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也是用SLR的, 當我買DSLR以後,
情況跟你不一樣, 每次拍回家, 也都是幾張而已.
1G記憶卡帶出去拍raw檔都用不完.
我反而是把用底片的習慣帶到數位機上.

有一種情況例外, 像我很愛拍微距的照片.
但用底片真的很傷很傷, 成功率低(我比較弱啦...)
現在我都用DSLR拍一些失敗率較高的照片, 多拍幾張也不用怕.

平常出去玩, 就還是喜歡帶著手動底片相機慢慢調慢慢拍.
小弟個人也是先玩SLR~但也使用數位相機~曾經也是會覺得~過度依賴數位的方便~可能會讓自己漸漸失去思考的方向~但是我已經擺脫了這個迷思了~

跟隨著老師不斷學習後~老師不斷的告誡~作品的成敗與器材無關~拍的不好~更不是器材的錯~

現在不管是底片還是數位~都是我拍攝的好夥伴~

拍攝的主力~雖然還是以SLR為主~不過畢竟底片成本較高~所以我都先利用數位相機來試拍跟構圖~等所有的拍攝條件都達到自己相要的時候~在用SLR來拍~藉此來節省底片不必要的浪費~也可以讓每一張拍下的照片都注入特有的靈魂

因此~小弟個人的淺見是~不管SLR~還是DSLR~若能把兩種器材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使用拍攝~相輔相成~我想~這樣對個人技術精進上~能有更大的幫助~並善用DSLR的優勢~發揮底片最大的效果~降低成本的消耗~這是小弟對於"器材"的看法^^~
是啊~版主說到重點了~
就是拍SLR時,會考慮再三,再按下快門~
因此每一張都是慎重的~
DSLR,反正拍壞,在修正~也沒有思考拍壞的原因

不管如何~拍照就讓自己開心就好~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vin1688/
這會不會就像是現在都是依賴打字...

結果真正拿筆起來要寫一篇文章的時候才發現... 很多字都忘了怎麼寫是一樣的押
D80 + MB-D80 + S30mm F1.4 + S24-70MM F2.8 + SB800 + ............
其實各有好壞啦...
只要你還是秉持用SLR的堅持,也很好阿....
至少用那樣的拍法對DSLR來講到是一種保護快門簾的方式!

小弟到是數位看久了想回去拍底片機...
現在總覺得底片才真得有FU(底片呈現出來的影像)
有新貨就要與大家分享..這是01的精神! http://www.wretch.cc/album/pokielin
我是SLR->DSLR->RF - - - > DRF (目前還太貴 買不起...)
剛從DSLR換回底片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忘了怎麼測光了...
DSLR拍完就可以檢查Histogram或是高光過曝
所以測光都隨便測,反正有問題再補就好
底片就沒這麼方便了,而且不同的底片性質還不一樣
自己要記得目前使用底片的動態範圍大概多少,高反差的場合要對哪裡測光比較ok
以上是測光

構圖的話其實感覺差不多,
只是數位相機因為按快門不用錢,所以出去常常會以一種"記錄"的心態什麼都拍,然後該好好拍的不好好拍
最後發現拍了一堆垃圾回來,反而沒什麼好的照片可以看
當然這是自己的心態問題,不是數位方便性的錯
不過人總是有惰性,而且很難克服><
底片的話,常常會被沒拍完的高/低感度底片 困擾

畫質的話
我覺得canon 5D的解析度已經超越100度正片了
底片不管怎麼掃都會有顆粒
色階的話 也要找一些好玩的電影底片看起來才會比5D強
話說最近掃了一些kodak 50D電影負片 真是驚為天人
相當細膩,自然柔潤的色階,幾乎可以說100%重現人眼的感覺 太驚人了..

等手邊底片拍完,可能又會把Leica賣掉換回5D了吧..5D+CV15mm的街拍組合太令人難忘了..
探索攝影也有三年多了,一個極窮的學生卻要踏上攝影顯得格外艱辛!記得第一次觸碰單眼相機是和爸爸的朋友借的,當時重達3公斤的設備掛載肩上時並未感到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幸福與榮耀的感覺,可說是活了這麼久,第一次能將昂貴的"儀器"配掛載身上吧。

然而相機畢竟不是自己的也不方便長時間借出只好在網路上找尋二手機身,當時扣除生活費(計算三餐啃麵包及交通費)後身上僅剩三千元,也許對別人來說三千元要買單眼相機可能會被笑掉大牙吧。憑著愚昧的執著搜尋了各大拍賣網站,終於給我找到了一台售價2300的Nikon F601。當收到機身時不知幾晚興奮的睡不著,終於有自己的相機了,但哭笑不得的是我沒有鏡頭。鏡頭呢?!翻開存摺一道綠光從中射出,只好再硬著頭皮在和爸爸的朋友借鏡頭,就這樣展開了攝影旅程。而剩下的七百元在購買膠捲及沖洗費後隨之拋海,但相機背上肩的無比愉悅感其能用言語形容呢?下個月我的燃燒質肪計畫仍必須持續進行(雖然已經皮包骨了),購買屬於自己的鏡頭,對我來說只要有鏡頭就好了,焦距多少光圈多少不敢多想。當時Nikkor 50mm F1.8這顆經典鏡頭可說是Nikon送給我的禮物。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鏡頭。

兩年後自己再也無法負擔高昂的沖洗費用。暑假兩個月中勤打工扣除學費外購買了身平第一台數位單眼D70s,電子產品的價格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到我入手後的全新機身價格僅剩17000,內心的掙扎難以掩蓋極低的價格,這是”社會”送給我的禮物。換上數位的我,卻仍以傳統的心態拍攝,購入一年多我的快門釋放次數才破千,對有些人來說很可笑,但對我來說終於擁有一千張滿意的作品。

這顆鏡頭陪伴了我三年之久,不管上山下海飽受風吹日曬為我創造出不少的驚奇作品。與它共處的時光中令我印像最深刻的莫過於身平第一次參加攝影街拍,當時週遭的攝影朋友都攜帶重行裝備與自己簡陋的器材相比簡直可笑極點。因此在這次外拍活動中,多次即使自己站立攝影定點,但那些攝影朋友卻已”彼視”的心態直接插入我的構圖點中,無奈的我只能等待他們拍攝完後才得以繼續。活動結束後的晚上,大家紛紛把滿意的作品刊登在網路上,但此時我所刊登的五張照片點閱率都第一,這是我身平對攝影感到最榮耀的一刻。這顆鏡頭對我來說已經可以應付自如了,即使進可攻,退卻不可守,我也運用技巧盡量將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內心那股自我挑戰的心態從未磨滅(肯定的是我把學術研究的心態完整的運用在攝影身上),於是便開始尋找身平第二顆鏡頭,考慮了Nikkor 28mm、24mm這兩顆廣角鏡頭,28mm換算1.5倍焦距後接近標準鏡頭,價錢上也在合理範圍中。24mm解像力高,變形仰制也做的很棒,換算後仍有36mm的焦距但價錢偏高,在網路上尋找這兩顆鏡頭的資料卻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在探索35mm這顆鏡頭。最後自己又花了一個多星期重新研究,在這一個多星期裡,我更深入了解鏡頭從鏡片結構、配置到整個光線繞射等可說為自己上了一門光學課程,然而最後經過”精密分析”後在經濟與品質中找到了平衡點,我選擇了24mm這顆鏡頭。

也許有人會認為僅是一顆鏡頭,為何如此耗時?甚至也許會有人會說乾脆兩顆都買,但對我來說一顆鏡頭等同於購買了一台汽車,充分了解它是駕驅他的第一步。
DSLR的確可大幅減少拍照的失敗率,因為看不順眼的都事先刪了。
拍照的感覺及過程,速成又便利,但驚喜也少很多。
加上後製軟體的普及與應用上的進步,
若白平衡或測光別偏差太多,幾乎沒有救不回的照片。
SLR則正好與上述相反,尤其拍攝正片,底片寬容度小,
無法即時預覽的結果,任何環節想失敗很容易。
受限底片沖洗費用,每張真都是深思熟慮、構圖再三,
無形中比DSLR多出很多好照片。
當然,上述是個人看法,也可以說是本身的問題,
小弟很能體會版主所言的心情。

PS:不過小弟用SLR也有個壞習慣,底片剩沒幾張,為了趕沖洗,
往往草率地就按完快門退片了。
小弟剛入手DSLR也是一樣!! 常常不知不覺就拍了幾百張~

隨著經驗的累積...現在反倒是拍的比較少!!

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構圖與畫面上!!

我的生活元素:家人、攝影、重機
現在有個景
即便我當下找不到好的角度, 好的想法..我還是會拿起來拍個一兩張
照片, 有時候單純紀錄也很好啊, 想這麼多做什麼?
長期隨手拍拍技術就會變差??
回家看著景, 也是可以想如果下次去或許可以考慮改怎麼拍可能會好一點

這一切真的是『人』的問題....
https://jin.t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