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者篇...就是因為太菜而寫的 各位大哥要手下留情...)

擁有DSLR的人 是不是都曾有個困惑?
這台相機 是為了"攝影" 還是 "拍照" 呢...




我對相機的第一印象
是很久很久以前 唸國小 畢業旅行的記憶
那是一台裝底片的自動照相機
也是第一次 爸爸媽媽願意讓我一個人 帶如此昂貴的器材出遊

裝底片的相機 一卷只能拍36張 僅有一個觀景窗 沒有半按對焦 沒有預覽視窗
那時候的我 什麼都不懂 只知道按快門 還有電池要有電
只知道 拍照的時侯 裡面要有自己 要有同學
因為爸爸說" 照片沒有自己 那太浪費了."
畢業旅行回來 總是期待著
將底片沖洗出來的那一瞬間
興奮總是遠大於 失望(即使多為失焦的照片....)
笑著跟同學分享著自己所拍出來的照片



等到有一點能力..
和女朋友一同合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時 SONY DSC-P8 ( 已經是唸大學快畢業的時候)
那應該算是進入數位DC 的 第一步.
也算是本人的狂拍期 雖然只有256MB 畫素設為100萬
每次仍然可以拍它個2~300張
加上它的輕便 短小
幾乎出門不離身. 所以留下許多的回憶
而這時侯的照片 除了手殘的對焦不準外 照片還算中規中矩
而人物照 和 風景照的 比例 約為50% 50%



但是...這P8的輕便
卻因為 僅3倍光學 和 記憶卡最大支援僅256MB的兩大限制
還有那迷你 1.8吋螢幕 急速不飽電的 記憶性鋰電池 ....(唉~超耗電)
在它服役了四年後
光榮退役 (到別人的手裡了....)
自力 敗入了人生的第一台 類DSLR相機. DSC-H5
除了可以自行調整 光圈和快門
以及那12X 無敵遠的光學變焦
加上 至少200張以上的續電實力
讓我國內拍 國外拍 都很稱職的留下許多美麗的照片...
但漸漸地
人物的佔比 似乎 約在 30%左右...


如今
敗入了DSLR 之後...
回顧 最近的照片
似乎 人物的佔比 已經低於10%了..
或許是大容量記憶卡的緣故.
或許是可即使預覽的關係

開始懂得調光圈 懂得調快門
懂得設定對焦點 懂得設定曝光值
開始了解焦長 ISO EV 閃燈之後..


在我不屑那"P模式"的時侯

似乎這出門旅行
一點一滴中.
變了調?
我開始
思考這花怎麼拍才美 這景怎麼拍才美
這食物如何拍得垂涎可口 這人要如何抓特寫.
這景深要抓淺一點 這光圈要縮一點



但是

這旅行的照片

記起了... 爸爸的那句話
" 照片沒有自己 那太浪費了."

越來越少的人物照 越來越少的合照
甚至挑不到一張 是拍自己的.
同行的人不會使用DSLR
同行的人懼於那單眼鏡頭的瞄準
相機怕被弄壞 也鮮少將相機出借.

拍出來的那些大景 那些美食.
在moblie01裡的討論串裡 更是滄海一粟
就像我一個好友說的
全民瘋攝影 感動的卻不多
當我一天老了
跟我的孩子說
你爸爸年輕的時侯 去日本拍的
他卻只能看見 那日本的美景. 而沒有我.
你爸爸年輕的時侯 和你媽去澎湖拍的
他卻只能看見 那澎湖的街景....
而這些美景.
卻老早在台灣的旅遊書中 就能找到.
出遊
但底是 為了攝影 還是為了 拍照呢?
或許要找到15年前的我...
好好地 問一下........



文章同步刊登於我的blog
文章關鍵字
我的DSLR有AUTO模式..
出外,我也偶而會調成風景模式或AUTO請路人幫我拍..

東西在自己手上,怎麼用?自己的心態比較重要..
有了DSLR之後,不但照片變多了,變漂亮了,照片中,也是會有我自己...
除了請別人幫忙拍,偶而用17mm端跟朋友自拍也是很有趣的..

我不求朋友們跟我一樣懂景深、懂曝光..
反而現今聰明的DSLR會用自己的AUTO模式來拉近單眼相機與大家的距離..
或許,在我周遭朋友手中,DSLR與一般DC的差別除了畫質,就只有重量而已...
感同身受!!說到我心坎裡~
我也是這樣,
SONY P5-數位傻瓜當時要價20000元
KM A200-當時頂級類單眼要價25000元
CANON 400D現在水貨只要19000元,唉~數位產品真不保值啊!
出遊時,
照片中都沒有我,不過都有我們家女王,還有愛犬,
後來我買了台CA65給女王,
讓他也可以紀錄我的影像,
這樣我們兩都有回一與紀錄了。

不過說真的,真想找回當初狂拍期那個時候的感覺,想的不多,就是拍~~
十幾年前,我會扛著相機到處去拍
現在...
原則上照片要有人
所以
享受被女兒拍的快感(明年上國小爸爸買D3送你)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位大大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你一樣
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個
目前用的是d80+17-55 f2.8
記得在還沒有買dslr之前
拿著小相機一直拍一直拍.不需要去考慮的亂拍
後來發現
疑.....這麼喜歡拍照.又看到網站上一堆dslr拍出的好照片
就開始..有著如果以後回憶的照片回質可以再更好那也不錯
就買了dslr
但是後來發現...
一切都錯了
不單單是會被別人拿來當攝師
在和別人出遊時還要在意如何拍的才美
考慮考慮、在乎在乎...出遊腦中總是「 」←取景的手勢
開始了有想賣掉dslr的想法
說不定過不久就賣了
以下是我之前的回文,但是與這個主題還蠻對味的~
雖然有點誠意不足,但句句都是我的心得喔!不棄嫌可以參考看看~



[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
不管拿單眼還是DC其實不是機子的問題~是當下心態的問題!
剛開始接觸SLR的時候
不論自己一個人去拍或者和家人出遊都一定帶著它~深怕錯失美景
但是問題出現了!自己一個人拍和家人出遊拍的照片
洗出來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個人拍的作品比較滿意!
怎麼會這樣!我想不通!我的家人並沒有對SLR反感阿~
我也一直很自由的拍阿~
之後我與攝影的好友認真的討論過(他也有此問題)
後來發現雖然表面上拿相機按快門的行為一樣~
但是在不同場合自己的心態必須跟著調整~
也就是說當自己與攝影好友去拍照時這時我的心態應該是[攝影]!
當自己與家人朋友出遊時這時的心態應該是[拍照]!
這兩種行為看似相同但骨子裡的意義卻大不同!
一種自己可以獨立作業專心一致控制我的作品~就算冷落同好朋友
也沒有關係!(他們也會跟自己做同樣的事)
另一種我必須以自己的相機[親身]參與整個過程~並維持良好的[互動]!
所以啦~我現在學乖了!一心不能二用 什麼場合做什麼樣的事~
混在一起會累死自己的 嚴謹的攝影與輕鬆的拍照這兩者是必須分開來的~
但是這兩者一樣都可以創造很好的作品 希望以我的經驗能帶給你幫助~]
目前我跟女王一人一台相機

三歲的女兒也開始搶我的相機了

合照出動腳架

怎麼可能都沒有自己的照片?

拍景拍花拍鳥拍煙火小弟沒興趣,網路上書上超漂亮超夢幻都有...

單純一點,相機只是拍照的一個工具
20D, 1VHS, 3, 5D, 17-55, 16-35II, 85L, 35L, 小白IS, V125/2.5Macro, 550, 580
既然買了相機,說那麼多幹嘛?用力拍就對了!

別人拍的照片能不能感動我,與我無關,他喜歡和他人分享他的喜悅,應給他拍拍手,實在看不下去了,大不了電腦關了看棒球去。

不當專家,只希望做個快樂的攝影人。

思考拍照的目的爲的是什麼 ?

對我而言便是 ..... 1. 留下美好回憶 2. 紀錄美好景物

自己與家人出遊時,便隨性一些,有時 一機一定焦 便可搞定,
也常請人代拍 .... DSLR也有 Auto 模式阿,失敗機率不會比DC 多.....
至於構圖.景深.光圈.快門......就隨性看待.....
有時也可得到一些蠻有趣味的紀念照

至於自己出去拍照,
便可認真一點,裝備也可多帶點,構圖也可仔細點,享受拍照的樂趣 .....

DSLR除了重了一點.大了一大點 .....
但也帶給我更大的拍照彈性 , 更佳的畫質 , 及更多的拍照樂趣 .....
因此對於DSLR的笨重也甘願承受 .....


了解自己拍照目的, 調整自己的心態 , 找到適合自己的器材
說不定DC更適合你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