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用扭力樑就輸定了嗎? 數據會說話

開發扭力樑的確是為了COST DOWN
福特原廠自己都承認 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The new setup also delivers lower material costs for improved profitability as well as easier packaging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hybrid derivations.
妹妹伊咩咩 wrote:
開發扭力樑的確是為了...(恕刪)


多出的空間則是給未來可能的
油電混動版用的,不是給消費者用的
其實用扭力樑或是獨立懸吊,對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無感的,
唯有在很極端的操駕環境裡頭,這兩種懸吊的差距才會些微顯露,
況且還有後天調較,底盤、重心分配的差異性,
不是說當你一套獨立懸吊你就會開起來特別舒服。

我是不知道版上的鍵盤手是怎樣,
每個都藤原拓海天天在山道或北宜公路做限時外送什麼的,
今天就算給你後獨立懸吊,你沒那屁股吃那瀉藥,沒那操駕的本事,
你照樣是藤原填海啦,哪這麼多廢話。

今天這台車不論用扭力樑或是獨立懸吊,都有車廠的規劃,
只要看這車的調性和車價配不配的上而已,
用扭力樑絕大多數車廠的考量就是降底成本,
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對外講,
在常態性的使用上扭力樑可以勝任,舒適性和操駕的回饋性都能調整得到位,
為什麼不能採用?
cost down 本來就是每個車廠年年都在做的事情,
只是有些車子cost down 在一些你肉眼看不見的地方。

馬3今年起也要全面改用扭力樑,賓士的初級款早在用,
神車更早就採用多久了,人有一天到晚嫌它爛嗎?
你嫌它爛還不是照樣在台灣銷售連霸十數年,
可見數字會說話,
後懸吊用獨立連桿或是扭力樑對大多數的老百姓來講根本沒差啊,
如果真的這麼爛,那神車在台灣還賣這麼好喔,
難道你覺的台灣人就愛買爛貨嗎?

鍵盤車手天天叫叫叫,我就不信你的屁股是加裝電子感測器,
敏感到用扭力樑或是獨立懸吊你馬上就感應的出差別。


red violin wrote:
其實用扭力樑或是獨...(恕刪)

認同。
我個人認為,這個價格算是很對得起這台車,主、被動安全滿點,最為人詬病的變速系統也換了,空間也夠大,看得出福特真的有背水一戰的決心。
red violin wrote:
其實用扭力樑或是獨立...(恕刪)


不要比操控也行啦,光舒適性
也是差了一截

後拖曳臂單側輪胎的動態會連動至相對側的輪胎,這是再怎麼改進都改不了的物理性先天硬傷

遇到較不平整路面,不用專家,一般人就能感受出差別的

其實福特擺其它等級我就不會罵,但擺在旗艦真的就是欠罵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不要比操控也行啦,...(恕刪)



那敢問閣下一句,新款的focus 你操駕過了嗎?

你講的是理論,這個東西不難,有點常識的人都可以懂。

舒適性本身帶有很大的個人感受差異性,沒有一個數據量化的標準,

這邊就看車廠的調校能力和基準要求。

調校得好的扭力臂和很普通的獨立懸架,舒適度上的差異性恐怕不會天差地遠。
red violin wrote:
那敢問閣下一句,新...(恕刪)




其實你可以看看 01 福特汽車鈑最近兩三天的 5~6 篇文章 .

幾乎都是專門放大討論 "後懸吊扭力樑" 的問題 .

簡單說就是在借題發揮 !!

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解是因為沒甚麼地方好嘴的了 !!

只好揪著 "後懸吊扭力樑" 問題不放.

再刻意的挑起 "意識形態的低人一等" 話題 .

國外 "低階扭力樑" 來到台灣後變成 "高階扭力樑" .

這類網路活動在每次福特推出新車時都會有一波流的 .

連 2~3 年前的 PS 雙離合變速箱過熱文章都又再浮出水面了 .

習慣就好 !!

別太認真 !!



可是就目前流出來的訊息.

福特六和若是真的連 "ST Line版本" 也是 "後懸吊扭力樑" 的配置 ?!

就個人而言也是有點無法接受.....

就真的是活該 被酸 / 被砲 / 被嘴 了 !!

畢竟 "後懸吊多連桿" 也可以說是 "福特FOCUS的操控信仰" !!

對部分人來說頓時失去了信仰 .

難免要有適應期 !!

這方面是跟底盤的調校功力是比較沒有相關性的 !!


red violin wrote:
那敢問閣下一句,新...(恕刪)



在01很多都是超體感卡稱,你我不懂的

我只知道舒適性,要看司機駕車方式

沒事在那邊激烈操駕 你用啥米吊還是啥爛涼都好,乘客或駕駛一樣都不會舒服

我就不信 不講不看的話 這些人只光坐上去就分的出是啥挖溝後懸吊啦。

red violin wrote:
那敢問閣下一句,新款...(恕刪)


同樣一台mk4有的搭載後多連桿,有的搭載後拖曳臂

後拖曳臂那麼好棒棒,幹嘛不一視同仁,只賣一種後拖曳臂就好?

其實六和若比照國外,高階搭多連桿,低階搭後拖曳臂,我也不會出來罵

今天是旗艦也塞個拖曳臂出來賣,那個Titanium招牌都不怕生鏽啊

我就是三代剛上市三個月就拿現金支持福特的現役車主啦

註:我不會去批新一代馬三,人家全球一視同仁,我也不會批福斯Golf,人家也是全球分級一致
chienchenghung wrote:
其實你可以看看 01...(恕刪)


所以問題其實很明顯不是嗎?

問題不在扭力樑系統是多好或多爛,

而是在於台福是否應該多加入一個頂規可選獨立懸架的機會給消費者,

批判的方向要搞對,說不定台福有人也在看01,之後真的會做出產品調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