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點淺見, 看了許多大家作品,竊以為如果要呈現水面倒影, 水平線放中央本就是最均衡的構圖了所以自然會覺得比井字構圖來得恰當 雖說不要被框架限制住, 拍得開心就好框架會限制自己的創造成, 但無知會讓創作只是為創作而創作當然自己能開心最重要, 不過當我們的作品不純粹是記錄,而也希望能傳達我們拍攝時的所見所聞所思給觀賞者的話那麼拍完照當時, 作品只完成了一半, 整個作品的完成,要等待觀賞者看完後才作結 ...也就是, 如果有技巧能幫助我們傳達, 多了解是好的, 但未必要用 小弟個人是覺得不要放棄學習的機會, 先學學公式化的構圖,這畢竟是諸聖先賢們由文藝復興時代累積至今的經驗法則+科學研究的結果 ~以上一點小看法~ 若有冒犯, 還請見諒
leeway611 wrote:ps.上面那二位在比看誰小鳥多的圖好好笑^^我也來貼一張... 抱歉離題了, 但鳥也是風景裡常見的元素(硬坳)不過我的鳥還是比較多, 也比較大隻 玩笑之餘別忘了比較一下"鳥"的構圖喔其實構圖即內容, 內容即構圖兩者實不可分建議樓主多拍就好構圖在評圖分析時比較有用個人淺見
我突然發現我已經變不出什麼花樣了電線桿鳥兒最後一彈---------------------------------------分隔線---------------------------------------來一張不一樣的田園風景
看各位大大分享了這麼多~有了一個共識.就是......感覺>學識。看來"感覺"還是大家所重視的,不過這構圖的學問,還是要多讀多看,就像是練功夫也是要學好紮馬步的道理一樣!多謝各位用心的大大回文,我想大家都上了一堂黃金比例課囉!-----------------------------------------------順便貼個圖~分享一下取景時的想法!拍這張時~鐘為主題~高鐵站及天空為背景,所以左邊鐘的部份為1/3,下面高鐵站整體也略抓1/3,其餘的都給天空。公園門碑為主題,用直圖拍可取更多天空為背景,斜拍門碑左右滿版,上面都給天空,剛好各佔1/2。走廊和湖面都想拍進來,走道抓1/3,其圍牆從左下角延伸進來,左邊都給湖面,角度太低會拍不到湖,所以人站立取景。回家後發現~走道雖抓1/3,但右邊整體卻佔了1/2,左邊湖變小了,還有沒注意到右上邊樹葉太多了!這張自已也覺得失敗,拿出來討論討論而已~歹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