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部分人其實感覺不出來,這樓大部分人都搞混了
你們所說的渦輪開始工作,油門2/3後的貼背感,是變速箱的"降檔"反應
KUGA 1.5T搭的是八速"自排"變速箱,設定比較保守,開起來升檔快才會感覺車輛無力
自排變速箱只有L檔可以選,STLINE的有換檔撥片可以控制檔位(stline是八速手自排)
用L檔來大腳油門,拉轉到最大馬力區間後再切回D檔(超轉變速箱電腦會保護自動升檔,所以別怕)
那個時候才能體會真正180匹彈射的貼背感
0-100加速通常都是讓變速箱自己去控制,如果變速箱設定保守省油,加速就不會太好
自排變速箱的電腦設定影響是比cvt能要更多
這代kuga可惜的點就是居然搭載八速自排,自手排居然只有2.0t跟stline才有
愛迪5438 wrote:
扭力單位是牛頓-米,F=m*a,自然扭力大的加速度也快.
馬力是功率的單位,P=F*V,馬力大的最終速度可以較高
一般市面測馬力扭力曲線都是經變速箱後從輪胎出力測出,
從上面公式上把每一點的馬力值FV除以扭力F...就會有一個V值(當然這不是實際數度值),
從這簡單馬力/扭力來看,馬力越大所能得到的V值就越大(馬力跟扭力是互生關係,不要幻想P可以無限大F會無限小)。
扭力就是要抵抗重量風阻跟摩擦等等,所以扭力夠用就好,除非要載重或是高速抵抗強大風阻,
一般房車選擇低轉高扭力就可以,比較省油且滿載起步時也不會有重拖感,
對於高轉高扭也不一定會重拖,因為要考慮變速箱的配比,所以車廠帳面數據都是峰值,跟實際駕駛感受無關就是了。
Freshness wrote:
雖然又討論到馬力跟扭...(恕刪)
樓上所言甚是。
效能至上用自手排,除起步模式瞬間皆需低轉高扭拉高轉速。拉高轉起步會喀嚓一聲,就是瞬間狂硬接合....效率很高,但會不會導致受方崩潰就不得而知。
但之後也都需要扭力拉轉。
引擎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更多能量,車就加速愈快;汽油引擎高效率全硬接合變速箱(雙離合或手排)靠的是扭力拉轉, 自排變速箱有扭力轉換器可瞬間拉高轉但傳動效率較差,當汽油拉高轉時相同單位時間能輸出的總能量是高於柴油引擎。
柴油或渦輪車低轉有力的說法,只適用於全硬接合變速箱致轉速拉高需高扭力之狀況(上坡更明顯)。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歐洲人都開手排且自手排變速箱數量增多或多數人不敢把引擎拉到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