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大家好
第一次發文 有哪些不好需要修改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第四代的Focus有許多高科技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相信大家也看過了很多介紹及車評的
影片。外觀及內裝得改變幅度也是相當大的!
小弟以個人觀點來述說Focus牽到家裡到現在兩個月三千多公里得小心得!

(此車為小弟與父親共同使用,以拍攝為興趣帶點用車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三缸的渦輪增壓引擎,加速很輕快,市區超車高速再加速說真的都很棒,抖動的感覺也
輕微。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引擎室和家裡的另一部Luxgen SUV7比起來,乾淨好多也空好多,不過少了SUV7渦輪
的吸氣聲,還是有些不習慣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新世代的LED頭燈,雖然說投射方式不是魚眼,不過在夜間開車時個人覺得亮度已經非
常夠用了,霧燈也有轉向輔助,在山上或市區對於轉彎的死角多少也會有幫助。
不過看了車友開箱國外的多功能魚眼,真的是夢想中的一項逸品阿...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車頭看起來的辨識度也算高,ST-Line的空力套件多了一些運動感。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Michelin PS4 235/40/R18 這套輪框的造型也挺好看,而且說真的輪胎尺寸也真的是
蠻大的,高速和速度稍微快一點過彎的時候都是牢牢抓在地面。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ST-Line銘牌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底盤高度我覺得算剛好,也不會太低,如過再低下去進一些地下室停車場,可能就要多
一點心思在小心磨下八的問題了! 當然視覺來說,再低一點會更好看啦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車側有著陽剛的線條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鯊魚鰭的部分也讓整體外觀看起來更加的運動化,雖然說對於現在的車款已經很常見。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我覺得車尾的一個缺憾就是沒有全LED的尾燈組合,不過鹵素燈來說對於後方駕駛有時
候也許也是挺不錯的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對於掀背車很多人都不愛的後雨刷,我倒是很愛哈哈哈,因為雨天時後擋風玻璃的雨珠
我還是不太喜歡殘留在上面,因為停車時或開車還是會用到,以清楚為優先啦。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這片擾流板很加分!!夠大片而且也有些造型,不會太呆版。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單邊雙出的尾管也不至於到太浮誇,不過另一邊的預留孔真的會讓人心中的小惡魔跑出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對於這原廠排氣管,其實也是有一些小聲浪的,又或是自我感覺良好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屁股也是中規中矩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來到內裝,這組B&O的音響,在聽覺感受上低音的部分真的蠻強的,不過在中高音的部
分好像就沒有到一定的水準,這是我得觀點,還是要看各位實際駕馭過才能了解自己的喜好。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類碳纖維飾板增添了一些質感,但是軟質塑膠就見仁見智了。還有就是這套中控鎖讓我
有些納悶,為甚麼到現在原廠還是沒有行駛後自動上鎖的功能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方向盤案件很豐富
左方有跟車車距調整、車道維持、定速功能、限速功能,下方就是音響大小聲的調整。
右方則是儀錶板內部的操作鈕,下方則是語音控制及音樂切換按鈕。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引擎啟動鈕。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恆溫空調操作起來很直覺也很方便。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雙區恆溫空調可以讓另一半或是副駕的朋友自由調整想要的溫度。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SYNC3系統支援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使用起來很方便,導航音樂都很流
暢,只是有時候連接時會有些微的不順,給大家參考。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空調控制下方有無線充電版、USB插孔、電源供應座。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方向盤左方操作桿,按鈕的地方為車道偏離輔助。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雙圓式的傳統指針儀表板,中間的資訊幕也很豐富。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新世代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改為轉盤式的換檔方式,操作起來還是需要習慣一下。中間M
模式則為手排模式。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中央操作最上方為電子手煞車、Auto Hold,下方為三種行車模式切換、TCS開關、抬
頭顯示器開關,最下方為停車熄火以及駐車雷達。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置杯架的部分多了一點氣氛燈的點綴,夜間時增添了一些內裝質感。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大燈控制通常都開在自動啟閉,是沒必要關,因為也很容易會忘記開啟。右邊的空白揵
如果是電動尾門那就厲害了!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抬頭顯示器可以調整高低顯示方式以及輔助功能的顯示。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後座車門上的喇叭。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新世代車型越來越常見的後座冷氣出風口同樣也沒有少。炙熱的夏天對於後座乘客也是
一大幫助。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下方的12V電源供應。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後座很需要的置杯架同樣也有。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後車箱空間日常使用算充裕,後座可以做分離傾倒還可以更進一步放大後箱空間。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B&O重低音及擴大器,備胎也沒了改成打氣機補胎劑。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後箱車門把手,是為了方便關嗎?

賞車圖以下,請各位給小弟一些建議與指教摟!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 Focus MK4 ST-Line - 遲來的小開箱心得文 (更新第二套換胎心得)

心得分享:
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多多少少有些心得,小弟不是專業車評,單單以個人觀點看這台車。

外觀:
LED的頭燈組在夜間真的是很棒的一部分,亮度夠也比HID、鹵素燈來的低溫,相對的燈殼也許就不太會出現白化的問題,當然這還遷就於用車時間及停車得環境,尾燈其實有考慮換四門板的尾燈,不過後來發現除了多了LED光條好像部分燈泡還是鹵素燈就停手了。

內裝:
以內裝用料來說,雖然算是國產小車,不過塑料感還是比較重了一些,但也還算是能接受。方向盤的握感很好轉向也很輕盈,換檔撥片很方便,超車時降檔也無須讓手離開方向盤操作排檔。音響的話見仁見智,個人覺得是還OK。中控螢幕解析度很好,操作也很直覺,有遇到過導航當機的問題,但還好自動恢復。排檔桿的操作是比較要時間習慣。隔音我覺得已經很好了,高速風切聲或是市區表現都還不錯,可能就是輪拱的地方會多傳一些聲音進到車內。

動力:
182ps 24.5kgm使用起來很剛好,市區超車高速的順暢度都很棒,還有引擎的噪音也很小,些微的抖動也不會讓人不舒服。加速多虧8速變速箱,讓整體加速感覺很輕快,巡航時也很省油。

底盤:
整體開起來在路上的路感很紮實,過伸縮縫及減速坡都不太會有異音,不過就是後座的話也許會比較跳。過彎轉向的感覺很準側傾不至於到很明顯。煞車很線性,踩多少給多少。

輔助安全配備:
ACC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科技,從第一代的SUV7換開這台真的多了很多便利性,市區我不會使用,因為我覺得市區的突發狀況實在太多了,高速公路使用很方便,真的降低很多駕駛疲勞感。車道偏離輔助也很方便,可以調整提醒或是自動修正,不怕開一開不小心偏離到別的車道,為自己及其他駕駛人多一分安全。AEB自動煞停救了我兩次,都是在前方突然煞車的情況下,否則差點就親別人屁股了。

再來就是遇到一些比較疑問的狀況。變速箱換檔拉索的聲音,有回原廠問過技師,九月這批的車子聽技師說是有墊上了橡膠墊還是彈簧做緩衝,聲音已經算是最小了,不過還是會有拉索換檔的聲音,這點有爬過文,車友很多都遇到,不過有些換完拉索好像還是有異音,這點就看各位能不能接受了。還有切換檔位的頓挫感,最明顯就是N切R檔,停車時D切N我幾乎都會停一下確定入N檔後才接換R檔且確定煞車是踩緊的情況,不過有時卻會有很大的頓挫感,儀表板中央螢幕會顯式類似"在低速入檔",接著就入R檔頓一下的感覺,都是在N切R檔時遇到,且都確定是在車輛完全靜止發生,這點不知道有沒有車友遇到同樣的問題。

綜觀來看小弟我還是覺得福特是一個不錯的車廠,父親從年輕開全壘打、天王星、ESCAPE、LuxgenSUV到現在FOCUS,我自己一直覺得福特車很不賴,當然FOCUS也是一台很棒的掀背車,只是這些小問題比較困惑。

請各位給小弟一些建議與指教,也謝謝您們觀看文章!

-Focus MK4 ST-Line- 一萬公里定保簡易分享文

-Focus MK4 ST-Line- 兩萬公里定保簡易分享文

-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5 x Ford Focus MK4 ST-Line 換胎心得文

-Focus MK4 ST-Line- 七萬公里定保簡易分享文

-Focus MK4 ST-Line- 十萬公里定保簡易分享文

-Mchelin Primacy 4+ Focus MK4 ST-Line 換胎分享

沙發?

好文,圖文並茂呀~

好久沒看到圖多字多的精采文章了
fd851118 worte:
還有切換檔位的頓挫感,最明顯就是N切R檔,停車時D切N我幾乎都會停一下確定入N檔後才接換R檔且確定煞車是踩緊的情況,不過有時卻會有很大的頓挫感,儀表板中央螢幕會顯式類似"在低速入檔",接著就入R檔頓一下的感覺,都是在N切R檔時遇到,且都確定是在車輛完全靜止發生,這點不知道有沒有車友遇到同樣的問題。


DR切換一定會頓挫,且切換後最好等一下,再放開煞車,因為這代排檔改為線傳,所以必須等待,至於DR頓挫目前無解。
5分送上,有一張車牌沒馬到
這篇心得文認真,給5分。
MK4妥善率和服務不必擔心,恭喜牽新車
D/R延遲、非LED尾燈、內裝質感普通這我都比較不在意,倒是油耗比預期中高,以及運動化懸吊跟18吋跑胎導致整體彈跳感高是我比較頭痛的部分...

不過外型超帥、過彎穩定、加速線性超順與CP360的好,也真的是用過都說讚!B&O常讓我回到家還不想下車!
關於速控上鎖的功能,我記得是法規的問題,好像可以去外廠解開這個功能。
化學超男子~Alex~ wrote:
D/R延遲、非LED...(恕刪)

不得不說st line真的也是小弟目前換車的一時之選
現在唯一也是考慮通勤的市區油耗
換算油錢真的開始思考牛頭油電車了
速控鎖的問題是老生常談了...不是原廠不願意給而是攸關發生事故後的搶救問題,很多年前歐洲地區有實際的案例,所以愈來愈多的車子會預設關閉(台灣的法規也有相關規定),但其實幾乎所有的車子都有這功能,所以可以自己去外面插電腦開啟,但保固及安全方面就要自己承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