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題修正... 加了一個 "不"... 好像造成了一些誤會....
請問, 如果 RAW 擋直出, 不縮圖, 可以直接銳化直接出 JPG 檔嗎?
(文長, 懶人看紅字就好了)
以前剛入手單眼的時候, 也想過這個問題...
但當時因為小孩出生, 也沒什麼時間, 所以就把問題先擱著...
然後就是 DPP 解 RAW, 調整一下, 直接就出 JPG; 最後再用 光影魔術手 縮圖 + 銳化
最近入手了 6D, 而且也比較有空了... 所以這個問題又再一次的困擾我...
(題外話... 該死的朋友沒事情借我 6D; 玩過以後就回不去了... 損友啊~~)
大部分的流程, 都是如下:
RAW -> DPP/LR -> 調整 -> TIFF -> PS -> JPG
當然, 自己測試, 自己玩的最準...
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感覺是什麼...
所以就瘋狂嚐試各種不同的組合....
真的不誇張... 已經連續 4 天每天只睡不到 4 個小時...
(現在感覺快死了; 白天上班猛灌咖啡... 晚上彷彿吸毒一樣超 HIGH 的弄圖)
(然後隔天再設鬧鐘把自己吵醒, 上班)
最近睡眠不足, 又猛盯銀幕看細節.. 眼睛好酸 好痛 好乾 好難過...
(一直比較細節, 發色, 有的沒有的... 很多的差距細微到根本看不出來; 但還是要仔細看)
嚐試了那麼多... 其實還是找不到最好的組合...
又偏偏已經找不到更多的資訊...
(現在搜尋出來的, 幾乎每篇都看過 2 次或更多次)
根據我的瞭解 (有錯請更正)
銳化要在縮圖後... 也就是縮完圖, 再銳化...
(小惡魔有很多篇文章都討論這個議題; 很多網站也是這麼說)
DPP 會偷抹, 還是"神奇"的讓畫質降低... (可以靠調整 風格擋 跟 調整 USM 補救)
但是我的問題是 (也很少找到這方面的資訊)...
如果 "不縮圖" 呢?
可以不轉 TIFF, 不進 PS, 直接出圖嗎? (會影響畫質嗎?)
(因為電腦很慢, 轉個 300 張, 基本上就是 6 個小時左右)
(PS 用 Action 轉 JPG 比較快, 大概 1 個小時就可以轉完 300 張)
還是 DPP/LR 做所有的調整, 除了銳化..
然後轉 TIFF, 進 PS 再銳化, 再轉 JPG 會比較好嗎?
PS 轉 JPG 的品質會比 DPP 轉 JPG 還要好嗎?
(基本上, DPP 的銳化, 我在 PS 也做的出來; 可是我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
以下是我測試過的...
我選幾張圖當圖床... 有人, 有景, 有物體, 有白天, 晚上, 室內, 室外, 不同光源, 不同 ISO
然後我嚐試過下面幾種不同的組合...
- DPP 銳化 (5~10) -> TIFF -> PS (不銳化) -> JPG
- DPP 銳化 (5~10) -> TIFF -> PS (銳化) -> JPG
- DPP 銳化 (1~2) -> TIFF -> PS (銳化) -> JPG
- DPP 銳化 (1~2) -> TIFF -> PS (不銳化) -> JPG
- DPP 不銳化 -> TIFF -> PS (銳化) -> JPG
- DPP 不銳化 -> TIFF -> PS (不銳化) -> JPG
- DPP 銳化 (5~10) -> JPG-> PS (不銳化) -> JPG
- DPP 銳化 (5~10) -> JPG-> PS (銳化) -> JPG
- DPP 銳化 (1~2) -> JPG-> PS (銳化) -> JPG
- DPP 銳化 (1~2) -> JPG-> PS (不銳化) -> JPG
- DPP 不銳化 -> JPG-> PS (銳化) -> JPG
- DPP 不銳化 -> JPG-> PS (不銳化) -> JPG
- DPP 銳化 (5~10) -> JPG
以下兩個我沒做... 光在 DPP 就覺得不夠銳利了
- DPP 銳化 (1~2) -> JPG
- DPP 不銳化 -> JPG
在每個測試裡面...
我嘗試過 PS 很多種不同的銳化方式...
Smart Sharpen, USM, High Pass Filter, Sharpening With Blur, 還有很多攝影師佛心提供的 Action...
所以想請問大家...
如果不縮圖, 都是怎麼做的?
如果要在 PS 加銳利度... 大家都是用什麼 方法? 參數大概多少?
(我對 PS 很不熟, 所以只能參考看到的, 然後一個一個慢慢試)
大家都是很籠統的說銳化... 可是真的找不到大家是如何銳化的...
以下是我這幾天得到的結論... (希望對跟我一樣不知道的人有幫助)
(開放討論)
- 如果要用 USM (Un-sharp Mask), 多做幾次會比做一次好
例如要 200, 30, 0 (最後一個最好是 0, 除非有什麼特殊需求)
可以分成兩次還是三次做; 把數值降低...
- Smart Sharpen 也跟 USM 一樣... 兩三次會比一次到位效果還要好
- 有人說 High Pass Filter 會比 USM/Smart 還要自然...
但也有人說現在 PS 做的很好, High Pass 已經是過期的東西
- Sharpening With Blur 是利用 模糊濾鏡 來達成銳化的效果
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指數調太高, 效果幾乎看不到;
如果調太低, 會銳化到爆掉... 所以需要技術跟經驗
(如果有人會, 可否解釋一下, 還是分享一下?)
- 網路上有很多不同的 Action 可以灌到 PS; 有些還滿不錯的...
- 某些 DPP 的風格擋會保留比較多的細節; 關 NR (降噪) 也有幫助
最後... 我個人可能是木眼... (也可能是我眼鏡累了)
弄了那麼多, 80% 以上都看不太出來有什麼不同...
(偶而有些會弄到 爆掉, 還是 太模糊)
個人最喜歡的前幾名... (當然, 我不會調 PS, 所以很有可能是我不會調參數)
1) DPP 直接調到好, 直出 JPG
2) DPP 不調, PS 用 Smart Sharpen, 還是 USM 套用 2~3 次到好 (可能是我不會調數值)
3) DPP 微調, PS 用 Smart 跟 USM 套用 2~3 次到好
以上是前三名... 其他的, 我真的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 不然就是覺得沒有比較銳力, 或是不自然...
(再次強調, 應該是我不會調數值)
我是批次處理... 所以有什麼共通的懶人設定嗎?
(針對性的分類再處理可以讓每張都 90 分)
(大批處理, 我只求有 75~85 分就好了; 真的喜歡的可以再拉出來微調)
謝謝大家寶貴的時間跟建議~~~
其間有圖床的縮圖銳化演算,JPG品質的壓縮,遊覽器的壓縮+縮圖演算,螢幕的銳利度,OS的是否點對點顯示,手機遊覽經過JPG減損。
所以直接大圖分享,是很糟糕的方式....
除非確定圖床原圖不減損,圖也不要太大。 很多大圖分享,開得慢....然後只看到鏡頭瑕疵、JPG壓縮紋、銳化雜訊顆粒,幾乎讓我馬上衝動上一頁..
不同銳化是看得出來的,DPP的銳化0設定,也是已經先銳化演算過一次了(幾乎每個軟體都這樣做)
但是,你前面銳化過程做這麼多@@...卻在最後縮小觀看,縮小預視演算會壓制過銳化品質(您沒提到最後出多大的圖,但應該不會是1024或800以下吧)
懶人設定,應該就是直接上傳flickr,他的小圖會銳化+JPG壓縮破壞紋.. .燈箱觀看還會縮放.. 但還可以接受。
個人覺得,細節感最棒的銳化是 Deconvolution這類的演算法。

銀★Club wrote:
只看第一行紅字,相機...(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喔... 可是我重複看了好幾次, 我是打
"請問, 如果 RAW 擋直出, 不縮圖, 可以直接銳化直接出 JPG 檔嗎?"
造成您的誤會很抱歉...
我一直都是拍 RAW 檔, 也是在 RAW 檔上面做調整...
那一句的問題是....
如果 RAW 調整完了, 可以直接轉 JPG 檔嗎?
還是轉 TIFF, 進 PS, 再轉 JPG 比較好呢?
還是都不調整, 進 PS 再調整銳利度, 然後出 JPG 比較好?
(為什麼? 原理)
oxa9615 wrote:
其實只要考慮,最終輸...(恕刪)
謝謝您詳細的解釋跟回覆...
抱歉, 小弟才疏學淺, 不是很能明白圖床的壓縮, 品質壓縮, 等等的解釋...
不過... 能了解您是想表達直接大圖分享是很糟糕的方式....
我的作法都是直接上傳到 Flickr, 然後再分享給親朋好友看...
(又學到一課, 原來 Flickr 會自動縮圖 + 銳化 + JPG壓縮破壞紋)
(難怪看起來比較漂亮)
當初上傳 Flickr 是因為聽說小惡魔, FB, 還是其他網路上傳, 畫質會降很多...
(從沒想過 Flickr 還會自動銳化)
我留大圖的原因, 是因為下列幾個大因素... (還有一些小因素)
1) 電腦上看, 播放程式會自動縮小到銀幕的大小
2) 如果老婆想要印出來, 縮圖就不能印那麼大張了 (她喜歡印小孩圖冊, 月曆, 海報, 有的沒有的)
3) 幫親朋好友拍的照片... 總想著他們也會想印出來
(印多大我就不清楚了, 反正我"以為"大比小好)
(大圖可以縮小, 小圖放大就不能看了... 有錯請海涵)
最後補充....
我沒有想要縮圖 (這也是原本的問題, 如果不縮圖, 可以直出嗎? 跟轉 TIFF 再經過 PS 轉 JPG 有差別嗎?)
沒縮圖... 所以圖的大小
====> 5472 X 3648 (350 dpi) 最高畫質輸出
不過我有發現, DPP 直出的 JPG 檔 比 TIFF 進 PS 再出 JPG 的檔還大... (為什麼?)
例如... 同一張圖...
1. DPP --> JPG (24MB)
2. DPP --> TIFF (114MB)
3. DPP --> TIFF --> PS --> JPG (11 MB)
4. DPP --> JPG --> PS --> JPG (11 MB)
而且最慘的是我的目眼, 完全看不出來上面四張有什麼差別...
(照理說, 應該是 2 > 1 還是 3 > 4)
最後, 我有空會去查查看 "Deconvolution"
再次謝謝您的回應...
銀★Club wrote:
JPG也可調白平衡 ...(恕刪)
恩... JPG 也可以調... 甚至很多後製軟體都可以調...
我只是發現 RAW 給我的空間更大, 能調的更多...
RAW 檔裡... 我可以調整 RAW 欄裡面的東西, 也可以調整 RGB 欄裡面的東西...
JPG 檔只能讓我調整 RGB 欄裡面的東西...
(Photoshop 就什麼感覺都可以改了)
可能過去這麼多年, 我已經很習慣調整 RAW 檔...
所以得心應手, 速度也很快... (兩個欄的配合, 組合)
能夠讓我調整出我想要的顏色跟風格...
就唯獨單單這個 "銳利度"...
每次看別人的作品... 總是很銳利, 很清晰...
所以才會追求所謂的銳利度; 希望可以學會調整銳利度的方法...
誠實的說...
縮圖來看, 的確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其實還是有啦, 只是雖然不同, 但是兩個都很好看; 顏色有點不同而已)
(例如 4500 X 3000 跟 3000 X 2000, 兩個都縮到 15" 的全銀幕看)
所以, 小照片, 還是桌上型月曆... 理論上不會多差..
但是 大海報, 大本的寫真集, 掛牆壁的海報, 還是風景圖輯,
還是交公司 (給設計師部門) 的..
對圖檔的要求都滿大, 也滿希望可以清晰一點, 他們才好做...
總結... 我的問題是在 銳利度...
如果您可以教我如何調整銳利度, 我會非常的感謝...
(不管是 JPG, RAW, TIFF, 還是 PNG 檔)
任何程式, 任何方式... 不剩感激~~
==== 補充 ====
反正我也爆得差不多了... 畢竟還是人, 不是機器...
真的找不到方法, 也就只能這樣了...
周末, 真的要好好休息補身體了...
畢竟, 拍照是興趣, 太執著任何的不完美, 會失去樂趣的...
方法, 是可遇而不可求; 看機緣吧...
看有沒有善心人, 有緣人, 來點撥教導...
反正, 過去這幾年來的東西, 也沒被打槍還是退貨過...
(只是精益求精, 能學越多, 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