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EcoSport美規小改款披露


robertchang7797 wrote:
ECOSPORT雖...(恕刪)


KUGA 2.5代小改,雖然設計外觀較保守,但白色車與造型搭配似乎變得更匹配。
白色挺適合車頭凹凸有緻的走向,讓白色不會那麼大面積平整,凸顯更多立體感。
如果搭配歐洲發表的蜂巢中網和亮面車身下方防刮料替換,會相當好看!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Ford EcoSport...(恕刪)


時髦款--->Mazda CX-3
搞怪獨行-->Nissan Juke
超值復古-->Suzuki Jimny (最近比較紅的應該是Vitara才對)
當紅炸子雞-->Honda HR-V
美式休閒-->Ford EcoSport
捷克經典-->Škoda Yeti
淡消台灣小悍馬-->Daihatsu Terios

以前三菱還有ASX (日本稱RVR) 停止引進了真的很可惜
http://roadtest.u-car.com.tw/15403.html
http://www.mitsubishi-motors.co.jp/rvr/utility/uti_02.html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KUGA 2.5代...(恕刪)

阿福大有為KUGA設計套件的打算嗎?看起來市場並不小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沒有PS變速箱主被...(恕刪)


其實渦輪車都發展逾百年,技術其實很穩定。
但買渦輪車的車友,怎樣都少一匹馬力,老想去刷刷晶片,就要從動力180變250加60~80匹,扭力24公斤米變40公斤米.....
別說原廠渦輪會受不了,變速箱在扭力壓榨下,不只出油嚕,還流膿哩!
很多車友對改裝完善性瞭解不夠透徹,如果刷晶片2萬塊當萬靈丹,就如日產工程師所說,那公司養我們吃屎嗎?
華創的工程師也坦言,有這種神丹,我還需要上班領薪水嗎,那還需要水野和敏GT-R之父做啥!!

羊毛出於羊身,車友對車輛動力升級,起碼也要看看艾德在中古車大翻新節目中,怎麼在原車設定安全值下,【微幅】升級動力,並在提升動力的同時,針對引擎散熱、排廢、供電等等,一併進行升級對應的更換。

改動力~需是整套的思路!

很多渦輪車會掛,是改到掛!
無獨有偶,Subaru Forester NA就都沒事,唯獨XT很多車友很愛改,問題就跟著來。
什麼牌其實都一樣了。

但低CC數+渦輪增壓,已經是現在國際車壇主要的發展方向,慢慢會與NA在市場量趨近,未來甚至在精打細算的亞太國家完全取代NA系統都有那麼一點可能。

人蔘比當歸大 wrote:
小肥1.0也不過69...(恕刪)


應該有機會。
laiway wrote:
時髦款--->Mazda...(恕刪)


Vitara是Suzuki中型休旅,以前我小舅子要買正統4輪傳動休旅,我就曾引薦他購買Vitara JP,尺碼是CX-3、EcoSport大一號的級距哦!

中華現在很慘,因為沒有資源,N久才那麼一台大凹.......。
最近中華和大陸東南汽車,在發展以Lancer Fortis修改內、外自主設計的新式轎車。
隔壁U-CAR前幾天有為中華辦過票選。

以下是票選的設計圖 :












外觀4種,內裝2種。

中華設計中心,自陳聰仁所長離開後,也漸漸式微。
以前設計中心的權限很大,現在大多以市場取向為主。
因為沒有新車,得靠自主設計來自救孕生,在陳聰仁所長還在任時就已經有這現象。

但大改一台車,得燒掉太多資金,一款車型上市沒能成功,得背負多大的壓力!無奈呀!
mike710136 wrote:
不知道這種為門的優點...(恕刪)

現行舊款設計是把備胎外掛尾門,可以讓車內Z軸多約20公分高 所以採側開式。
一鍵開啟很方便省力,左開式在臺灣很適用,可以保護拿取東西的車主,雖要注意撞到後面,但相對的不怕敲到停車場上方鐵管什麼的。

新款不知是否又把備胎藏回後艙底板?還是用補胎液組?有看到一塊隔板。

希望能改善尾門一次開到底的缺點,那就很棒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低CC數+渦輪增壓,已經是現在國際車壇主要的發展方向,慢慢會與NA在市場量趨近,未來甚至在精打細算的亞太國家完全取代NA系統都有那麼一點可能

是的,這是主流
過去低增壓在某些車廠就已經很流行了(瑞典兩雙雄)

只是對於掛t的車來說,我禀持著零件越多越容易出狀況的想法,所以不怎麼喜歡有t的車
(加上有t在,引擎室內的溫度會更高,溫度一高、對其他零件的影響會更大)
車對我來說只是代步工具,一般1600cc的NA引擎出力已足夠我使用,除非買柴油車,否則能不買有t的就不會買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喜歡NA引擎的線性操作感
超過200匹馬力的車也不是沒開過,但是心臟小、時速130km/h以上不是我的領域(賽道除外

回到主題,以前試駕過fiesta 1.6 NA引擎+PS變速箱的組合,對於那底盤讚譽有佳,沉穩又靈活(新莊菁山路來回)
但是那PS變速箱真的是頓挫到想吐...

mmppeegg wrote:
阿福大有為KUGA...(恕刪)


^^
目前設計看中方意思,需要許多時間醞釀!

不過,大陸的需求和台灣真的不太一樣,竟然要我設計整保桿替換的造型看看!!
我嚇傻了!
他們要送成車去撞看看嗎???

RBB213 wrote:
現行舊款設計是把備...(恕刪)


絞鍊結構重新設計才有辦法分段開啟。
得看新車才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