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參加攝影社,那時候的數位相機才一、二百萬素,價格就已經不太美麗,所以拿著和鄰居大哥哥借來的舊canon底片機,和社團老師所敎的那些似懂非懂的筆記,展開了與單眼相機的第一次接觸。大學的時候因緣際會選修到攝影課,這時候的DC早已千變萬化,500到600萬素的就已經好用到不行,還有photoshop後製在我眼裡真是超神奇。
其實我壓根沒想過「攝影」在我人生中的定位,更沒想過有一天還必須靠他吃飯!在學校裡好玩的東西多的是(對啦,我美術系的),我那時候專注在另一個興趣上(現在也還是),這兩個興趣的相關度,居然在我現在的工作裡連結上了。這種種經歷是選擇還是命運的安排?反正早已分不清......
首先,放幾張我平常在用的小DC隨手拍,Pentax 33WR,沒錯,他很舊,但是近拍真好用!








以上,小飾品都是我做的,有的被人家訂走了,有的自己收藏,這就很清楚我另一個專注的興趣是什麼了吧?
我當然需要學會攝影,才能抓到我想要的畫面。

接下來看看幾個真正運用燈箱與造景的實作照,因為以下這些都有版權,我徵求業主同意之後加上浮水印才能放上來,請各位多包涵。我其實並不太懂專業術語,通常是在燈箱內擺設完畢之後,幾個微調光圈與快門,多照幾張再決定要哪張當做正式版本,機型CanonEOS5D,真不好意思,第一次硬著頭皮要交作品就是用這台。










以上,大部分的情境運用十分簡單,只要有幾張反光效果很好的襯紙、配合毛茸茸軟布,主要的飾品擺設位置比較困難,固定的方法很重要,就緒之後架起單眼相機就可以照了。而主要的光源是燈箱提供的,燈箱裡頭有正向光和頂光,各有獨立控制的按鈕,燈光顏色偏暖色調,比起直接在日光燈下要好看多了,比較麻煩的是因為燈箱很小,真的只有小東西可以照,至於其他我使用的拍照技巧和細節,金屬、鑽飾、木頭質感等等的,我想留到下次再說。
我也很想學習各位前輩的攝影棚技巧,所以......我會努力爬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