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016435 wrote:
01酸民一堆, 提反證這還不簡單, 如果柴油車不是如此早就人提出來, 不過, 要講清楚, 是歐系柴油自小客車包括休旅車, 前年屏東萬巒消防隊救護車駕駛T5, 酒駕載替代役男撞電線桿造成一A1, 因此歐系柴油廂型車零A1事故破功, 所以剔除此款, 不過救護車為了救人須搶快, 本來風險就高, 此案例實屬例外,一般T5車主不酒駕當不致於如此, 其他T5柴油車尚未傳出A1事故
道路實際撞測最具參考價值, 車與人是互動的, 車子較不易發生事故意謂整體行駛狀況較良好, 簡單舉例來說, 歐系車不易晃, 長途行駛反而較不易疲勞, 這表示因為疲勞駕駛出事的機率就降低了...
真理是什麼, 真理是: 有準備都不一定考的好(歐系車仍有A1事故), 沒準備大概真的只能靠運氣(日系車)
個人觀看各種事故案例統計得出的結論, 歡迎來挑戰, 真理愈辯愈明, 了解自已選的車子會遇到什麼風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拿這種無法查證且毫無可信度的個人意見當成真理大肆宣傳,可笑之至,難道福特版的車友比較好騙嗎?
IIHS在2011年發表的報告
Dying in a crash
有些在IIHS碰撞測試經常拿到高分的,如Volvo XC90,實際傷亡率反而高於同級車平均。許多日系車,如Honda Civic,Honda Accord,Toyota Sienna的實際傷亡率都非常優異,遠勝歐洲進口車,更不要說一些所謂的"歐系國產車"。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老是用一句"日系車"在江湖上賣膏藥
久了也是會被人看破腳手
IIHS公佈2014年安全首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