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在非全片幅相機上,焦段要乘1.5、1.6 (APSC)
得到的影像是在非全片幅感光元件內的有效尺寸
因為得到的1.5、1.6倍影像,是受感光元件裁切出的成品,而非真正鏡頭物理光學的焦段縮放..
這樣來說,因為非真正物理光學縮放,所以是不是就類似於相機的數位變焦?(or數位裁切)
?_?
PS:下面補充一下
如果數位變焦的方法,也是去裁影像,但不去做補插點放大,就直接給你裁完後的尺寸,這樣呢?
(有些數位相機的數位變焦就是這樣)
2個都是靠裁切後取得該焦段的影像
2個都是在機身內做的數位處理動作,而非真正物理光學變焦後的成品
以下舉例
A.Full frame相機裝上300mm鏡頭,取得300mm的照片
B.APSC相機裝上200mm鏡頭,因為感光元件裁切後也是取得大概300mm的視角
不過APSC因為非真正光學變焦,所以取得的照片視角跟真正full frame300mm照片,
差別在full frame鏡頭真正300mm光學變焦後得到的景深壓縮是不同的。
那這樣不就跟我上面提到的那種不補插點的數位變焦一樣?
(去除掉最終得到的照片尺寸畫素不講)
?_?
lcying.tw wrote:
是的,重點在這裡。
不管是全片幅還是非全片幅,都只是把鏡頭的圓形成像裁出一塊長方形出來,只是全片幅裁的範圍比較大、非全片幅裁的範圍比較小而已。
但是數位變焦是「真的去裁圖」,把感光元件上的圖裁一塊出來,裁完之後再放大到原本應該提供給你的解析度。...(恕刪)
恩恩~ 我的疑惑點也是在這
非全片幅也是去裁切,取出裡面的影像
那如果數位變焦的方法,也是去裁影像,但不去做補插點放大,就直接給你裁完後的尺寸,這樣呢?
(有些數位相機的數位變焦就是這樣)
2個都是靠裁切後取得該焦段的影像
2個都是在機身內做的數位處理動作,而非真正物理光學變焦後的成品
還是感光元件算物理處理?
抱歉,我的問題很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