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ahu_123 wrote:
跟車系統應該說是50KM...(恕刪)
不雨 wrote:
最大重點在於保持安全車距時時警覺 不要刻意卡位占用他人車距 影響安全
台灣行車多數毛病就是跟太緊爭先恐後或者占用他人車距以及蛇行變換車道駕駛........以上不做好老是談論安全性無用
同意這個論點
我加長2車身車距 = 保持距離
但有1種人 就是會 一打方向燈 肉眼只看到後方向燈只閃一下 就完成變換車道了
要切也打方向燈有5秒以上
是一種尊重
我很討厭 要不是有打燈 沒打就送件
只有大貨車 變換車道 打的方向燈 超過5秒 並且有安全距離 才會變換車道
小貨車不是 管你在哪 一打就轉
貨車長 要等小車經過這就算了
中線超完車有99%的車輛只要可以不再持續超車了會回到外線
小車不是 內線就是內線
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大貨車以上駕駛人的素質比轎車駕駛人的素質還高
白天車多就算了
晚上大車隨時都能切出切入
打方向燈也是車過5秒
還有遇到
我在中線 我的前面有1公里遠沒車
內線沒車
後方內線過來還要剪我的車?
是不會遠一點在切嗎? 真的搞不懂
因此, 是否有天窗, 對歐系車而言車頂強度相去不遠, 全景天窗最大的威脅在落石......
至於天窗漏水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天窗是要保養的(應該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天窗有排水孔), 否則洗車或雨水的髒污泥沙久而久之堵塞排水孔, 天窗又開始排水不及而漏水, 就變成一般人想的天窗容易壞, 本人第一次碰到後, 後來保養都會請技師增加天窗排水孔清潔項目, 至今8年車未再有漏水情形, 天窗是好東西, 讓人心情變換, 車內空間明亮, 下雨則聽雨看雨, 車窗天窗全開兜風, 也有敞篷車70%的感覺, 全景天窗則達85~90%, 即使沒有敞篷車, 也有敞篷車的感覺
保養方式.
(0).換油時車子頂上去, 此時先清除車底排水孔及附近的堵塞或污泥
(1).打開天窗對上方排水孔注水, 觀察排水情形, 一方面弄軟管內的淤積
(2).用空氣噴槍慢慢噴氣加壓, 注意, 一定要慢慢加壓, 因為突然高壓會讓B柱內排水管線接頭脫落, 就麻煩了, 我碰過

(3).然後再倒水, 再噴一次氣槍, 再倒水, 看看排水流量是否正常
PS.現在的FORD已改善加粗排水管, 因此堵塞情形更有改善
kiki5768 wrote:
看這新聞,思考2個問題,車上ACC有沒有開,開的話,這樣ACC還撞上,
這樣ACC就不可靠,而主動式剎車為何沒啟動 ? 幸好沒有翻車,翻車時,車頂剛性,可不可以支撐全車重量,在變性重力加速度之下,車內人可不可以受到防護,全景式玻璃不會比剛性好,就像敞篷車,A柱及中柱都加強剛性,但是,30年前張先生敞篷車翻車,還是沒辦法保護他,失去好聽歌。所以,為何KUGA A柱及中柱用棚剛,知道翻車全景式天窗剛性,沒有無全景式好,為何有一些人不喜好天窗車,除了漏水外,他們也考慮到車禍安全性,只是現在車場頂級車,大部都出有天窗車。看這新聞,思考2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