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奇怪我的相機有防手震,可是還是常常拍出糊糊的照片
其實會糊的照片都是因為快門太慢的關係
通常是低於安全快門的速度,那什麼是安全快門呢?
安全快門就是在這焦段這快門速度下就不會發生模糊晃到的照片
譬如以前用的860是28mm廣角端,那麼安全快門範圍就是1/28秒,比這慢的就不是安全快門了,譬如:1/20秒 1/10秒 1/2秒 甚至1秒
現在我用的G9是35mm廣角端,安全快門就是1/35秒
防手震是真的有效,但是它只有侷限在一定的快門速度之前
一般人的手持極限,差不多是1/60秒,當然每個人的手持極限不同,可是1/60秒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極限所在。如果快門低於1/60,手持拍攝晃動的機率就會增加,這點要注意

可以把快門當作我們人扎眼的速度,各位可以自行做個實驗,眼睛看行進間的物體,扎眼越快時,在你腦海裡的畫面是"凍結"的物體
但是你扎眼越慢,在你腦海裡的畫面就是移動的物體,所以晃到模糊的照片都是因為快門太慢的關係

各家現在都有出防手震的機種,但是不代表是無敵,防手震是輔助性的,拍攝時注意快門的時間,是否在安全快門內,還是比較重要的
以下我提供可以加快快門時間的方法:
1.打光:適度的打光,可以讓曝光時間不用這麼長,快門速度就快了
2.提高iso:提高iso可以增加快門速度,不過高iso會產生熱雜訊,導致畫質會下降,以我使用的G9&860經驗是ISO400以上的雜訊就比較明顯了

總之,防手震只是輔助性質的,維持安全快門還是拍出不晃的照片最重要的技巧,穩定拿穩相機也是每個攝影人基本的功力
那防手震真的沒用嗎??
可以看以下的照片...ISO可都是低ISO...快門也是低於安全快門...但是還是看的出效果的
<攝影觀念>防手震

<攝影觀念>防手震

<攝影觀念>防手震

以目前來說Canon的IS與Nikon的VR都說自己可以到4級,那麼1/60秒的快門反推4級,就是1/4(1/60→1/30→1/15→1/8→1/4)。
因此,如果使用Canon IS或是Nikon VR,可以讓你在1/4秒拍出跟1/60秒一樣的「穩定」。
我自己的經驗,我自己的經驗,是認為Canon IS或是Nikon VR大約在3級左右差不多,4級還能有一定水準,我想拍攝者本身也是一定很穩了。

結論:每個相機都標榜防手震,但是沒有人穩定的雙手駕馭相機,防手震也是惘然,把防手震當作輔助的功能,而不是把它當成無敵的功能,懂得安全快門,駕馭快門才是拍出不會震到的相片,該開高ISO還是要開,晃到的照片沒救,有雜訊的照片還可以後製抹除。



以上都是我使用DC防手震的經驗,或許單眼的IS&VR效果更好

不專業報導,下台一鞠躬,謝謝

文章關鍵字
防手震跟防物震不一樣
拍靜止物時IS/VR/SSS很有用
拍動態物時就效用不大了
要凝結人/物,快門才是根本
Wiiroro wrote:
防手震跟防物震不一樣...(恕刪)
所以防手震是輔助性質的
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
才是我發這篇文的目的
jamesbond_z8 wrote:
所以防手震是輔助性質...(恕刪)



可是整篇看來,只看到你一直提醒要保持安全快門,而沒提到如何注意物體移動的問題。是你沒有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呢,還是你是有心得的,只是下筆寫來詞不達意呢?
歪桑 wrote:
可是整篇看來,只看到...(恕刪)
謝謝
注意移動中的物體
如果是在室內光源較不足的情形下
也只能提高ISO了

其實防手震
主要不是要用來拍攝動態的物體
而是讓不是安全快門的速度下
還能確保穩定的拍攝

算是不一樣的東西
結論是
要避免拍到晃到的照片
還是必須注意一下安全快門的速度
防手震是輔助性質的
某家購物臺~~

在推銷數位相機

講到"防手震".......

一個MD在前面跳來跑去

推銷員一拍.....MD很清楚的顯示在LCD

推銷員:看~~多棒的防手震...MD一點都沒晃動@@

推銷員的迷思
一切都只是廠商的廣告...
不只是防手震...

常見的就是高畫素迷思
而最近有個所謂"超廣角"
在35mm剛好會切到老爸的頭
在28mm剛剛好全家福,好棒!!!
(難道你不能退一步嗎==?空間真的這麼剛好)

雖然不可否認有其用途
但是廠商的廣告總會誤導很多半知半解的人
說到購物台
就很好笑
上次看到3.5吋螢幕和3吋螢幕在比較
兩台比較完後
主持人居然說
3.5吋的可以塞進比較多人喔
=_=
居然把廣角和螢幕尺寸搞成一樣
=_=
安全快門這東西僅供參考並不是絕對
我拿40D時25mm端可以到1/15不會振
但拿小DC超過1/30還是手殘會抖抖抖...
01上有更多高手甚至是人肉腳架, 可以達到1/2的境界
另外更重要的是按快門的正確方式, 以及調節呼吸都是影響成像的因素
jamesbond_z8 wrote:
其實會糊的照片都是因為快門太慢的關係
通常是低於安全快門的速度,那什麼是安全快門呢?

防手震本來就是在降低安全快門。比如說1/60秒是安全快門時,假設該廠牌相機開啟防手震可以讓安全快門下降兩級=1/15秒。
因此低於1/15秒時就容易失敗呀,有什麼好迷思的?

jamesbond_z8 wrote:
可以把快門當作我們人扎眼的速度,各位可以自行做個實驗,眼睛看行進間的物體,扎眼越快時,在你腦海裡的畫面是"凍結"的物體
但是你扎眼越慢,在你腦海裡的畫面就是移動的物體,所以晃到模糊的照片都是因為快門太慢的關係

這比喻怎麼有點似是而非…
而且防手震的對象是靜物,怎麼這邊又在講動體。
要拍攝清楚的動體,無非是提高 iso 或補光。
call me 五六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