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誰改過I-MAX避震器或對避震器懂的..

看了版上各位前輩的經驗談,真的獲益良多,謝謝!
其實說實在話,以i-MAX原廠底盤懸吊的調性來說真地滿不錯的,操控性好且有QQ的感覺。
若不是因為原廠避震器的品質不是很好,其實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更換市售的避震器,
最誇張的是看過有人新車剛買一個月就壞了,時常看到車友反映原廠避震器的問題,
雖然保固期內原廠會出保固換新,但心裡還是提心吊膽自己的車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發生避震器壞掉的情況?
其實在原廠3年保固期內,我自己是不會考慮要換市售的改裝避震器,但是過保固後若避震器故障,
不是很想再花錢更換原廠的避震器,怕只會多花冤枉錢,換完後不久又壞掉!

只是就像版上前輩所說的,改裝避震器是一門學問,適不適合自己的軟硬接受度也不清楚,
希望有經驗的大大能多分享使用經驗,可作為未來過保固後若故障時的參考依據,謝謝大家!
dragonet1192000 wrote:
避震器別亂配,尤其原廠筒身配短彈簧或KYB筒身(相當不錯)配原廠彈簧,都是死,你抓不住我我抓不住你。
KYB黑筒物超所值(我的現役),但你要怎配我沒研究也不保證。但...


以我所知, 原廠筒身配上短彈簧最大的問題在於
因為角度改變, 容易造成阻尼單邊耗損變大, 壽命減短, 再來是阻泥行程更短, 越下面負擔壓力越大,
較容易導致油封漏油.
更換短彈簧必須要增強彈簧的磅數,
而要增加多少磅數, 大多廠商應該在販賣前都有測試以及建議值的...
增加磅數主要是因為彈簧和阻泥的行程變短,
不要讓阻泥負擔過多的壓力(最主要是怕衝到底會出問題)
可是這樣彈簧會讓車變得比較硬但是不Q
剪彈簧才有抓不住的問題

至於 KYB 筒身, 配上原廠彈簧, 我倒沒有看到任何問題,
因為 KYB 本身就是依據原廠彈簧數據而設計的...
所以沒有改變避震行程的問題,
所以這不需要強化彈簧, 而可以達到比較Q的感覺,
只是不會增加太多硬朗的感覺 (稍微會增加, 因為阻泥變強)
但是通常阻泥在避震器中,
算是屬於較貴的東西... 所以要價當然單比彈簧來的高
這樣的搭配, 已經能夠符合7成以上的車主來使用, 較舒適也比較運動性的避震.
這種配法還沒有聽說誰抓不住誰的問題.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這種問題當然是找一個i-max家族俱樂部

吸取前人經驗比較實際

不是不能改,是要先稍微了解一下再去花錢

就算最後不改....至少也能跟我一樣練的一身嘴砲工夫阿
ctwang001 wrote:
請問"點工"是什麼?實在是看不懂。可否解釋一下?
這樣上下文才可以連貫...(恕刪)


不好意思,我以為這名詞大家都懂
因為很多人也都在科技廠工作,難道沒點工嗎??
(我不清楚)

小弟的工作是屬於業主
而設備維修方面...會請包商
而包商就會叫一些機械工人來駐廠
不外乎就冷作,配管,電焊,鉗工..等等
一天看幾個工人駐廠,需要時就多點..
所以就叫點工..

點工難免素質良莠
所以就會有一些台客fu的點工
剛好這次來了一個..很愛談改車..很愛說過去很行之類的
但他自己沒車..大概是這意思
-----------------
回到主題

我的確對改車不懂
小弟只是覺得降低一下車身很好看
但的確不知道..怎麼降低車身
所以我以為換避震器..意思是就是降車身...
迷惘之人 wrote:
不好意思,我以為這名...(恕刪)

基本上避震器跟彈簧是分開的唷,所以一般都講換避震器(連彈簧一起換),這學問還滿多的,所以很多都用套裝的,如果單換避震器,是無法降低車身的,所以會搭配短彈簧,避震阻尼與彈簧公斤數的搭配要適當,車身就會穩,有不會有過多的彈跳!!就例如為什麼KONI避震會配H&R彈簧意思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配自家或是一樣德國製品),因為這樣配,兩者的向上向下做動是不錯的配法,當然還是有別種配法,可是就要看自己口袋夠不夠深,時間多不多了,還有自己一定要親身去試乘,看看是否適合自己及家人!
畢竟I-Max也算休旅車款,難免會座滿,所以要考慮座滿後,後座會不會太軟或太硬等等.............
迷惘之人 wrote:
的確沒有朋友在改車呢

唯一只有一直叫我降車身的點工
不問他還好~一問他我看連法拉利都懂..
所以我不想問他,加上他也沒車

原來降低車身會喪失舒適而變比較硬阿
這我就不知道了
...(恕刪)


這種還是不用裡他吧.. 要講改車之前拜託先去買跟養一台車

沒自己養車或很少開車卻講一口車經的人.. 還要討論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