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剛準備進階數位單眼的新手
因此最近常常爬文看有關機身、鏡頭的文章
在這些文章裡,常常看到「測焦」
根據爬文,加上自己部分想像的答案
「測焦」是指AF時,有沒有辦法準焦
但是在MF下,因為是手動準焦,所以沒有所謂「測焦」的問題
不曉得小弟在理解上有沒有錯誤
還請各位指正
blackrex wrote:
小弟是剛準備進階數位單眼的新手
因此最近常常爬文看有關機身、鏡頭的文章
在這些文章裡,常常看到「測焦」
根據爬文,加上自己部分想像的答案
「測焦」是指AF時,有沒有辦法準焦
但是在MF下,因為是手動準焦,所以沒有所謂「測焦」的問題
不曉得小弟在理解上有沒有錯誤
還請各位指正
你這個測焦的文章真的是人人必問的經典文章,但是從底片單眼發展到數位單眼後,鏡頭準不準焦在數位相片放在電腦螢幕上1:1檢視就一目瞭然,排除某幾顆生產時就有問題很容易跑焦的鏡頭,以現在絕大部分的自動對焦鏡頭都內建馬達來看,鏡頭靠內部設定的參數和機身溝通,如果訊號亂掉那就有可能造成對焦不準的狀況,還有就是副廠鏡頭在支援新的機身型號時又有需要更新韌體來使自動對焦正常運作。
相機機身部分也會有造成對焦不準的狀況,像正、副反光板的支架在正常使用下也會摩損或位置偏移,這時反射到AF對焦模組上的光線路徑長度就和直射到感光元件的光線路徑長度不等長,些微差距就會使拍出來的相片不準焦有前移後者後移狀況。而你所說靠MF就會準焦,也必須建立在你是使用LiveView加放大畫面手動轉對焦環方式對焦(排除反光板定位點偏移狀況)才一定準焦。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blackrex wrote:
「測焦」是指AF時,有沒有辦法準焦
但是在MF下,因為是手動準焦,所以沒有所謂「測焦」的問題
以標準具有自動對焦、搭配光學觀景窗的SLR結構來講,有三條光路要等長
1.光線經由鏡頭,經主反光鏡向上反射,到達對焦屏
2.光線經由鏡頭,經副反光鏡向下反射,到達自動對焦模組
3.光線經由鏡頭,在反光鏡上掀、快門簾打開的情況下,到達感光元件
如果只有1與2等長,表示自動對焦後在光學觀景窗上看到的對焦點是清晰的,但拍出來是模糊的
如果只有1與3等長,表示手動對焦後在拍出來是清晰的,但自動對焦則會模糊 (移焦大多指這一種)
如果只有2與3等長,表示自動對焦後在拍出來是清晰的,觀景窗看到是糊的,通常在換完對焦屏時出現
也就是說MF也要考慮1與3的光路是否等長,否則就需要校正調整,以免看得清楚拍得模糊。
引用連結在此
所以「測焦」就是在測試 SniperX 大大所說,1、2、3是否等長
但是新機「測焦」之後,日子一久還是會移焦
這樣的理解不曉得是不是正確
ps. 小弟只是不希望自己跟著大家做,卻不曉得為什麼要跟著大家這麼做
LensHuey wrote:
對於很多人單眼相機買鏡頭時要測焦這件事,我一直看不懂
聽說去買 Canon 機身 & 鏡頭,常常會碰到移焦,一定要測

所以他們都用一種自製器材「面紙盒測焦」← 網路搜尋

面紙盒測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