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是個攝影新手,想請教個問題:
就是在各位版大的評測文中有時會寫到光圈縮小時可以提升照片的銳利度,
而我試著Google一下,卻找不到相關的說明文,
反而找到了一篇跟這個理論完全相反的文章:
大陸的Canon官網
衍射现象
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dlo/factor/index03.html
上面這篇文章寫到,由於衍射现象(台灣應該是講繞射吧)的關係,
使用小光圈反而容易讓解析度變差。
請問究竟是哪一種理論才是對的呢?
kkqqaa wrote:
口氣怎麼會像是新手
...(恕刪)
kkqqaa大,不好意思,
看來發這篇的口氣似乎太過激烈,下次發文會注意。
因為影片中那位Dr. 口氣似乎很瞧不起無反光,所以不小心動怒了,真是不好意思。
其他各位大大,也感謝你們的回答(一一引言的話太多,所以這邊就不一一引言)。
我之所以會發這篇,是因為我也試著就同一支鏡頭做過大小光圈的比較,
但自己實在是分辨不出來,
可是在看各版大的評測文有時會出現類似光圈縮小提升畫質之類的言論,
所以想說自己是不是哪裡搞錯了,或許知道其理論的話,
或許就能做到像各版大一樣的縮光圈來提升畫質。
不過就如同roachc大及splendors大所說的,如果自己分辨不出來的話,
與其鑽牛角尖在這一點上,還不如去專心快樂地去拍照而比較有意義多了!
nasinasi wrote:
就是在各位版大的評測文中有時會寫到光圈縮小時可以提升照片的銳利度,
而我試著Google一下,卻找不到相關的說明文,
反而找到了一篇跟這個理論完全相反的文章:
"理論" 是會找極限的. "使用" 不一定會用到極限.
使用, 只要達到你要的水準, 就可以了..
在使用上, 光圈縮小, 要嘛為了降低曝光量, 要嘛為了更長的景深.. 這兩者對一般用照而言, 遠比去考慮繞射來的重要.
曝光聖經的作者 Bryan Peterson, 在書中 老巴望著有 F64 的相機.. 所以繞射的影響, 在他的半個甲子以上的攝影經驗中, 應該是不大..
當然啦, 如果你的工作就是某種的特殊攝影, 繞射影響甚鉅時, 該考慮繞射, 還是得考慮繞射.
非特殊攝影, 其實能拍到 去洗 12*8 (最常見的比賽照尺寸) 照片, 看起來夠清析, 那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在進入這隨隨便便就有兩三千萬畫素的時代裡, 再去看單一 pixel, 那會累死自己, 比賽砸錢罷了!
不過是買台相機來玩玩, 又不是在搞 晶片廠 用的光學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