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我都是用35mm 1.8的鏡頭近距離拍攝小孩

但是大光圈有一個很讓我困擾的問題

如果是拍側臉, 常常整張臉2/3是模糊的

對焦我都是對眼睛, 但就是那隻眼是清楚的, 其他是模糊的

請教各位高手們的對策是什麼? 謝謝!!
文章關鍵字
ar3a wrote:
在家裡我都是用35m...(恕刪)

既然想拍得清楚為什麼還要用大光圈??
縮光圈吧,不然換交段短一點的鏡頭
再不然就換片幅小一點的相機,43 or dc

ar3a wrote:
在家裡我都是用35m...(恕刪)


1.就後退一點拍,再用裁圖的方法

2.不然就是縮光圈,ISO開高一點

3.在不然就是生一個紙片人
景深不外乎就是光圈和距離去控制囉.
距離愈遠,景深愈深,光圈愈小,景深愈深.
利用這兩點去克服.
如果光圈必須開大,又構圖需要放大,那麼該考慮一下焦段是不是要用長一點的焦段了...
換大光圈的XZ-1,S95,LX5,GRD3
臉就會清楚了
ar3a wrote:
在家裡我都是用35m...(恕刪)

這種事你要自己去妥協...

自己想辦法把 景深 控制到比 被攝物的縱深 還長..

要得到最佳解析, 就多用最佳光圈. 大多落在 最大光圈 再縮 二級, 即 最大光圈孔徑 的 一半. 最大若 F/1.8, 那就約 F/3.6 上下附近..


另外 如想強調輪廓, 要有一點點逆光.. 保証連細毛都襯脫出來.


很多 攝影作品 的環境光影, 都是 攝影師 主動 營造出來的. 彼如加個反光板啦, 布幕啦, 色板, 色燈, 背景圖畫, 飾物.... 等等一堆什麼的.

攝影藝術, 絕非完全被動式的只操作相機... 又不是在搞監視, 保留那麼多現場的原來跡証幹嘛?


要拍美照, 至少嘛要先把你的麻豆 (令兒) 先打理一番.


DSLR銳化奇效:提升相片清晰度的補正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9152

ar3a wrote:
在家裡我都是用35m...(恕刪)

光圈縮到F5.6....
大光圈鏡頭並不是光圈只有f1.8..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lml640707 wrote:
換大光圈的XZ-1,...(恕刪)


你這種說法只會讓樓主更糊塗

樓上有人教樓主縮光圈
你叫樓主換大光圈的相機
雖然二者的最大光圈不一定相同
也會令樓主看傻了

我不知你是沒看懂樓主的問題
還是
你沒弄懂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縮光圈才是正解

不要隨便說一說
板主回去弄半天
都弄不好

光圈縮到4-8之間
光圈8大概都可以泛焦了
這樣就不必擔心景深太淺
但是縮光圈會讓快門速度變慢
所以光圈縮但是不要縮太小
讓快門保持在1/60以上
如果還不行
就把iso拉高
再不行閃燈打下去
應該都可以了

ar3a wrote:
在家裡我都是用35mm 1.8的鏡頭近距離拍攝小孩

但是大光圈有一個很讓我困擾的問題

如果是拍側臉, 常常整張臉2/3是模糊的

對焦我都是對眼睛, 但就是那隻眼是清楚的, 其他是模糊的

請教各位高手們的對策是什麼? 謝謝!!


以樓主給的資訊,我只能假設樓主拿的是N家APS-C機型,小朋友假設身高60cm,拍攝距離假設是直拍全身入鏡約110cm,使用景深計算器計算結果如下圖。



由計算結果可知,景深清楚範圍是6.82cm,分別是前3.31cm及後3.52cm,因為不清楚相機的AF在對焦時有沒有參考鏡頭對焦距離來設定要對焦到的景深範圍(以這邊來說前3.31cm到後3.52cm加總的6.82cm都是景深清楚範圍,這部分相機廠商也沒公布資料說明鏡頭會停在哪個位置),所以我也只能假設樓主對焦到小朋友其中一個眼睛,而另一邊眼睛要在後景深範圍3.52cm內都會是清楚的。

當然樓主若是直拍半身特寫,那拍攝距離更短大約45cm,則景深範圍就只剩1.09cm(前0.54cm後0.55cm)了,這種情況下大概就是樓主所謂的一個眼睛清楚,臉部其餘2/3都糊掉了。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