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攝影46] 透過 恆定光圈 鏡頭 來學 M 模式


非常大的不同的呀:)

av/tv ,當你輸入一組數值,相機依測光公式「自動」幫你選好」

假設,你在 tv 下輸入 1/30s ,相機依其他因素計算光圈給你 f4.0

但在 m 模式,你得「手動」自己調整成 f4.0 ,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


所以

手動調到F4、人腦以測光表指針對中間為目標,用手指轉轉盤轉到F4



相機Tv模式,讓相機自動以測光表對中間為基礎自動給出F4

兩者在意義上的不同在哪?

在操作上必然有方便性嗎?比如說剛從象山拍完夜景下來,M模式的快門說不定在B快門,然後在東區遇到這種光線不亮的表演,要拍的話,可是要轉很多下才能把指針對到中間。

另外關於逆光,我想用您說的方式,廣角的問題同樣在吧?

您說「點測光不見得會比 m 模式下固定一組數值來得方便」,但我想反之亦然。
壩上大肥羊 wrote:
所以手動調到F4、人...(恕刪)


我用x-e1 只有一個感想,光圈先決配合ev轉盤,已經可以取代大多數會用M模式的時機了,除非特別想營造不同的曝光效果,不然調整ev就夠了。

其實現在測光的很準,只要知道曝光原理,沒必要限制自己只能用M模式,這不叫專業,叫不會善用工具。
我認為樓主這篇文章根本搞錯重點。

因為您強調M模式的手動操作、強調「大腦測光」,但卻又把這兩件事情和「測光表指針盡量對中間」綁在一起。

事實上大腦有在測光嗎?其實沒有。照您的做法,大腦其實負責的工作僅僅只是發出神經訊號要右手大拇指或食指轉動相機轉盤,調整光圈或(和)快門而已,因為要調到甚麼程度端看相機說「測光表指針到中間了」、「OK了」而定。

在強調一次,您根本搞錯重點,攝影測光這件事情的精髓,我認為就是「適時讓測光表指針不在中間」。藉由眼睛的觀察、大腦的判斷來對相機(測光表)測得的曝光數據做調整。藉著讓測光表指針往正方向移動,告訴相機(測光表)說:「你測的不是我要的,我要你拍亮一點。」、藉由把指針擺在負方向,告訴機器:「請拍暗一點。」這才是真正的跳脫僵化的機械演算、真正掌控曝光、真正的「大腦測光」

M、Av、Tv其實就是各自具備有使測光表指針指在正向或負向的方法,M模式下光圈和快門都是自己調整,光圈大就會往正向跑,光圈大同時搭配快門慢就會跑更快、Av和Tv則透過曝光補償的方式,在光圈(或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讓測光指針移動。

至於測光表指針在甚麼情況下該往哪個方向偏多少(白色背景、逆光、戲劇表演黑色背景下的聚光燈、針對顏色的曝光補償調整等等)才是需要攝影大大發佛心教學文的部份。

關於M模式,您說對的事情是他的光圈快門值不會因場景改變而跳動,一個實用的例子是搭配閃燈的婚禮攝影。


壩上大肥羊 wrote:
我認為樓主這篇文章根...(恕刪)


我同意+1,樓主該好好思考為何要用m模式!

各位大大不要再吵了

那麼好的文

純推不下就是了

我要來去買恆定光圈鏡頭練m mode了!!

GO!!
壩上大肥羊 wrote:
我認為樓主這篇文章根本搞錯重點。

因為您強調M模式的手動操作、強調「大腦測光」,但卻又把這兩件事情和「測光表指針盡量對中間」綁在一起。

事實上大腦有在測光嗎?其實沒有。照您的做法,大腦其實負責的工作僅僅只是發出神經訊號要右手大拇指或食指轉動相機轉盤,調整光圈或(和)快門而已,因為要調到甚麼程度端看相機說「測光表指針到中間了」、「OK了」而定。

在強調一次,您根本搞錯重點,攝影測光這件事情的精髓,我認為就是「適時讓測光表指針不在中間」。藉由眼睛的觀察、大腦的判斷來對相機(測光表)測得的曝光數據做調整。藉著讓測光表指針往正方向移動,告訴相機(測光表)說:「你測的不是我要的,我要你拍亮一點。」、藉由把指針擺在負方向,告訴機器:「請拍暗一點。」這才是真正的跳脫僵化的機械演算、真正掌控曝光、真正的「大腦測光」。

M、Av、Tv其實就是各自具備有使測光表指針指在正向或負向的方法,M模式下光圈和快門都是自己調整,光圈大就會往正向跑,光圈大同時搭配快門慢就會跑更快、Av和Tv則透過曝光補償的方式,在光圈(或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讓測光指針移動。

至於測光表指針在甚麼情況下該往哪個方向偏多少(白色背景、逆光、戲劇表演黑色背景下的聚光燈、針對顏色的曝光補償調整等等)才是需要攝影大大發佛心教學文的部份。

關於M模式,您說對的事情是他的光圈快門值不會因場景改變而跳動,一個實用的例子是搭配閃燈的婚禮攝影。


我雖然是新手,但我覺得您著相了

樓主這篇是以深入淺出的觀念來說明新手如何接觸練習所謂的M模式,以及該模式跟其他的模式有何不同

不管樓主是從哪個角度切入,拍照這件事情本身就受制於環境跟人類的思考,就像有的人喜歡過曝拍攝,有的人卻喜歡陰暗的感覺,拍攝者不管使用何種模式,就是努力想把那種畫面呈現出來

什麼樣的先進模式都能達到該目的,但樓主主要強調的就是穩定,不會因為測光,角度變換,而拍出自己想像外的光景,而這個做法需要練習,更需要融會以前所知道的光圈快門跟ISO的相互影響,也需要知道自己像機本身的能力,比如說,CANON的相機本身測光只會測中間,並不會隨著對焦點變換測光點(此處說的是點測光,所以需要曝光鎖,但就算是點測光,更因為測光的面積有點小,很容易搖晃一下就改變測光的點,影響整個照片曝光,更別說測完光之後還得重新構圖,但NIKON的相機,測光點隨著對焦點在走,所以曝光鎖的功用比起CANON其負擔跟錯誤機率就來的少多了

但不管是婚攝、反差逆光大的場景,M模式比起其他模式是穩定自己要拍的結果的最佳選擇,但這個需要練,老手更是一進到拍攝現場,基本的ISO就能憑經驗腦補,看到主體,就大致知道自己想多大的光圈來拍攝主體,而快門,只要是安全快門之上,基本上只是要達到曝光正確的一種手段,反過來說,運動場景,在ISO固定之下,把自己心裡想要的快門弄出,剩下的光圈,就只是要達到曝光正確的一種作為,後來的TV/AV不就是因為如此才發展出來的便利手段罷了,但後來發展的模式,測光結果卻會影響另一個沒被優先的元素,尤其是點測光面對逆光反差大的場景

所以,這沒啥好爭的,這只是要達到自己拍攝目的的一種經驗,若兄台有清楚的論點,不仿也比照樓主,弄個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教學,除非樓主的概念錯的離譜,否則,真的沒啥好爭論的

小小意見,如有唐突,還請見諒
重機喜好者
用M模式的場合很簡單
就是我想要同時固定一組光圈快門的時候

其他時候啥曝光補償啦~~測光模式啦~
我覺得跟使用M模式都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就是那個光 wrote:
不管樓主是從哪個角度切入,拍照這件事情本身就受制於環境跟人類的思考,就像有的人喜歡過曝拍攝,有的人卻喜歡陰暗的感覺,拍攝者不管使用何種模式,就是努力想把那種畫面呈現出來


問題就在這裡,若一昧把測光表指針對中間,要如何隨心所欲拍出過曝、拍出陰暗?光圈快門值全由機器告訴你不是嗎?

另外,Canon不是所有的相機點測光都鎖死在中間。

回到樓主的文章,如果真要遵守樓主「死守測光表指針對中間」的鐵則的話,圖23至24的例子在操作上,其實用Tv模式加上不要太舊的單眼相機都有的Auto ISO功能會更簡單快速。


壩上大肥羊 wrote:
所以手動調到F4、人..

所以

手動調到F4、人腦以測光表指針對中間為目標,用手指轉轉盤轉到F4



相機Tv模式,讓相機自動以測光表對中間為基礎自動給出F4

兩者在意義上的不同在哪?

在操作上必然有方便性嗎?比如說剛從象山拍完夜景下來,M模式的快門說不定在B快門,然後在東區遇到這種光線不亮的表演,要拍的話,可是要轉很多下才能把指針對到中間。.(恕刪)



我想,你似乎看的太快,沒看清楚我說的

我文中說

------------------------------
非常大的不同的呀:)

av/tv ,當你輸入一組數值,相機依測光公式「自動」幫你選好」

假設,你在 tv 下輸入 1/30s ,相機依其他因素計算光圈給你 f4.0

但在 m 模式,你得「手動」自己調整成 f4.0 ,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



當你在搶拍、搶時間時,你實在沒有需要「手動」將光圈調整成 f4.0

如果相機透過測光公式幫你算好 f4.0 ,你不用自己去輸入

可以加快你的拍照速度

如果你說的 "意義" 只是曝光值上的 "意義"

當然,你說的沒錯,沒有差別

但是在實拍上的差別很大 (如節奏、速度)

你拍照要注意的事還有很多,你還要對焦、構圖,走路還得小心別撞到人

你說是吧?

如果你堅持這意義僅挶限在 "曝光值" ,認為這最後結果一樣,我這文多此一舉

那我也無話可說

另外可能我文長太多,你漏看了一些,我在這裡標記一下:



"加快我們拍照的節奏" 這是我想說的重點,這是 av/tv 在 m 模式 "在實拍中的差別"

這層差別不在於曝光值的組合

壩上大肥羊 wrote:
問題就在這裡,若一昧...(恕刪)



問題就在這裡,若一昧把測光表指針對中間,要如何隨心所欲拍出過曝、拍出陰暗?光圈快門值全由機器告訴你不是嗎?


我前面有說過嘍,文章不是一篇就全寫完,我還有準備二、三篇補充

另外,Canon不是所有的相機點測光都鎖死在中間。


就絕大多數拿 canon 單眼,都在中間,不是嗎:)

回到樓主的文章,如果真要遵守樓主「死守測光表指針對中間」的鐵則的話,圖23至24的例子在操作上,其實用Tv模式加上不要太舊的單眼相機都有的Auto ISO功能會更簡單快速。


死守測光表指針對中間,是這篇簡單的一個基本觀念,前面補充數次,就不再多補充

最後這段,跟你第一段是一樣的意思,你說的沒錯,若以中間做參考,的確用 auto iso 就好

我建議你,不彷把我的文章再重讀二、三次,我先把重點幫你畫出來




接著我先提出個問題讓你參考一下:

如果現在沒有 av/tv 這玩意,只有 m 模式的相機

那你一時間該如何判斷 光圈/快門/感光度 該如何組合

以拍出一個曝光充足,亮暗均衡的照片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