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從1996年10月美國開賣起算的話,就是11年了。
第一台成為經典傳奇的VAIO NOTE 505是在1997年的11月發售,
這款死忠VAIO FAN必備的收藏,不僅奠定了SUB NOTE的存在意義,
也開創了VAIO第一世代的『紫色王朝』。
為了向這台23.9mm、1.35kg的開國元老致敬,SONY集結了10年前的505 TEAM與新一代的精銳,
毫無保留地使用集團擁有的頂尖技術,只為能焠鍊出集高性能、操作性、感性與剛性,
聚所有行動筆電人理想與願望於一身,兼具時代意義還能繼往開來的一台筆記型電腦。
32倍的記憶體容量,9 x 2倍的時脈,10年的時代進步,要做出這種規格輕而易舉。
重點在於,要在更薄的22.5mm機身裡塞進10 x 10 CM的主機板,
再整合一台DVD燒錄器、四頻無線網卡+藍芽模組+四組天線,
在厚度不到4.7mm(還沒扣掉一片六層碳纖維複合板的厚度)的螢幕裡塞進一顆31萬像素的攝影機,
還要在重僅1355g、強度趨近於type G的高剛性機體中,
嵌進一片只要TX 0.8倍耗電,卻有TX 1.2倍亮度/1.44倍色純度的PURE COLOER面板。
這樣一台美夢成真的Mobile Monster,啟源於一個單純的發想,
『用我們現在擁有的力量,用我們的手重做一次505吧!』
老人要證明自己寶刀未老,新人要挑戰下一個10年,
研發團隊啟動企劃時訂下了許多難以跨越的門檻與目標,
要讓10年前的使用者與10年後的使用者拿到TZ時都能感受到同樣的VAIO IMPACT。
開場白就說到這裡,接下來就讓我們來體驗他們的成果吧。
話說28日一大早有人來按門鈴,睡眼惺忪的本貓正想賞這該死的白目兩爪時,
看到他手上的是夢了快十天的的快遞,就歡天喜地的蓋了爪印放他走了:P
打開確認裡面是黑色的紙箱後,馬上躲回房間準備分享開箱的喜悅。
日本第一批是5/25出貨,5/26收到的,國際快遞隔了一天就能送到,時代真的是不一樣了。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998073c68ec3737c8b0e22e93ec03d16.jpg)
Lucky!一起訂的SonyStyle限定真皮手提包也放在裡面,大出意料之外。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10dae1a2f0be824a3f933a567d41dcbd.jpg)
該不會只有包包吧?忐忑不安的揭開謎底~出現啦,夢了10天的松本X…耶…是VGN-TZ90NS啦!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a2d11271e6547a85781fcfdb51a75e2d.jpg)
紙箱大小跟原先的TX系列沒兩樣,還以為會跟G系列一樣出個新紙箱。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02cbb3a17ffaf196d06688b95ec38f0f.jpg)
唯一不一樣的,是多了個印上去的黃色標章,SECURITY BY NORTON…不要可以折價嗎XD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6464456f08aa4f9e69f60251c76649d5.jpg)
訂製版紙箱側面的貼紙會標明訂購的規格,這次訂的是SONY建議的18小時超耐久建議仕樣。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66d26808e80a34848bc6031f8a0474ba.jpg)
一打開來是配件層,從左到右是電池、擦拭絨布、輕量變壓器+多訂的壁插轉接頭。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320f0494d3e9f9ebe572b5b5067b6ce6.jpg)
咦,機身包裝上有兩張紙,除了那張告訴你VISTA第一次開機會很久的警告orz外,
有一張很重要的說明,告訴你擦拭絨布是用來墊鍵盤的鏡面外框用的。
還有不要拿硬質地的布去擦拭鏡面鍵盤外框。以及請用兩手從兩側打開螢幕。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746447ed61bfa678832dde8740d73f4e.jpg)
主角登場!波爾多酒紅色的手工吹塗上蓋版本,光影變化很難用相機表現,
看實機時才能體會本貓此刻心中的衝擊與感動。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ed8ec22700ec598bb2e3322e2ed4ae00.jpg)
打開上蓋又是另一種視覺饗宴,螢幕外框的酒紅色雖然不會變色,但鏡面鍵盤卻與他相輝映,遠看彷彿全機一片酒紅搖曳。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e78ffa46231a0507f22d1387e24546d.jpg)
按捺住興奮的心情,經過一下午中文化的冷卻,緩步走進依然炙熱的器材室…把攝影設備搬回冷氣房XD
驗明正身,有VISTA商務版授權的VGN-TZ90NS。型號下就是經典的Cylinder設計,
在鍵盤間簡潔的劃出兩條溝線是喇叭孔。
而電源孔的內圈也是特例的黑色(一般內外圈都是黃色,就連X505也不例外)。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94abe76d465d0d50070f3ae55d3c92b.jpg)
鍵盤,這塊筆電中的聖域,雖然設計師以日式庭園的流石之美來造景,
向在2003年12月登場再次創造傳說的X505系列致敬。
但這似乎無法化解我們對實用性的疑惑?
實際來打一篇文章試試吧!
這種敲鍵感該如何形容呢?就算用力機身也不會震,整個鍵盤也不會往機身沉,
有一種完全的回饋感,指腹能貼合鍵面,即使飛快地打字,手指也不會上下滑動,
而且打起來很安靜,這種微妙的舒暢,想要誇獎卻又找不到適當的詞語…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59f2960ff00207034130a89263d34a7.jpg)
到底TZ的鍵盤隱藏了什麼秘密?可以像這樣徹底洗刷X505花瓶鍵盤的恥辱XD
那片鋼琴鏡面的鍵盤外框道盡了一切。
鍵盤要好打除了增加行程外,還要有堅硬的底盤,沒有堅硬的底盤,就要利用與機身的固定來補強,
但超薄型機身+超精密電子元件配置,哪裡來的空間放進一堆螺絲孔來鎖鍵盤?
靈光一現的機構設計師花村氏想到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用超薄框架壓制有雙底盤的超薄鍵盤,然後再整個嵌入PALMREST中,
鍵帽改用防滑材質,及內凹式構型,在不知不覺間增加了打字的安定感。
想要擁有這美好的鏡面外框還有羅技的Dinovo Edge可以選擇。
聽說台灣公司貨也引進了,定價還蠻合理的,只是沒有VAIO LOGO~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1633b1b3d4ded316f4e93bf6f17a9bc0.jpg)
鏡面的東西就是怕髒,雖然SONY貼心的給了一片墊布,
但美麗東西總是需要持之以恆的保養,所以本貓還加買了這個,VAIO清潔保養工具組~VGP-CG100。
(私以為TZ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VAIO清潔組的銷路 = =b)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bd4c364c8e17db8cc427e01924caa3c7.jpg)
從這個角度還可以看出鍵盤設計的奧妙,
從PALMREST的邊線過了VAIO LOGO就開始向下滑落,讓鍵盤低了一個平面。
看起來就好像整個鍵盤是向下開鑿出來的一樣。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65d10a204464e84d45a844b474c60c81.jpg)
有好鍵盤,觸控板又怎麼樣呢,觸控面積縮小,按鍵也縮水了(有指紋辨識的版本),
這個向富士通LOOX系列靠攏的作法真是該打屁股,不過實際操作的感覺確實比TX系列更順暢了些。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6139a87104583e879680b8384694b5af.jpg)
左前側一樣集中了麥克風跟耳機孔,有注意到麥克風插孔外圈是黑色的嗎,
這也是特例設計,一般用的是紅色,但很容易破壞整體配色,這次就意思一下用紅色圖示標識。
MS卡跟SD卡的讀卡機旁邊就是儲存系的存取燈號。
不過這一代的INSTANT MODE不能讀取記憶卡中的照片,可惜。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8f86a8be33731791e154d73c75d24680.jpg)
這是另外一個不可思議的謎團,MS卡插槽居然多一片假卡防塵,明明是很常用的插槽為什麼要防塵?
好不容易等到出了大容量超高速卡的PRO-HG系列,可以拿來當READYBOOST用的~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3e559d335c619405ff15901ee2e61039.jpg)
多媒體操作列移到了前面取代了音量控制鍵,藍芽的藍色LED看起來美極了,
但老實說,這排多媒體按鍵不是很好按,無線網路開關也有點卡卡的。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15fe69ccd3d68825e17df0ae778cdc41.jpg)
這個翠綠色的LED燈號,只要是VAIO FANS,心裡都會湧起一陣暖意吧。
但這個深綠色的感動,卻是機構設計的另一個奇蹟,小小的空間要整合高亮度LED、導光板與擴散板,
只因為設計師的井關氏嫌一般的綠色LED偏黃!
翻出當年的X505燈號照片,
是有一點小偏沒錯,但…這也太龜毛了吧。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0a7c6ed5d2885b57e488bd87cf25f52e.jpg)
VAIO太過纖細的設計讓使用者一直擔心它太脆弱,看了這個全平面的底部,
有沒有聯想到某位以堅固著稱的同門呢?
TZ剛性優先的機體設計,不以採用了跟上蓋一樣的六層碳纖維複合板自滿,
所有組件均以高精度加工,只為實現設計師要求代表完全密合的俐落線條。
四邊四角的圓弧面延展不只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確保必要的機體強度。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b438efdb5e6d0af22e2e5c99eb65558.jpg)
從右側面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那優美的圓弧面設計,
但更可怕的是,為追求側邊全平面的超薄視覺效果,
要求突出類元件如光碟機等全部內縮,這在沒有厚度/面積限制的產品是小事一樁,
但在厚度限制22.5mm,上下均要求平面設計的TZ上,就是機構與電系設計師無止盡的的夢魘了。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到大容量電池的設計巧思,9 CELL三列的大容量電池,
利用圓筒設計藏了一列,再利用機身內溝藏了一列,
看起來就好像只凸出一列,6 CELL的標準電池放進去就像3 CELL輕量電池。
如果是SSD+光碟機的組合,搭配大中小電池的重量分別是1315/1160/1025g。
官方使用時間分別是是十八、十六跟六小時,TZ不只要輕的嚇人,更要用的夠久。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728b5a4be884a58ee16517cdafc69809.jpg)
這款波爾多酒紅的變色塗裝上蓋,是由愛知縣工廠的熟手職人以精巧手工吹塗上色,
每種角度都能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
之所以採用這個顏色是因為SONY認為,這樣的色彩呈現能展現出持有的成熟韻味,
同時也因為這個顏色是之前TX三款手工吹塗色系中最具人氣的一款,
當時還發生因為職人感冒而全面延遲出貨的窘迫事件。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97b86be15c0e1fd83b741d25e57be20.jpg)
SonyStyle限定販售的TZ系列專用真皮包。
簡陋的外包裝或許會讓人懷疑它的價值,搞不好是體貼敗家一族的最佳掩護:P
細部的車工與收邊比TX系列專用真皮包的VGP-CKTX2相比是有進步不少。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166a0ae8a3ddaed92c97c380550b73a5.jpg)
跟髮絲紋路加工飾扣相比,個人比較偏好這個簡潔的VAIO LOGO金屬飾條。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543e9e324b5e4b5a5db59f8e8381424b.jpg)
雙磁扣設計是為了大小通吃,用大電也能完全收納進去。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0398809d534b35cd6162fe98b8e5b965.jpg)
馬上就來試試看這個設計的真實效果。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3473a7568af73d841ac1d4f45dd5a87e.jpg)
真的可以完全收納。上緣多出來的一片是做什麼用的呢?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c3a5f8b59d24b1931216c78033666d1b.jpg)
謎底揭曉,這樣才能完全包覆整個機身。
![[分享]SONY 十年有成特別版:VGN-TZ90NS(圖文補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6/mobile01-a11c96258291eb43dcb048ec31d2336f.jpg)
SONY有做一個對照網頁來比較TZ跟TX。就螢幕的部分貓來補充一下。
螢幕厚度看起來差不多,不過TX的是4.5mm,而TZ的是4.7mm(實測約4.8mm)。
這0.2mm的敗陣其情可憫,因為上蓋材質比TX的五層碳纖複合板多了一層變成六層碳纖複合板,
上蓋的強度因此增加為TX的兩倍。
此外還塞進讓許多人懷念不已的Motion Eye,雖是區區的31萬像素,但這個厚度僅4mm的新研發模組,
效果可是清楚的很(只與其他搭載同像素攝影機的同門相比的話XD)。
最讓人感動的是,使用了VAIO鏡面螢幕最高等級的PURE COLOR面板,
這不僅是LED背光系產品中的處女作,也要養壞許多人的眼睛了:P
有看過VAIO LA系列(貓說的是19吋那台,不是15.4吋LB的海外版XD)螢幕的人就知道,
一旦用過這款,很少會有其他看的上眼的了。
顏色特別鮮艷的原因是NTSC72%的色純度,而TX面板的色純度是50%,
要做到這麼高的色純度,就要師法BRAVIA SXRD用上高色再現性的濃色濾光片,
但濃色濾光片的副作用就跟防窺片一樣會變暗,要抵銷這個副作用,
只好調高螢幕亮度,TZ的亮度是TX的120%,高亮度的代價不用貓多說,就是電力的大失血,
幸好研發團隊中有G BODY團隊的藤田坐鎮。
TZ的螢幕到底有多省電?用上相同的電力可以做到TX背光亮度的1.8倍。
這0.2mm犧牲的還蠻有價值的嘛。
這台號稱Mobile Monster的TZ是否像當年的505一樣擄獲您的心呢?
回顧經手過的歷代VAIO,
1998年9月的初代C1,
1999年2月的L,3月的Z505,6月的XR,9月的N505
2000年5月的SR,9月的RX跟LX,10月的C1V,11月的GT1跟QR1,
2001年2月的FX,4月的R505,9月的GR,10月的MXS,11月的SRX跟QR3,12月的C1M
2002年2月的W101跟J,3月的VX跟FR,4月的U1,5月的NV,7月的GRX,9月的RZ,10月的HS跟U3
2003年3月的Z1跟V505,5月的U101跟W500,6月的TR,10月的V,12月的的傳奇X505,
2004年2月的HX,5月的RA、U50/70、K、A,(5月VAIO重整後進入第二世代的黑色王朝),
7月的S,9月的M跟T,11月的X
2005年1月的Y跟FS,4月的H,9月的TX,10月的VA跟FJ,年底的X Living
2006年2月的FTV,4月的LA/LB、FE,5月的UX,6月的AR,10月的R Master,年底的G1
2007年的TP1
其實每年都有看到就感動、心動的經典呢。
今年的MVP到底是不是TZ,不到年底是不知道的。
用現在的技術重做505可以做出TZ這樣的行動力怪獸,如果是你的話,又會想重現哪一台呢?
........反正都要"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