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前一篇有朋友問到我介紹的IXUS 860IS在室內以及低光源的環境拍攝表現
在這裡我就順便小教學一下好了
因為我想如果能稍微先說明一下相機的原理
也能有助於很多擁有小DC的朋友拍出更好的照片
有相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在準備拍攝的時候
在你們的液晶螢幕顯示上

可以選擇什麼都沒有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也可以選擇顯示一些訊息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尤其是當你半按快門對焦的時候
會顯示這三個最重要的訊息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不管是不是全自動模式都一樣喔(這三個訊息也有可能在你還沒半按快門就已經顯示)
以這張圖為例這三個分別是

螢幕上方的:ISO值 (ISO 200)

螢幕左下方的:快門速度 (1/250 秒)

螢幕右下方的:光圈值 (F2.8)

先不要管ISO值
大概解釋一下光圈跟快門
這兩個是形成照片的關鍵因素
要形成照片一定要讓光線透過鏡頭映在感光元件上
底片機就是底片
而數位相機就是CCD or CMOS等
控制光線進入的

就是光圈跟快門

光圈可以把他想成這扇門要開多大
而快門則是這扇門要開多久
從上面那張照片可以看出相機決定把門開到F2.8這麼大
然後開250分之一秒這麼久
就會形成這樣的曝光
由此可知
你如果把門縮小了
假設光圈調整到F9
(光圈大小跟數值是相反的
小相機通常F2.8最大 F9最小)

那快門就要放慢到可能80分之一秒
才能使得光線進入的"量"一樣多
也就是才能得到同樣的曝光
如果你把光圈縮小到F9
而快門還是維持250分之一秒
那照片一定會比現在的來得暗
因為你把門關小了
開門的時間卻沒有拉長
進來的光量一定就減少了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
如果一張光圈F2.8 快門1/250秒的照片
你把快門縮短到1/500秒 或 1/1000秒
(想像那個快門瞬間開合,像眨眼一樣)

如果要得到同樣的曝光
光圈就一定要放大
也就是放大到F1.4之類
但你的相機有光圈F1.4這種東西嗎
就小相機而言不可能有
所以他最大只能開到F2.8
所以如果你硬要把快門調那麼快
得到的照片也一定是一片黑


----------------------------------------------------------------------------------------------------------------
講到這裡應該對相機成像的原理有點瞭解了吧!

無聊的快講完了

忍耐一下.....
----------------------------------------------------------------------------------------------------------------




講了那麼多
那你們的相機可以去調整光圈快門這些東西嗎?
sorry通常是無法的
只有一些比較高階的數位相機
像是Canon G7 還有Ricoh GX100 或者像Nikon的P5100之類
再來當然就是單眼相機了
大多數比較傻瓜一點的數位相機
像我新買的那台860IS都不行
但有一個東西
是大家一定都可以調整的

也就是所謂的"ISO值"

這玩意兒就是小相機在室內拍好照片的關鍵之一
為甚麼呢
從下面的照片來慢慢解釋吧!



為甚麼很多人在買小相機的時候都會很care室內的拍攝表現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使用全自動模式拍攝
也就是相機會自動幫你決定剛剛提到的光圈快門
還有ISO值
而ISO就是"感光度"的意思
簡單來說ISO值越大
感光能力就越強
如果一張ISO 100的照片
需要用光圈F2.8 快門1/10秒才能得到正確曝光
那如果把ISO 調高到 200
就只需要用光圈F2.8 快門1/20秒就能得到一樣的曝光
如果再把ISO 調高到 400
又只需要用光圈F2.8 快門1/40秒就能得到一樣的曝光
那幹麼要把ISO一直拉高呢??

原因就在

剛剛提到的

小相機在光圈上的極限通常在F2.8
如果不能調整光圈就只能動快門了


那幹麼要把ISO調高然後快門變快呢??



當然就是為了"手震"這個問題
快門如果越慢
就越容易發生所謂的手震
你可以想像
如果你拿著相機
快門設定在一分鐘
在這一分鐘之內
你的手都不會有微微的顫動嗎?
那如果你拿著相機
快門設定1/1000秒
那你的手會在這快門開闔的1/1000秒顫動嗎??
因為太快了所以你那微微的顫動根本不足為奇
但很不幸的
快門只要慢到大概1/20秒
就很容易發生手震了
因此相機的防手震功能
其實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有發揮他作用的意義而已




回到主題
當你的相機是全自動的情況下
在室內拍照
如果你又硬把閃光燈關掉
他就會硬把ISO值拉高

為的就是讓快門變快
幫助你不手震

但討厭的是
ISO值越高 雜訊就越多 !!
從下面的圖來表示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如果你用全自動在這種光源下拍照
又硬不開閃光
相機就會幫你設定這樣的數據拍照
上面這張照片是以
光圈F2.8 快門1/50秒 ISO800
來進行拍攝
我剛剛說過大概快門慢於1/20秒就很容易手震 (就算有開防手震也一樣)
因此為了保險起見
相機自動幫你把ISO拉到800
讓快門能夠到達1/50秒的速度

如果用手調把ISO降低呢?

(剛剛提過不管什麼相機都能調整ISO值)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上面這張照片是以
光圈F2.8 快門1/20秒 ISO250
來進行拍攝
可以看到
當ISO值從800降到250
感光度降低了
快門就必須放慢
從1/50秒變成1/20秒
才能獲得同樣的曝光
但雜訊是不是少多了
照片也比較像我上一篇PO的了吧
如果再把ISO降低呢??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上面這張照片是以
光圈F2.8 快門1/8秒 ISO100
來進行拍攝
ISO從250變成100
快門只好再從1/20秒變慢成1/8秒
那雜點又更少了一些
照片可能太小張看不出來
但其實是有差的
尤其是小台的相機的雜點根本是以等比級數成長

ISO80最好 100感覺差不多 200感覺就有雜點了 400感覺也太雜了吧 800感覺這照片差不多毀了.....

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為啥自己的相機在白天拍跟在室內拍畫質差那麼多的原因了
所以小相機
ISO最好是控制在400以下
也就是當作這台相機沒有400以上這個功能在用就對了
但是像剛剛的最後一張照片
我用ISO100來換得比較好的畫質
但快門卻變慢至1/8秒
其實換來的就是很容易手震
手肘要靠在桌上當腳架
才容易成功...

再看另一系列的測試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60秒 ISO8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30秒 ISO4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15秒 ISO2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8秒 ISO1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6秒 ISO80




小時候有作過智力測驗的小朋友們
大概有看出一個端倪
也就是ISO等比的縮小
快門時間也是等比的放慢
而當ISO在800的時候可以看到畫面的雜點是最多的
但當ISO降到80的時候
畫面雖然乾淨
但因為快門只剩下1/6秒這麼慢
因此就算你沒手震 (看畫面中"不會動的物體"沒有糊掉)
照片中的人也往往會是糊的
因為他們都在動
在快門開闔之間動了
相機都會紀錄下來
就像有人喜歡拍車流
把快門設定在一分鐘
拍出來的相片就是有長長的一條光線
因為車子開過去的光都被記錄下來了




再PO出最後一組照片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30秒 ISO8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20秒 ISO5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8秒 ISO200




有關於用小DC在室內(光線不足處)拍照的技巧    (完整轉貼過來了...不然有人又說我是在衝人氣..........)
光圈F2.8 快門1/4秒 ISO100



同樣的
可以看到ISO越高雜訊越多 快門越快
ISO越低雜訊越少 快門越慢
重點來了
回到一開始


也就是有人提出"請問這台相機室內好不好拍"的話題


以下是拍攝的建議跟相機選擇的整理




在室內到底如何拍?


1. 如果能接受開閃光燈

那當然就是給他閃下去了
因為開閃光燈相機就能用最低的ISO值跟"蠻快的快門"
進行拍攝
因為閃光燈所製造的光讓現場的環境瞬間變亮
當然就可以像在戶外一樣用最好的畫質跟不會手震的快門速拍攝


2. 如果不能接受閃光燈

有時候在某些場合不能開閃光
或覺得不喜歡閃光燈造成的不自然光線
就只好選擇強制關閉閃光
但先前有提到若是全自動模式相機就會自動拉高ISO值
所以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先手動調整ISO值
這部份針對不同的相機可能會有不同的設定
有些是在全自動模式下直接選擇就好
(可能平常是把ISO擺在AUTO的部份,所以現在要動就直接把ISO調成你要的值)
有些可能要跳離全自動模式
canon就是進入手動模式就可以了


確定可以調整ISO了以後
若在室內的話就先把ISO調到最低吧(ex :ISO100)
先拍一張
這時的快門速度大概就是像之前的範例一樣
不會快於1/10秒了
如果這樣能夠成功的話
那就恭喜你可以獲得一張沒雜訊又沒手震的照片
那如果怎麼拍都震的話
就只好慢慢拉高ISO值
從100 200 400....
通常400以上雜訊就會雜到一種境界了
當然如果這個時候你覺得看了照片的結果寧願雜也不要開閃光
那就把ISO開高吧
也就是跟相機AUTO的設定差不多了
這個部份要提醒的是
每個環境的光源不一定一樣
有的地方雖然是室內但還是很亮
那當然就要把ISO壓低
可能是ISO100 快門可以在1/40秒之類的
原則上來說比1/20秒快應該都還不太會手震
這也是要看人拉
有腳架就用腳架
沒有就要找地方靠
像是桌子之類的
如果完全沒得靠
要站著拍
那至少上臂要併攏靠在自己身上
也就是所謂的自靠.......
所以最好的狀況是


3.如果能接受到戶外拍

這項可能沒啥意義
因為你可能會說阿就是要問你在室內怎麼拍阿
沒錯
還是有某些狀況一定得在室內拍
而且若是晚上的話
在室內還比室外亮
但如果是白天的話
強烈建議跑室外去拍
理由很簡單
一切都是光線

光線就是攝影的基礎
沒光就不用玩了
轉換個心情到室外用力多拍點
到室內就會想說阿反正已經拍那麼多了
既然不夠亮不好拍乾脆不要拍了
回家也沒有遺憾
看我上一篇的照片就知道了
幾乎每張都是陽光普照的時候拍的
那幾天颱風下雨天氣陰陰的就盡量不拍了

所以這裡也可以回應一下上一篇問問題的Angel

基本上如果要選擇這是不是你覺得該買的相機
以我的經驗
是會去看這台相機在光線充足的環境
拍出來的效果如何
包括他的畫質 色調 白平衡準不準
還有就是很單純的你喜不喜歡這台相機拍出來的感覺
有的相機拍的很銳利
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歡那麼銳利
這就是看個人了


那在室內的部份
就要看說這台相機在高ISO的表現如何
而幾乎每台在ISO800就不能看了
所以最多看到400吧
可以比一比每台相機在ISO400或200的雜訊
這也是為甚麼很多網站很愛比那個ISO值
但很多都是單拍一隻Hello Kitty來比較.....
我覺得盡量找日常生活的比較準啦!


除此之外就是看防手震了
也就是像我放的照片一樣
看看這台相機在20分之一秒 或是更慢 10分之一秒等等
拍出來的照片有沒有振動
如果沒有就表示防手震的功能還不錯


最後就我這台Canon IXUS 860IS而言
搭配著照片看
我覺得ISO400的雜訊程度算還可以接受啦
但基本上我會盡量用到200以下
而至於防手震
大概20分之一秒左右手肘有桌子的話成功機率有80%
但10之一秒的話成功機率大概就剩30%了
大概就這樣囉

呼~

講了一堆

有些地方應該要看不只一次才能吸收吧我想

加油吧!!

吃牛排那張很可愛!
阿~~
文章也寫的很實用啦!
涂拔瘋木工 https://www.facebook.com/tupawood/
好多字@@
努力看完後感覺只是陳述事實
以為會有DC室內拍攝的必殺技說....
不過對攝影沒概念的朋友應該也是有不少幫助啦

沒有ASM模式的相機基本上也是不用想太多
能閃燈就閃
不能閃燈就上腳架吧~

很基本的東西
不過對新手應該很有用
我覺得主題改成
iso高低
光圈大小
快門速度
的相輔相成會比較好


哈是陳述事實沒錯
但我想有7成的DC使用者大概都不懂這個事實吧
也就是為什麼身邊9成的朋友都一直在問我一樣的問題

就像你的回應
他們就~~~~~~~~~是不想開閃光燈
也就~~~~~~~~~是不可能隨身攜帶腳架

我想在這些限制下用簡單的原則教他們拍
但總覺得如果能讓大部分的人懂得這些事實

一方面可以讓他們理解得很扎實
而不是單純依循原則,像是ISO反正先開到最低,然後.................等等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讓更多DC的擁有者得到更多攝影的樂趣囉
要有興趣基礎是一定要懂得


攝影本來就沒有什麼必殺技

(對我而言最強的必殺技是先擁有職業攝影師的觀念+職業級的PHOTOSHOP技巧......)

但一切都是要從基本做起囉

所以針對一些不是新手的朋友

真是SORRY讓你們看了這又臭又長的文章哈哈!
問題是,很多人都被李立群的那個KONICA廣告給害了...
他傻瓜你聰明嘛....
攝影要是只有【按快門】這麼簡單,那麼每個人都是大師級了....
就是因為這些都是基本功,所以太容易被大家給忽略了...
只說拍不好是因為設備不好...
這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嗎??

拍旅遊照、記錄照,只要能拍出來就好,
其他都不用管,看了自爽就夠~~
但如果真要談起攝影,那可真的是一堆書看不完...

小DC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但前提是,拍的人要有SENSE...
也就是要會控制光線、營造現場氣氛、注意畫面構圖....等。
每一項都是經驗+理論...學都學不完...
可是有人就是天生有美感~~~
不用看一堆理論書籍,就是按下快門就能得到一張好作品...

那我是屬於(天生蠢材)型...
所以只好到處爬文,看各位前輩們的心血結晶,經驗的傳授...
然後再拿自己的相機去實驗、模仿...
先求按圖索驥,把一些手法先練習好了,
再來求自己的創新...

多謝各位前輩無私的分享經驗談!!
正想構入生平第一台DC,看到這篇淺顯的教學很詳細易懂.樓主費心了...感激...
感謝樓主分享

衝人氣又何妨?如果不需要這知識別點就好哩!!
再說打在自己的blog到時候在其他論壇若有人需要
也可以分享又何妨?

不過這篇幅稍嫌太長
或許可以分成兩篇吧
寫的不錯喔~~~

一般人對於拍照的最基本都不是粉懂

想說照相機都是聰明的

殊不知要加上自己的一些基本照相常識

這樣就可以拍張不錯的照片

像是我老婆就啥都不懂

還丟一本照相的基礎給她看.....呵呵


不錯阿!
其實很多人就是缺少基本功的磨練,因為現在的DC給的自動功能都太強?(太多!)
但是,畢竟是機器,有時會誤判,一用手動很多人就傻眼!!?
所以,我覺得版主很用心,值得鼓勵!!
要是身邊再有人問相同的問題,就讓她自己來01爬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