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買不起 wrote:
Teddy白菜湯大大...(恕刪)


那張禿鷹與小孩,用什麼相機拍的?

他沒有好器材?你要不要去調查一下這位攝影者所擁有的設備再來講器材這件事?

至於震不震撼?

那只是領域上的問題,你把這張照片拿去給住在當地的人看,

他一點也不會震撼,這種天天發生的事情有什麼好震撼的?

你給他看台北101大樓的照片他就很震撼,他會讚嘆人類建築的偉大。

但是我們看就覺得"天天看啊,有什麼好震撼?



如果你要談到影像跟心靈層面的層次,我很樂意奉陪。

如果要講藝術,我更樂意與你分享我創作的心得。
www.cycliving.com
這問題沒有對錯,也就不用爭了
何必去說別人以什麼去窺天,問問自己到底是用什麼去看天空才比較實際
每個人的需求原本就不同,經濟能力也不同,當然腦袋更是不同,
自己高興就好了,不過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沒信心,那怪不得別人吧,
我要說的很簡單,買貴貴的鏡頭就大方的出去拍,沒必要出門聽到有人說不需要好的器材就回到這邊找人"呼呼",反之拿KIT鏡出門是一樣,
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拿什麼都好,如果連相信自己的信心都還沒有,需要回版上找人"呼呼",那表示自己真的還不到家,多聽聽別人的看法不是壞事(參考就好,沒人要你照做)
Victor.K wrote:
當然,用28mm去打鳥,那肯定是一整個「鳥」。


我要推這句~~
有夠好笑
我看一個笑半天

另外我來說明一下這張照片喔
因為忽然貼出這張照片我想很多人一頭霧水
不知道這是啥
(Teddy兄我當然也不是質疑你,只是單純介紹一下這張照片而已,如有冒犯也請多見諒,另外我已經加你flickr了,感謝回應^^)

這張照片是1994年4月的普立茲獎其中的一個獎項(Feature Photography 中文是啥我不太清楚,不好意思@@)
是一個名為Kevin Carter(如有錯誤請指正,我真的一直想不太起來了)的攝影記者在蘇丹拍的
因為這張照片沒有任何暴力,流血,失控的感覺
反倒是...寧靜...(其實這種等死的感覺更恐怖吧)
用另外一種對比的方式表現出震撼力

後來因為他沒救這個小孩就去工作了
結果反倒是被社論批評
批評到Cart受不了就自殺了~~

以上報告完畢...應該地方講錯啦!!知道的網大請說明一下囉~~
c8631506 wrote:
每個人的攝影之路都會...(恕刪)


是的

大大說的的確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自己該用什麼兵器,其實隨著功力的增加,會更加的清楚。

當你練功練到發現自己天生就是力量不足,但是速度很快。

那你當然不會去使用什麼流星槌之類的兵器。

我想表達的也就是,如果藉由我的文可以讓大家對器材選擇的觀念更進一步,就不會掉入機皇鏡皇的迷思。

而是更冷靜的去看這支鏡頭、這部機身的各項功能、參數,最後決定自己該用什麼東西。

不要看到金線就覺得很棒,看到L鏡就覺得是好東西。

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有其設計的目的,在什麼場景出動什麼鏡頭。


例如 Sigma 70-300mm Macro在200mm 端 F8 的解像力可以到 1931,

EF 180mm F3.5 的 F8解像力只有1838,

但是兩者之間價差很大。光看這數字就應該要買便宜的。


可是 180mm F3.5 的顏色偏差比 S 小,USM快速對焦,對比也比S家來的好。

透過這些測試報告,你就可以大概知道,求解像力的話,你該買哪隻,但是求對焦速度、色彩還原,你又該買哪隻。


如果你拍微距的功力有到,你甚至可以考慮,你要拍攝的主題所常用的光圈跟焦段,因此你知道用哪隻最適合你。

這是我說的"正確選擇器材"的方式 ~ ~


www.cycliving.com
爸爸買不起 wrote:
PHOTOSHOP改圖? 會說出這種話的人,就是不了解我說的震撼人心的意思
震撼人心的照片不需要成像銳利、不需色彩飽和,我不知道你要怎麼用PHOTOSHOP改出震撼人心的照片?
真正震撼人心的照片,看的不只是一張照片,而是要看穿照片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故事
能夠引起眾人的共鳴、省思、感動、憤怒、快樂、悲傷、憐憫
這些不知道是否能夠用PHOTOSHOP改出來???


唔. 震撼人心的照片有很多種吧. 您說的應該是偏向人文主義的紀實攝影/報導攝影
像F64, AnselAdams的風景純攝影. 多半需要成相銳利
繪畫主義. 超現實和抽象風格. 多半需要色彩飽和
所以沒有一定的

至於photoshop....在我個人的觀點來看
只要拍攝者的技術全部到位. 包含前製和後製. 全部都不是問題的話
那對他而言
要直接拍出來.
還是靠photoshop生出來.(假設兩邊都可以做到同一件事時)
其實意思都差不多

例如裁切
他可以選擇事前裁. 也就是選好構圖和鏡頭焦段
他也可以選擇事後裁. 那就是在軟體裡面作

但是他決定"怎麼裁""怎麼構圖"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 不管是拍攝前還是拍攝後.

重點是他決定怎麼裁.
如果他對裁切構圖沒有概念. 或對自己要拍攝的主題沒有概念的話
拍攝時構圖沒有概念.
拍完之後自然也不知道該從何裁起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brandcommunications&f_ART_ID=447553

找到了找到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連過去看看喔~~

大家多討論點攝影嘛~~火氣小點喝點涼茶
爸爸買不起 wrote:
從市場上,一般看來,器材貴就是好,這是正確的,為何你要否定它?

如果好的鏡頭買得比差的鏡頭便宜,鏡頭廠商何必花錢研發更好的器材、更新的技術,

如果你還不能走出好的照片就是畫質銳利、變形小、色彩棒這些迷失,我講的話你永遠聽不懂....


貴就是好....這倒不是絕對. 因為有些東西雖然便宜但也是很好的

我手上的鏡頭. 除了85/1.4以外. 沒有一隻入手價超過一萬五
全部定焦
價格不貴. 但是畫質各方面一定不會比大三元差到哪去. 對它們的表現我是很有信心的

但這代價就是犧牲了變焦鏡皇的便利性
我經常得為了一張構圖. 要非常精確地..不斷重複確認我拍攝的位置在哪裡.
所以只好不斷練習自己的觀察力
以及調整腳架. 找尋定位的方法

我有很多東西都是不怎麼花錢. 只關乎自己是否有去要求而已
像Silkypix的心得
色彩管理的心得
都是
yeah 終於有人來圓場了 其實我們都是針對話題 不針對人 大家彼此分享知識和理念霸了

器材重不重要? 重要! 對自我功力的了解重不重要? 亙重要!
我每天來 01 因為我愛器材 但每當各位分享好作品時我更愛

如果你問我 我的器材和作品哪個愛 我會說器材
因為我現在的作品還太嫩
每天摸著器材測試 幻想和計畫未來有大作
等到哪一天我好作品多了 對器材的認知夠了 我可能會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今天的主題
但我想 今天會回文 還是樓主在文尾罵人的那幾句話
我闷心自問 那個"你"好像在罵我 所以我動氣了

其實我退一步想 "那不是我 哈哈~" 就沒事了
這時間可以拿來充實我的知識 但我也不後悔來加入這個主題
畢竟這是個有趣的經驗 更壤我多認識了一點自己

謝謝大家了!

附上我最愛的網頁閃光男孩 內容豐富 只是英文
但我打光都是他教的 基本上還是需要多實驗 懂光的照相比較水

大家加油吧!
一點感想
人去買像機. 就是因為沒有才會買
所以一開始會關注在器材上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為這是必經的第一步

數位影像. 對於真正有心要在攝影上精進的人而言
是非常強力的學習工具
很多場合. 現場可以立刻review修正馬上重拍. 這嘗試與學習的效率遠非傳統可以相比
只要有心. 一年能夠累積的影像. 拍攝心得. 視覺經驗. 很可能是傳統時代要花上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我想. 隨著數位影像的普及
等到更多人越過這一段路. 開始思考我到底要拍什麼? 我要怎麼拍會比較漂亮? 的時候
應該會有更多更精彩的想法和作品出現.
小弟淺見
適當的器材還是必需的
就像賽車一樣不只比技術也要比性能
當然不是人人有台F1專用車就能當,舒馬克...
若能人車一體的話
我想攝影也差不多是這種感覺
只是攝影不是一台相機就好...有時還要搭配各種鏡頭...再加上使用的那顆頭
我的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joshtsai/set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