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刪文啦!
要畫圖也是要鍊技法的
例如想要透過渲染製造出柔和的顏色轉折,那也要練好渲染的技巧(水份的拿捏,下筆的時機、角度)才畫得出來
照相當然要有想法,有了想法後,選擇最適合的技法去呈現,希望得到你心中預期的結果
透過重複練習技法來提高成功率跟執行效率
就好像你在熟悉相機的操作、瞭解光圈快門設定、前後景相對距離、現場光線角度來源、色溫、物體表面的反射特性...等等的影響一般
瞭解了才能掌握,練習了才能確實執行
然後拿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補抓想要的瞬間
光有想法,但畫不出來也不行的
只是不要忘記如果你沒有想要表達的東西,心中沒有想法,一堆技法是無用武之地
再怎麼照或畫,都只是不同技法排列組後的"習作"
學會觀察、欣賞美的東西,是起點
技法,是以"表達你的想法"為起始動機來去學習、練習,為你所用的工具
如果真得有心,兩者不可偏廢
且往往到最後,難的是前者...那個欣賞世界的心
因為那是隨著個人成長的的東西,無法切割,更沒有速成
有句話我覺得個人滿認同的
"Art is not a thing; it is a way.” -Elbert Green Hubbard (June 19, 1856–May 7, 1915)
我的詮釋是
藝術講的是一種 「你看待世界、與世界互動 的一種 "方式、態度",而不是單單某個"東西(作品)"」
P.S.有人會說不要想,拍就對了,也很美。其實,拍得美的人,心中已有想法,只是無法轉換成言語表達而已,每個人大腦學習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是透過認知學習,說得出來理論;有的人是透過直覺學習,這種人說不出理論,但其實只是他有比別人大的優勢,大腦把繞道大腦皮質的部份省略,直接走更短的下意識途徑。
前者需要比較多的解釋,也需要大量的練習。後者依賴大量的練習,就可得到不錯的成果,但若想要更進一層樓,理論還是會有幫助。
講到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說:如果違反構圖或美學規則能得到你要的效果,那就拋棄規則。
但如果就說規則不重要,那又太二分法了。因為美學通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能輔助你,只有在少數情況例外。
此外,缺乏直覺的朋友也不要太傷心,因為直覺太強的人,往往在教授知識給別人時,反而比較吃力。因為他也說不上來自己為什麼會,要教不知怎麼教。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