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消消火...沒有好技術與好相機、一樣能有感動的作品

superhbin wrote:
有順便問問拍這張照片...(恕刪)

如果你從素描靜物練起
這些東西就會自然考慮到,反覆到後來,會變成一種不需要經過大腦皮質的下意識直覺

素描是要你一筆一筆用單色的鉛筆去畫的
如果主題與背景的明度、顏色相近
你自然會碰到前景後景分不出來的問題,避無可避,
沒有解決這問題之前,靜物畫根本無法完成,不像照相按下去來是會有照片

所以你也被「逼」得一定要「馬上」換個角度、或調整背景讓背景與前景分開
反覆練習到後來,一切都會變成「直覺」

所以畫圖到後來,在你下筆之前,其實構圖就已經先想好了,可不是邊畫再看著辦
一定會先觀察描寫物與背景,光源方向等等的相對關係,
然後你會找到一個適當的角度,才搬張椅子坐下來
才開始拿筆畫圖。

先畫了才發現背景跟前景顏色一樣,才再想辦法....擦掉重畫?
(所以在畫室觀察每一個人選的位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每個人會有自己偏好的「角度」)

畫筆換成相機也是一樣的
快門按下去之前,就像 畫圖坐下來提筆之前,「構圖、光影都要先觀察好,才決定 站在哪裡 按下快門。」

===
講到基本功
當初素描的第一課是拿不同硬度的筆,用固定的筆觸畫滿素描紙
就這樣畫兩個小時,回家繼續鍊
畫到你可以筆觸一致為止

同時也熟悉不同硬度的筆,一樣的力道有何不同效果

再換不同筆觸練習,熟悉同硬度的筆,不同的接觸角度與力道,效果有何不同....諸如此類
先熟悉工具的操作,有辦法非常標準的穩定操作,是第一步

因為不管怎樣,筆觸如果自己無法隨心所欲控制,之後素描完全談不上可以透過適當的筆觸,表達不同的質感
因為你必須一致的畫出你要的特定筆觸。
心裡想要硬 or 軟筆觸(物體的反光質感),該搭配哪種硬度的筆來達到此筆觸下的適當深度(固有色),
下筆的角度、筆的選擇,大腦的思考與手的執行都在一瞬間決定

「練習」就是要讓你的大腦透過不斷重複,建立出更密集的神經元連結
在更短的時間、更少的耗能,思考並確實執行到更多的東西

照相需要大腦嗎?
當然要,練習越多,思考花費的時間、能量,也就越短、越少
身體的操作也就越熟練,越不需要刻意去控制
一切都在一瞬間考慮完畢,身體馬上下意識完成適當的工具操作

這些東西都是反覆思考後變成「美感的直覺」
也就是攝影眼

天份或許會影響吸收速度,但反覆練習也會有一定效果
只是同樣的練習量,能達到什麼程度,得看天份

==
另一個攝影與繪畫的類似部份,是攝影的散景
許多水彩靜物畫,背景都是使用渲染的方式處理
這就類似散景一樣,背景只有光影提供氛圍,但沒有細節來過度干預主體的視覺焦點
而散景的模糊方式,就好比渲染的溼度控制與下筆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裡面(筆觸)

同樣的,當你在畫橘子的明亮面相接的背景時,你不會選擇與橘子亮面 明度與彩度 相近的顏色與濃度,而是會選擇有一定差異的明度與彩度來拉開距離感

就像上面的狗狗例子
jedi.skywalker wrote:
由於那篇文章造成的不愉快,所以我以後決定有什麼不吐不快的事寫在自己的blog就好...(恕刪)

01又少了一個好的人才了
這種問題,
很類似討論一部VCD的好片,
和一部BD的爛片相比,
那一部會好看一點.

個人還是只會有一個答案,
就是用BD來看那部好片.

另外關於"感動"這種論點,
其實也是爭議性很大.

畢竟一張作品只能感動一個人也是感動,
可以感動一萬人也是感動.
如果作品是只能讓自己感動的類型,
那實在也不大適合拿來這主題討論了,
因為說服力相對也就很小了.
有些事情本來就只是情人眼裏出西施罷了.
一堆人不拍照, 只靠記憶也是可以很感動,
那大夥兒豈不該把相機都扔了,回歸自然...



Lanxlot5475 wrote:
下面這張照片是站上一位 56788 大大拍攝的,很適合這個主題:


由您講解這張照片的觀點來看,
您有相當的攝影見解與美學概念.

但是我想大部份人看到這張照片或這類照片,
是會直接當沒看到,或是只花不到一秒吧.

和下面另位大大推薦的類型相比,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34256&last=2871820

受注目度鐵定是相差甚遠的.
不知有沒有人可以也用素描的概念或美學的觀點來解說一下,
這張照片何以大家愛看?

感覺攝影這東西, 實在是很玄啊....
superhbin wrote:
有順便問問拍這張照片的"大大" ...
拍照時真的有想這麼多嗎? 還是你自己猜的?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做章魚燒的老闆在翻章魚燒時的動作?
或是賣蛋餅的阿桑在翻煎捲切上料的過程???
您下次可以問問他們,在做這些動作時腦子有想那麼多嗎?
有些事,有了基礎的訓練,再加上持續不斷的練習.
當你在做這些事時,大腦就會自己反射性的讓您的手腳去做了.
不管是不是這位大哥自己猜的.
照片拿出來,內行人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要不然那些在審照片的所謂評審是用什麼標準來審照片呢?
當然攝影這件事就像任何創作一樣.是很主觀的.
舉兩個例子:
梵谷在起肖期間畫的畫,還被村婦拿去塞雞籠的破洞.(我願意出100元跟她買,現在就削翻了)
在他那個時代,他畫的東西也沒受同行接受,甚至被冷潮熱諷.他這輩子也只賣出過一副畫.
最近台灣有一位好像是住南投的小朋友的畫作,在多年前連教育部的初審都被打下來了.
但是他爸爸把她的作品送去日本參賽,卻抱了個大賞回來.這要怎麼說?
創作這種東西,有了基礎的學問後,就全靠個人去發揮了.
不是都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而攝影也是一樣的.有的人只是把它當成吃飯工具,我不敢說全部的婚妙業者都是啦(會被圍摳,昨天的傷還沒好)
但您有空經過婚妙街看看他們的作品,好像都長一個樣,這也沒什麼不好,但好像都缺了點什麼.
所以才有畫匠這個名詞出現.
再說下去就會得罪人了,聰明如你,自己想一想就通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好一句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avlife wrote:
由您講解這張照片的觀...(恕刪)

這張照片構圖跟色彩也都不錯啊
至於大家愛看這比愛看狗狗照更多的原因
不外乎愛那 ... 優美的曲線所挑起的 弦外之音

有一套理論 是認為,優美的臉蛋與美好的身材(臉部各部位的比例與對稱性、身體各部份的豐滿比例...等等)
以統計上來說,某種程度是一種「生理上健康」的外在表徵
而璀璨的笑容,某種程度是一種「心理上健全」的外在表徵
這豈不正是個好伴侶?
(去測量臉部構成或身材比例,再去與身體檢查結果比對的統計資料)

所以你也知道為什麼大家愛了.....一切都是為了延續xxx...
而這種衝動,是硬體式的寫在你的身體裡

所以優美的美女照,
對於男性來說,
除了構圖與色彩協調帶來的愉悅感外,還有另一層意義
這是你知我知的事...

所以構圖良好的美女圖,本來就是 "雙重"享受

其實人會偏好 對稱的臉蛋、身材,與表情
也用在對於動物的喜好

兩邊對稱的一張狗狗臉,就是比較俊俏....兩邊不對稱的狗狗臉,就是比較不易得人疼
同樣理論套用,因為臉對稱的狗狗,暗示著他比較健康,會是個打獵的好夥伴

只是 打獵夥伴 與 異性伴侶 候選人 同時出現時,專注度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avlife wrote:
由您講解這張照片的觀...(恕刪)



這張喔...我會先看臉再看奶子
然後再想看看能不能有更多張讓我看
最好是越穿越少的....
這也是攝影的一種功用....
但我完全不會就什麼構圖,光線....這東西去評析.(因為腦子裡想奶子都沒空了)
因為這不是這類照片的功用.
還有更多嗎??
(迷之音):好羨慕那台卡踏車喔~~~~
avlife wrote:
由您講解這張照片的觀...(恕刪)


很不錯阿
其中運用了很多技巧

構圖
雙眼的位置 與 車頭燈的位置加上與車手把銹班的對比
顏色對比
背景與人物的對比
光線運用
陽光在右前方 技巧的控制落在肩上與頭髮上 加強輪廓與髮絲的顏色
正面補光
技巧不錯幾乎看不出有打閃燈,右手上的小光斑與眼神光可以證明有補光

跟樓上的狗都同樣的注意很多細節
只是一個是泳裝美女一個是狗
一個是刻意一個是自然產生
結果是同樣的引人注目
當然 人是肉慾動物(這樣說大概很多不同意)
但以小弟的眼光 自然容易被明亮而搶眼的照片所吸引
狗兒那張唯一的差異在沒有正面補光讓整體氣氛變的沉穩
jedi.skywalker wrote:
當然攝影這件事就像任何創作一樣.是很主觀的...(恕刪)

嗯~這點滿認同的!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superhbin wrote:
有順便問問拍這張照片...(恕刪)


. . . . 事實上,他是有說 . . . . 拍照的時真的沒有想那麼多 . . . .

他只是覺得光線很好,快門就按了。

我覺得他這張拍的真的很好,就順便提出作為一個主題^_^

大家在拍照時可以多一點思考,其實營造出一張好照片,比起主題。更重要的是背景。

主題的美往往需要背景適度的陪襯,以這張來說就相當完美。

當然,這只是攝影的一種面向,不是說所有的攝影都要這樣。

算是提供給大家一個心法,下次拍人像的時候可以多一個嘗試的方向囉
www.cycliving.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