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車的鋼板比神車薄?


Blackhair wrote:
批評別家的車可以增加多少銷售額??


花栗鼠大
這您就不懂了.....

批評別家可以增加消費者的安全感與自我認同及優越感.....

簡單說.........




可以增加成交機會與速度


憂鬱天使 wrote:
如果看過2010年和...(恕刪)


要批評可以, 但也先看看自己的邏輯有沒有問題再說...

70萬*10.1萬輛=700億沒錯, 但大家都知道, 車廠好賺的是在保養
你以為這700多億裡面都是賣車呀? 上百萬的TOYOTA車主回廠保養不用錢嗎?

另外, EPS超過10元的還有另外一家叫裕隆日產汽車, 也請發表您的高見!


ilikeprius wrote:
要批評可以, 但也先看看自己的邏輯有沒有問題再說...



70萬*10.1萬輛=700億沒錯, 但大家都知道, 車廠好賺的是在保養

你以為這700多億裡面都是賣車呀? 上百萬的TOYOTA車主回廠保養不用錢嗎?


和泰是總經銷.........
下面還有北都中都等各地區的經銷商。
維修廠都是由各地的經銷商開的,
和泰本身好像沒有直接開維修廠。
七百多億的營業額中含,
1.TOYOTA車系批售各地經銷商的營業額
2.各車系維修零件銷售
3.HINO重車賣到各地經銷商的營業額
3.LEXUS車系批售各地經銷商的營業額
4.車美仕銷售
所以TOYOTA這十萬輛車,
和泰賺一手後賣給各地經銷商的平均價遠遠不到50萬,
至於國瑞的出廠價?==>國瑞去年約賺25億,其他未公布。

維修保養的費用是各地經銷商賺的,
不是和泰直接賺走,不要汙衊他。

不過和泰也是各地經銷商的大股東啦,
約佔一半股份。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ilikeprius wrote:
要批評可以, 但也先...(恕刪)


高見沒有,只是就能看到的東西討論罷了
哪裡邏輯不通的地方還望您指點

裕日車今年多靠了東風賺了一個資本額,您應該知道吧
中間兩者差異在哪裡,您知道嗎?
也望您指點

70萬*10.1萬輛=700億沒錯, 但大家都知道, 車廠好賺的是在保養
你以為這700多億裡面都是賣車呀? 上百萬的TOYOTA車主回廠保養不用錢嗎?


老實說我真的看不懂您說的意思?
所以是和泰賺更大嗎?
KiKiUnicorn wrote:
和泰是總經銷.......(恕刪)


這位大哥果然是明理人^^

只是和泰賣給下游經銷商的平均價遠不到50萬
如果是指Altis以下等級的車輛,我可以理解
但這應該不會是平均價值,因為包含了像Wish,Camry以上等級(也佔了1/3的銷售量)
且包含進口車部份像Lexus車款
近年銷售量也很優,也讓總營業額成長不少
銷售數量6,544台,屬於高單價產品(也屬於這10.1萬輛內)
應該不會是這種均價
所以這點也是小弟比較不能理解
也是最大的疑點

其實看到車市越低迷,車廠賺越大,漲價喊越凶,都嫌賺不夠大
我就很反感,才會對這事情很介意
也對台灣國產車商的良心有意見

題外話,我自己開福特的車,也對福特很感冒
銷售服務體系對自家車也不夠熟悉(難不成要客人幫業代上課?)
後勤保養維修也有部份讓人覺得無言
我相信也有很多好的業代、技師
只是就小弟目前遇過的比例偏低=.=
業務的話能相信,

"X"都可以吃了,

每次跟我女友一聊到車時,我都會告訴她

一些有關車子的基本常識,連我同事開T牌

的車,坐我車在關門時都說"你的車門好重喔!"



這還不簡單..以後聽到各家業代如何神話自家車~~
就指名道姓說是哪個廠牌哪一家的業代~~讓大伙看看這樣的業代如何的不專業~~~
無知的消費者被無知的業務欺騙,這很正常~~
叫他們去中古車行

把BMW五系列的門打開,在關上
再去開FOCUS的門

就了解紮不紮實


我們家馬六的門好輕

那個BMW的門和開金庫一樣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我認識的私人汽車保養廠
沒有一個老闆是開T牌的
更沒有老闆會想買T牌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