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31分
文章編號:88714647
yichinl1213eg wrote:
綜合以上,我養成一種依靠現有相機iso開log12800 高感(接受畫質略減損),小光圈長景深,手持可低到1/20,頻繁移動找框取景,回去電腦後才能真正確定哪張照片ok,這樣的工作流程。
yichinl1213eg wrote:
在 長景深 大圖輸出 中, (沒三腳架沒包圍曝光沒合成等需要三腳架 也不是用超焦距 的前提下 )
高感度相機 縮光圈 +後期增強像素。
高像素相機 縮光圈+ 後期拉亮降噪。
哪一個適用?
單純覺得你的思考方向是錯誤的,A7S3高感強可是縮光圈把畫質減損,不知道是哪支鏡頭?縮光圈到多小呢?f/8.0?f/11.0?手持可低到1/20算是鐵手了,索家的防手震能用到1/20不簡單。
在大底的全片幅縮光圈求深景深根本就是矛盾,所有的高感優勢縮光圈折損掉了,M4/3小底深景深防手震強可能可以參考一下,不過不是高畫素看看就好。



以下為照騙
PS修過什麼忘了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手持
756mm ISO200 f/7.1 1/3200秒 無裁切

釣客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1000mm ISO200 f/7.1 1/3200秒 喬水平

夕陽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300mm ISO200 f/5.0 1/1000秒 無裁切



個人積分:31分
文章編號:88720147
1/20是最極限,很少用,成功機率也低。就像您說的,這是我整套流程下來後,很少很少不得不試看看的狀況。但平常的確很長1/50-1/200 之間,一樣是為了小光圈長景深。
假如為了長景深,換到apsc或甚至m43,除了像素考量,另一個就是iso感光度更弱了,對我的流程可能不一定加分。
思路錯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現在在檢討改進時期。但這流程不是用腦袋想出來的,是慢慢發現自己適合拍這主題,以及適合這樣拍。
卡在像素要突破。軟體是第一個。已經在嘗試。
高像素相機錢還不敢花,要嘗試腳架能否使用。也許向樓上soulful大說的,“高像素相機+單腳架”,有機會幫我穩定好縮光圈放慢快門。大光圈定焦鏡頭這點我直接無法,因為面對混亂場景時愛好大變焦。

個人積分:3321分
文章編號:88722770
yichinl1213eg wrote:...愛好大變焦...



說實在的...能用一支變焦打死,當然就"天下太平"啦,誰想自找麻煩準備那麼多鏡頭?明明就是拍攝需求複雜,所以才花那麼多體力與投資,焦段"重複"也準備,鏡頭也才不斷地自動長出來嘛;
該用大光圈定焦的就要用,變焦構圖抓到了再換也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常識,主觀意識必臣服於客觀現實的挑戰,打算違反常識到底當然就後果自負,接受妥協下的產物;老佳新R系列機身的IBIS比較沒虛標,打S不上架就優先考慮使用它們吧;


PS:M43可以有10-25 F1.7,APS-C有Sigma 18-35 & 50-100 F1.8,FF大光圈連2X變焦都沒不提也罷,景深也太淺;除了曝光三角以外,再來就是景深與距離呈正比,與焦長呈反比;沒辦法,實體光學是死的,不上架已經自廢一半以上的武功,緣木求魚;不然用景深特深又自動疊圖的手機拍,可能煩惱還最少;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