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六和投產純電車產線,未來走歐規還是導入中國自研長安福特車國產??

W歪當勞漢堡包 wrote:
長安福特在中國市場幾...(恕刪)


純電新能源車這一塊,大概只有特斯拉切入市場早,可以頑抗一下,在大陸掙扎一下。
這一塊,沒有正常企業能跟世界第二強權抗衡的,代價太高。
脫坑挖自己另一個坑才現實。
bbz wrote:
MEB底盤的, 應該...(恕刪)


不容易。

在歐洲共用福斯電車會有降本與共贏優勢。

來到台灣,福斯把自己拉太高,已經遠遠觸及VOLVO養車的那道崁。
一樣換一支保桿修繕得花到7~15萬,就一定養得起VOLVO跟凌志車,就沒幾多少人會想投入福斯車的懷抱。
假設台灣福斯同款車要賣150~180萬,如何允許福特六和同款不同牌的車,在台灣賣120~140萬?
它不跟德國佬把哨子吹到爆才有鬼了。

福特自己開發的平台,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上才不缺。
如果開發平台這類採用福斯的,經銷就算訂單接到手軟,沒車可交=0。
不給你車源,就無法作夭,這邊壓一下,讓另一邊喘一下。

這方面,我不覺得德國佬有比較高明。
相對的依賴中國供應原物料產生的貿易逆差相當大。
歐盟針對比亞迪課徵臨時關稅達38%,德佬再怎麼想抱這條腿,現實面歐盟就已經跟進老美,已經去捻了鬚。
原物料等交互課徵高額關稅,勢必會讓德國汽車產業如熱鍋的螃蟹。
倘槍是必然了。

這國際局勢,後續很可能讓雙福的物料成本%要嚴重上揚。
對台灣福斯一年在台灣賣沒幾台車影響可能沒太大。
但對福特六和,有單沒車交,或者售後服務成本持續往上墊高20~30%,絕對是惡夢。
畢竟台灣福特需要的銷售量能,不適合套用台灣福斯養那一丁點量+人員成本能走下去。
就好比拿福特六和跟豐田和泰對比,豐田也經不起市場只維運福特這樣的賣壓。

這類電車,弄進來只能沖沖炭排廢,但場子已經是中製新能源車的了。
歐洲雙福,在轎式純電乘用車這塊,很難跟左岸搞進來的新能源車競爭。
即使福特六和願意壓低售價,但台灣福斯受得了嗎!!
如果反過來,福特六和去賣台灣福斯的價格,賣得掉嗎?就別鬧了!!
倒是蠻喜歡對岸蒙地歐運動版的樣子 ...可惜台灣應該不會有








cksh 505 28
wrote:
做小車或許比較合適...如Bronco sport...(恕刪)


真心想要一台跟 Escape 2012 一樣車格的車子。
好想買一台 Bronco Sport 來換掉我的老 Escape。
明知機會,幾乎沒有。
viajoyce
如果你喜歡車室內格局方正點的休旅車,目前台灣比較適合的應該就是subaru forester,但是妥善率不太像印象中日系車這麼好,零件也蠻貴的,供參。
ernie9 wrote:
倒是蠻喜歡對岸蒙地歐...(恕刪)


這台完全不輸豐田皇冠Crown SportCross。
不過,這都不是現在主流休旅車市場,不容易推展。
福特的電馬也是這類型的掀背5D Cross產品,反而Toyota Crown SportCross是假斜背Sedan版本,尾門竟然是用傳統轎車後掀,並沒有整片後檔玻璃整個後尾門整大片上掀的5D款。

福特這台電馬Mustang Mach-E開起來真的很不賴。
昨日試駕拍的照片。
【可點擊照片下載高解析圖】

開起來很不休旅,比較像Mondeo中大型房車的反饋調性。
相當紮實。

就是產品定位設太高,如果配置不要設這麼高,簡單點,壓在150~170這邊,福特會比較好推,成本都貴在電車較重的高強度車架、底盤、電池、電裝設備了。

相較之下,油車進口的Focus ST、ST Wagon就相形超值。

皇冠Crown SportCross在台灣也賣很差,這產品定位,很不好推。
另一台同類型美背車就寶獅408
Allure 136.9萬
GT 149.9萬
GT Premium 156.9萬
也是很不好賣,市場反應相當冷淡。
dslme
純電野馬應該是coupe SUV , 不是像Cross只加高懸吊的那種 , 電野馬車室大多了
阿福的網宅II
dslme 就是類BMW5 GT、GLE Coupe類型的變種斜背SUV。車業也有冠Cross跨界車的說法,都有,反正車能推銷,都能嘴。[笑到噴淚]
mikewu wrote:
真心想要一台跟 Escape...(恕刪)


有銀彈的爺們,就找貿易商處理吧!
都上到250萬,喜歡也就沒差貿易商多拉高那20~30萬嚕!
稀有車,路上一年撞不到一台穿同樣的衣衫。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福特六和亞太退、九和...(恕刪)


只能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切都只是希望,但最終還是得要回歸車商自己怎麼盤算,當面對利益當前時,若車商都有辦法以消費者想法為優先,想都不用想,肯定推爆
我是覺得

專心賣 PUMA 跟 BROMCO
還有機會

中國化的話
會裡外不是人, 兩邊不討好
只能落入 便宜競爭的下策
tonychang1018 wrote:
只能說「夢想很豐滿,...(恕刪)


針對貿易車商來說很難,因為不論是Bronco或F-150,貿易商一年就賣那麼個位數幾台車。
進一批,能把車出清就偷笑了。
導入新車,還得辦理送測、完稅清關,高級車,也不適用車商自己喊價多少就能跟國稅局報多少,國稅局養一批人,上海外到處蒐羅這台導入的車配置的價值。
車商申報這一台車要賣250萬,海關稅務查核認為這台車的配置有280萬,拍勢,就不管你是日產裕隆、和泰、福斯台灣總代理,通通都得先以280萬報繳完稅來清關,車才能拉出來。
等上市,確實如申報250萬銷售,後續才辦理退稅。

車商車還沒賣,就得先自己墊一筆在那得完稅。
如果弄到富人稅高稅額,一台車稅額起碼就60%才能清關。
這些,都會反饋到消費端。
賣量少的車,不論是總代理、貿易車行,價格往往越拉越高。
車賣不掉,就強迫底下經銷商吞吃作業積。

車友要等撿,就慢慢等經銷商打掉無法完銷的庫存,%數就會高。
但通常都被抓來當試乘車,有一點行駛里程。
能便宜賣,也是已經過了試乘車的利用率。
經銷商高管好貨,內部就各經銷搶著收,也輪不到外面買。
外面就是等撿剩的。

市場就這麼個運作機制,只能說,台灣汽車的稅額並不低,但也沒新加坡扯就是。
mobile3803
總代理不進,消費者又不想跟貿易商買,結果就是銷量上不去...市場作不大[鬱卒]
阿福的網宅II
mobile3803 台灣市場一年也就36~42萬輛,最高峰印象中是2008年雷曼前的50萬輛。品牌+車型又多,分一分,勢必就幾家歡樂幾家愁。一家瓜分的多,其他幾家就捏緊點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有銀彈的爺們,就找貿...(恕刪)


問題就是銀彈不足啊⋯
Bronco Sport 賣150萬還可以勉強一下,250真的沒辦法⋯
mobile3803
Bronco Sport就是KUGA等級,不可能賣那麼貴,真正的Bronco...除非全球不缺車了,不然貿易商也不會只賣250[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