片吃起來都黏黏稠稠、沒有味道:(
scrumhalf wrote:
樓主講的對!...
…別再把快門級數跟相機設定的一小格搞錯啦!…(恕刪)
+1。

補充一點,每一台相機的「一小格」不一定都一樣。難道防手振級數也會變得不一樣?
不過,每一大格倒是確定都一樣。 一個 EV
www.cycliving.com
剛剛沒看到這個主題而另開了討論串....
<廣角鏡是否需要防振>

防手振技術也不是一兩天了,去年出的nikon 14-24mm 2.8, 24-70mm 2.8皆沒有防手震
可是新的kit鏡如 Canon, Nikon 18-55卻都有防手震, 甚至較Canon 17-55 2.8都加入防手震的技術
防震會降畫質,廣角端因為視角大,所以些微震動看不出來,小弟有個問題

原廠防手震3級,4級是怎麼算出來的,是用防振動的秒數(固定時間)例如可防震1/10秒,那四級便是1/200
對於200mm的鏡頭來說就是四級,但是對20mm的鏡頭來說是一級(1/10秒),還是20mm的鏡頭四級(0.8秒)
(ps剛剛有看到板友回答1/6sec以下都差不多)

是否有大大可以提供廣角端防震的比較圖嗎?感激不盡!
sunchang wrote:
是否有大大可以提供廣角端防震的比較圖嗎?感激不盡!


你可以去 dpreview.com 看看他們作的 Nikon 18-55 VR 在 18mm 端 VR 的效果.
Link

簡單來講, VR 打開時, 1/13 秒時百分之九十的相片可以達到 sharp 的程度, VR 關閉時, 1/13 秒只有百分之十可以算是 sharp.

18mm 端, VR 功力大概有一個 stop.

Canon EF-S 17-85mm 1:4-5.6 IS USM 看 這裡. 17mm 端, IS 大概可以 stablize 到 1/6 秒.
謝謝,我要找的就是這個!
可以說增加了一到兩級快門成功率,不如長焦的三到四級
所以1/6秒以下還是要腳架,不過能到1/6sec還是很有用的了!
謝謝喔!

(ps,偷看了其他reveiw,有的鏡頭沒有到四級防振的功能,而且在每個焦段效果不一樣,並非我想的
越長焦效果越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