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DC的最大放大倍率在廣角端,單眼卻在望遠端?

因應文意易造成誤會,統一改用最大放大倍率一詞


市面上一票小DC不管是最近對焦5公分、1公分還是0公分
幾乎都是24mm、28mm廣角端才有最大放大倍率
稍微拉遠馬上放大倍率劇減


偏偏單眼鏡頭卻剛好相反
大部分變焦鏡都是望遠端才能獲得最大放大倍率
18-55mm就要用55mm才能有最大放大倍率
18-200mm就要用200mm才能有最大放大倍率

少數變焦鏡有個微距模式
會鎖死焦段在中間左右或是望遠端
這時可以額外縮小對焦距離


ePrice有段文也是這麼寫的
"許多習慣使用隨身 DC 的玩家可能早就已經習慣廣角端近拍能力優於望遠端的狀況,
因此在接觸一般單眼鏡頭的時候,反而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拍小東西要變焦到望遠端的操作方式。"


同樣都是鏡頭,為何會有如此差異??
個人猜想, 因為又要能對焦無限遠, 又要能對焦極近
在廣角上比較容易實現
加上小相機標榜的是 "最近對焦距離" 而不是 reproduction ratio
所以乾脆投其所好將錯就錯...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高倍大砲、小砲 類單眼 的最大放大倍率
是在鏡頭伸到最長 (望遠端) 的時候,不是在廣角端

以 Canon PowerShot SX40 HS 來說

等效焦距 24mm ~ 300mm ,最近對焦距離從 0cm ~ 2.0m (逐漸增加)
等效焦距 300mm ~ 500mm ,最近對焦距離 2.0m
等效焦距 500mm ~ 840mm ,最近對焦距離 2.0m ~ 1.4m (開始縮小)

最近對焦距離 和鏡頭的鏡片組合設計有關

SKAP wrote:
市面上一票小DC不管是最近對焦5公分、1公分還是0公分
幾乎都是24mm、28mm廣角端才有此數據
稍微拉遠馬上對焦距離就大增


偏偏單眼鏡頭卻剛好相反
大部分變焦鏡都是望遠端才能獲得最大放大倍率
18-55mm就要用55mm才能拍得比較大
18-200mm就要用200mm才能拍得比較大


放大倍率跟近拍是不一樣的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也有單眼鏡頭的微距模式在廣角端的
Minolta AF Zoom 28-135mm 4-4.5

簡單來說就是鏡頭設計的關係。

SKAP wrote:
市面上一票小DC不管是最近對焦5公分、1公分還是0公分
幾乎都是24mm、28mm廣角端才有此數據
稍微拉遠馬上對焦距離就大增


偏偏單眼鏡頭卻剛好相反
大部分變焦鏡都是望遠端才能獲得最大放大倍率
18-55mm就要用55mm才能拍得比較大
18-200mm就要用200mm才能拍得比較大...(恕刪)


你拿小DC的最近對焦距離來跟單眼鏡頭的放大倍率來討論...
請問這二者是有什麼關聯嗎?
看文章最討厭一些文不對題的回應...看不懂中文是從小中文就學不好嗎?怎麼不回火星再從頭學一次!

SKAP wrote:
市面上一票小DC不管...(恕刪)


那你可以用微距定焦鏡 就不用考慮到變焦問題

LensHuey wrote:
放大倍率跟近拍是不一樣的...(恕刪)


說真的...
我也看不懂樓主要表達的是什麼...

SKAP wrote:
市面上一票小DC不管...(恕刪)


我猜你應該比較想要問的是放大倍率的問題
放大倍率會被兩個影響
第一個是焦距...焦距越長看起來會越大
第二個是物距....物距越近看起來也會越大
如果可以焦距長而且距離越近的話
當然放大倍率就會越大

對小DC 來說
因為鏡頭結構的關係
廣角端的物距可以靠得非常近<這跟對焦鏡片的可移動行程有關>
所以看起來倍率會比望遠端大很多


pqla1234 wrote:
你拿小DC的最近對焦...(恕刪)

不是比近拍距離vs放大倍率
會用這兩個詞是因為廠商就這麼標示
實際上指的都是拍微距的意思而已

我的問題是為何拍微距小DC通常會要在廣角端、而單眼鏡頭是在望遠端

"許多習慣使用隨身 DC 的玩家可能早就已經習慣廣角端近拍能力優於望遠端的狀況,
因此在接觸一般單眼鏡頭的時候,反而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拍小東西要變焦到望遠端的操作方式。"

樓上有先進提到是鏡頭設計關係
不過小弟不懂鏡頭設計,不明白把微距放在廣角端跟放在望遠端對鏡頭本身有何差異

因為以實用性來說,個人覺得望遠端有微距功能會比較好
可以離被攝物有段距離,相機的影子不會遮到被攝物,有空間補光,拍昆蟲不易驚嚇走
光圈較小也適合拍微距需要深景深,唯一的缺點應該是望遠端安全快門需提高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