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7480分
文章編號:89326784
yuxian wrote:
單眼廠本身計算攝影上的不努力罷了。
不然大感光元件去玩計算攝影,就完全不只目前的畫質跟細節了。
可惜單眼這麼優秀的體質,卻敗在絲毫沒改進的軟體上。
我十幾年前就在逛各大相機版了,基本上看最多的文章大致上就是兩種:
第一,大景+重度調色或是強烈空間切割感的超淺景深糖水片
第二,嘴砲樓...真的就是嘴砲樓,各種你不會用、你不會修,最後嘴你不會拍
前者圖居多、器材至上...後者文居多、腦袋至上
其實我早就在想,難道沒有兩者結合的可能嗎?但似乎器材論跟腦袋論兩派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偶爾會有幾位大老從根本的光學原理開始解釋,甚至洋洋灑灑列了一堆看不懂的公式來告訴你理論成因,但到底有多少人真的理解也沒人知道
後來自從手機開始打出計算攝影這條路線,起初我也是嗤之以鼻,認為手機乖乖給我全手動、給我RAW就好,手機廠除了抹雜訊跟銳化還會幹嘛?直到我認真看了Google Pixel3的實拍與原理,我才知道事情真的不是傻人想的那麼簡單
到現在我還是只想知道,手機的軟體套上相機的硬體到底能壓榨到什麼程度...但對於某些人而言終究是我腦袋不行,手機能做的計算回家開電腦一定也做得出來,只是我不會用罷了...所以說來說去終究是使用者自己蠢、自己不會不懂又不學是嗎?
以前沒人去做幫你計算修圖的事情,這論點或許還成立...但現在手機廠已經普遍把幫你計算修圖(而且效果越來越好)當成主戰場,也已經開始出現相機廠短期內辦不到的技術,那這邏輯還成立嗎?
市場已經很明確的給出答案了,廠商不做事、把責任推給使用者的下場就是只能走向專業化,把自己搞到越來越小眾就更加沒本錢研發的惡性循環而已...大眾在手機上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反而在專業的相機上找不到,那就注定了大眾絕對不會優先考慮買理論畫質更優秀的相機來拍照,真的很鬧
個人積分:7480分
文章編號:8934443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