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針對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的基本,可以先參考站方這篇文章:

多媒體娛樂不設"線" Intel WiDi 無線顯示技術體驗

家裡這台Netgear PTV2000第二代WiDi 1080P接收器,是從露拍入手的,其實之前的VAIO SE17還在手邊時,便已經搭配使用了一陣子,但既然現在入手了配備Quick Sync Video 2.0版的Ivy Bridge筆電VAIO SVS15,當然也要來測試搭配看看。

首先是PTV2000的本體,將其HDMI輸出端接上電視的HDMI輸入端後,平時就可以把它丟在電視下方待機沾灰塵了....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其次是VAIO S15端的軟體設定,這一次出廠預設是沒有安裝Intel WiDi軟體的,但是從VAIO Smart Network程式去看,已經具備有由Wi-Fi組織定義、志在跟Bluetooth一較高下的標準Wi-Fi Direct的能力,如下圖: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Intel的WiDi無線顯示技術,就是基於Wi-Fi Direct標準在其上層建構的Intel自家專屬技術,因此只要再額外安裝Intel WiDi應用程式便行,而美國版的SVS15出貨時預設便已安裝此程式,因此可以從Sony美國的S15網頁下載:

美國Sony的S15驅動程式下載網頁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如果是沒有Wi-Fi Direct功能的VAIO(Sandy Bridge/Ivy Bridge機種),必須改成去Intel網站下載My WiFi Dashboard軟體,先將Wi-Fi Direct功能安裝好,才能再安裝WiDi應用程式。順帶一提,美國網站也已經釋出供S15使用的R0142C5版BIOS,小弟已經安裝了,沒什麼問題。

下載安裝完後執行WiDi程式,可以看出已經偵測到客廳的Netgear PTV2000 WiDi接收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供PTV2000的新版韌體釋出,Intel WiDi程式便會偵測到並提醒下載,下載完後直接透過無線的方式,就可以從VAIO S15去更新Netgear PTV2000的韌體,整個過程大約幾分鐘,待PTV2000自行重開機後,便會回到待機畫面:

Intel WiDi的偵測畫面: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Netgrear PTV2000的待機畫面: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連上線吧!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一旦連上線,電視就變成VAIO S15的第二個螢幕,因此可以使用Windows 7的螢幕延伸模式,也可以設定成同步顯示:

同步播放變形金剛中(1920x800解析度的MKV檔,H.264/DTS 5.1,14.5Mbps的位元率):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螢幕延伸模式: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本次家中參與測試的各項設備連線設置如下圖,無線基地台跟NAS,都在電視牆後方的書房內: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從圖中可以看出,VAIO S15無線連接到家中的Asus RT-N12 C1無線基地台,以便從Synology的NAS取得變形金剛的1080P影片,同時間也透過WiDi無線連接到Netgear PTV2000接收器,整個傳輸過程跟播放除了偶爾會小頓一下(畢竟2.4GHz頻帶是很擁擠的),整個過程都蠻順的,還不致於造成觀賞困擾。

說到S15這次提供的WiFi Direct功能,將會是Bluetooth的強力競爭對手,但是同樣內建Wi-Fi Direct能力的器材實在太少了,手邊又沒有另一台VAIO筆電,因此還無法試試其傳輸能力跟使用方便性、能否跟Bluetooth一較高下。

順帶一提,其實Wi-Fi組織也定義了基於Wi-Fi Direct的上層標準無線顯示技術,據悉現在屬Intel專屬技術的WiDi,也可能會漸漸向Wi-Fi組織定義的無線顯示標準靠攏,希望到時候這台Netgear PTV2000,還有機會透過韌體升級到Wi-Fi組織的標準方式.....

【測試】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謝謝大大非常詳細的介紹以及教學分享‧
如果小弟有幸再入手心的VAIO,再來測試看看‧
不過,Netgear PTV2000可以搭配SZ-57嗎?
這台VAIO老歸老,換了SSD跟搭配支援到4gb RAM的Windows 7之後還是很好用的說‧
這台老機器唯一不足的就是USB 3.0 跟HDMI XD
PANDAKUO wrote:
如果小弟有幸再入手心的VAIO,再來測試看看‧
不過,Netgear PTV2000可以搭配SZ-57嗎?...(恕刪)

WiDi無線顯示功能是先創建一個虛擬螢幕(可以是延伸模式或同步顯示),再對此虛擬螢幕進行即時擷取,利用處理器內部的Quick Sync Video功能將螢幕畫面硬體壓縮成H.264的視訊流(以節省頻寬),用無線方式傳到Netgear PTV2000後,再由其解壓縮顯示到電視上去。目前僅有第二代(Sandy Bridge)跟第三代Core i(Ivy Bridge)處理器有內建Quick Sync Video功能,其他處理器都得藉由處理器的計算能力,來進行即時軟體壓縮,此時應該是用運算量相較H.264少非常多的Motion JPEG格式。

但由於這種情況(Motion JPEG軟體壓縮)仍然很耗處理器資源,從M01站方那篇文章來看,僅有部分第一代的Core i處理器如i7-640M、i5-540M....等等有再被額外納入WiDi支援,而您提到的這一台老VAIO,並非屬於Core i處理器,因此便無法支援WiDi了。
看來只好等新VAIO入手再來試看看囉‧
謝謝大大分享!

ycweng wrote:
針對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的基本,可以先參考站方這篇文章:


沒想到這種無線技術還需要大量的資料運算

總有一天,希望能實現"無線化"
Janejack wrote:
沒想到這種無線技術還...(恕刪)

WiFi的頻寬不夠直接傳未壓縮的高解析度畫面,而只有二年前的第一代筆電Core i3/5/7,才是用處理器運算壓縮;去年的第二代跟今年的第三代筆電Core i3/5/7,直接用處理器內建的Quick Sync Video硬體H.264壓縮線路來處理就可以。

以VAIO S15的Core i7-3612QM為例,在運行WiDi程式後、處理器使用率在5%以下。

下面是比較詳盡的系統需求:



如果要無線傳輸未壓縮的高解析度視訊,得要像60GHz這類的技術,便可做到。但是傳送/接收端,都得加上對應的硬體。而WiDi目前只有電視端需要個接收器,電腦端是用標準WiFi晶片配上處理器的壓縮功能即可,但缺點是:只能傳送電腦畫面。

ycweng wrote:
家裡這台Netgear PTV2000第二代WiDi 1080P接收器,是從露拍入手的,


剛剛上網查了一下價格,大約落在4000多元

看來這個還是看看就好,花個幾百元買條HDMI的線比較實際點

不過,也期待有一天,每台大螢幕LCD都內建這個功能,這樣就方便多了
發錯自刪發錯自刪發錯自刪發錯自刪發錯自刪
Janejack wrote:
剛剛上網查了一下價格,大約落在4000多元
...(恕刪)

我這台是大約六成價格從露天入手(全新未拆),有些筆電出廠時會"附贈"WiDi接收器,不過羊毛多少還是出在羊身上,因此用不到的人就會折價轉售出來,如果真有興趣的,可以留意一下各拍賣網站。

ycweng wrote:
我這台是大約六成價格從露天入手(全新未拆),有些筆電出廠時會"附贈"WiDi接收器,


感謝樓主的建議,改天請公司採購留意一下,因為這個還真的是挺方便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