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d Focus ST Wagon 導入國內市場,讓原本小眾的旅行車市場加添更多選擇,同時讓 Ford 具備更寬廣的販售戰力,而既有的 Mondeo Wagon 定位也產生微妙變化。Mondeo Wagon 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豐沛動力和寬敞空間極具機能性,隨著每次年式更新,配備水平更是隨之堆疊升級,舉凡主動車距巡航、車道維持等時下熱門的輔助系統皆是標準配備。即便如此,Mondeo Wagon 仍有升級空間,這回則是在輔助配備中,額外加入 TSR 道路標示功能。這實在優秀且有誠意,卻留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難題。

休旅車熱潮持續風行,中型轎車市場受到壓縮,連喘息的空間都快沒了,各廠也紛紛撤出戰局,曾經叱吒中型房車的 Ford Mondeo 走上相同的命運,留下 Mondeo Wagon 旅行車款為車系延續血脈。2021 年式又了加配備,但不可否認,Mondeo Wagon 這次進化的幅度確實不大,僅是加 TSR 道路標示功能,可在電子儀錶上顯示即時道路速限,對於性能雖然沒有幫助,可確實提供更多行車資訊,捕捉神出鬼沒的速限變化,降低無意識超速的機會與對國庫貢獻度。


配備持續增加,無意間暗示代表 Mondeo Wagon 還會販售一段時間,不過,隨著 Focus ST Wagon 加入品牌販售陣容,似乎讓Mondeo Wagon 既有的定位產生微妙的變化,這對販售編成是好是壞還不知道,但對消費者來說絕對不壞。都是旅行車,空間機能都有一定水準,可定位取向卻不大相同,Mondeo Wagon 和 Focus ST Wagon 之間要怎麼選沒有絕對答案,一切端看使用需求。
雖然我們還沒有試駕過 Focus ST Wagon,只有實際看過實車而已,但 Focus ST 五門掀背倒是有經驗,那既然掛上相同的標籤,就代表有運動化定位,轉向、動力、懸吊設定勢必硬派得多,這對舒適性可不是件好事;反觀 Mondeo Wagon 更鮮明的使用定位,懸吊、轉向回饋都柔和許多,更匹配旅行車核心性質,而且 Mondeo Wagon 動力使用 2.0 升渦輪動力,輸出達到 240 匹,要說速度可一點都不慢喔。
說到這裡,哪台會是你/妳的心頭好呢?

趁這次試駕機會,我們來看看 Mondeo Wagon 現況如何。中型房車式微,Mondeo 車系的未來其實是堪憂的,即便當代車型問世多年,還是盼不到後繼車計畫,更別說 Ford 擺明了擴大休旅車家族發展的傾象;說得更殘忍一點,現行 Mondeo 其實是品牌上個世代末的產品了,有沒有未來仍是未知,可感覺上的確不太樂觀。然而,雖然是上個世代的車款,可原廠還是有在經營,而且 Mondeo 位處世代末期,所以新世代駕駛輔助系統這些配備還是有的,面對市場不全然毫無競爭力。
既然這樣,新舊世代有差嗎?當然有差,不然何必開發新底盤、新科技,只是差在哪裡的問題。

車輛工程持續進步,為的是讓車子更好開、更安全,各廠牌旗下車款的世代革新,基本上都有長足的進步,還會考量消費者使用回饋而改良。Ford 自然也是如此,Focus、Kuga 就是很好的例證,除了配備等級升級之外,本質上的駕馭回饋也不一樣,或許車款特質有些改變,但確實比較好開。至於 Mondeo 雖然還處於上個世代,可當時畢竟是中高階定位車款,科技水平是不錯的,一般使用條件下一樣挺好開,雖然可以感受到重量負擔和轉移,卻不會達到惱人的程度,整體來說並不差。

來看看 2021 年式 Mondeo Wagon,如果有在關注這款車的朋友,應該會覺得有點熟悉,因為這次的試駕和上次小改款的試駕車都是白色,在只有 TSR 道路標示這項功能進駐前提下,內外觀架構其實沒有任何改變,仍是熟悉的馬丁頭搭配細長如瞇瞇眼般的頭燈,伴隨著大尺寸圈胎特定與飽滿的車尾線條,讓 Mondeo Wagon 看起來相當有「福氣」。比起 Focus ST Wagon 富有侵略性、銳氣的樣貌斯文許多;除了斯文之外,Mondeo Wagon 的「長輩」氣息比較重,視覺上比較穩重些,氣勢因應車身尺碼和穩重氣息而較強。





座艙內同樣和小改款車型相同,內裝架構沒有變動,深色搭配銀色的空間氛圍很是寬敞,而停留在上個世代的座艙設計,讓 Mondeo Wagon 少了新世代家族共用的墓碑式中控螢幕,視野清爽許多。此外,Mondao Wagon 儀錶台採大角度傾斜設計,比較沒有壓迫感,再加上全景天窗,營造出相當開闊的空間感。而且這個空間感並不虛,不論是後座的腿部空間或是尾廂的空間,都相當充足,尤其腿部空間比起 Focus ST Wagon 舒適許多。





- 原廠導航
- 手機連結

- 前座
- 後座
- 後座空間
- 後座出風口
- 中央扶手
- Focus ST Wagon
- Mondeo Wagon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 Mondeo Wagon 後廂標準容積是 500 公升,座椅傾倒後可以達到 1650 公升;而 Focus ST Wagon 的標準容積反而比較大,達到 691 公升,座椅傾倒後的容積則是 1576。相比之下 Mondeo Wagon 4869 mm 車長的優勢在此展現,比起 Focus ST Wagon 4667 mm 的車長有更高的空間機能,並將這項優勢分配給後座空間,提供更出色的乘坐舒適性。此外,Mondeo Wagon 後廂還有兩道溝槽,搭配原廠部品可以自由地進行空間設定,靈活性與機能性更為出色,更貼近旅行車的機能使用核心。
以下四張圖大家可以稍微比較一下:
- 標準後廂
- 全傾後廂


其實照片比較起來,空間差異就很明顯了,而這和車身尺碼有絕對的關係,Mondeo Wagon 的空間機能確實比 Focus ST Wagon 要靈活許多。

旅行車誕生的基礎應該是「使用」,撇除外觀因素之外,會選擇旅行車的買家大多有機能需求,比較起來對於車輛極限操駕的特性反而不是那麼重要。而 Mondeo Wagon 把這點控制很好的範圍之內,還配備電子懸吊系統,應對不同使用需求,再加上更大的尺碼和空間,算是空間、性能都有兼顧。

至於這次新年式增加的 TSR 道路標示系統,基本上只是在既有的電子儀錶加上道路速限標示,位置分配在儀錶右側,會與駕駛輔助系統狀態一起顯示,讓原本視覺上稍顯空洞的儀錶排列更為豐富,具有更多車輛與道路資訊判讀。其餘座艙內的配備、設定,都和先前小改款車型一樣,這裡就不多做贅述。

動力系統維持不變,2.0 升 Ecoboost 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動力 240 匹、扭力 35.2 公斤米。變速箱使用六速手自排系統,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保護色彩較重,積極進檔、消極退檔,對於動力需求的響應比較慢,先前的百公里加速實測落在 8.5 秒左右,說不上特別特別快,但也不是台慢車。撇開百公里加速不說,開起來動力是絕對充足,鮮少會有不夠用的時候,至多就是要加速的時候變速箱反應慢了一些而已。如果是順順開,我認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在眾多試駕車裡,Mondeo Wagon 算是偏快的車,至少加速的回饋感是如此。
操控特性,Mondeo Wagon 帶有一絲的運動特質,而且是運動中型房車的感覺,這是直接從 Mondeo 承接下來的表現,底盤很沉可是轉向紮實,不是特別銳利,但指向性很夠,轉彎時伴隨著重心擺動,車身會出現側傾,經過阻尼抑制過的側傾,自然和緩的擺動,極佳的貼地性和穩定姿態,給予駕駛十足信心。但當然 Mondeo Wagon 並不是特別靈活,畢竟這是一台車身四米八、軸距 2850 mm 的旅行車。

這要和 Focus ST Wagon 比,贏面可能不大,畢竟那可是 2.3 渦輪引擎、新七速變速箱,還有電子式 LSD,相信不論是加速或是操控都比較犀利。不過,雖然還沒有真的試駕過,但隨著車身形式變化,Focus ST Wagon 的負擔和配重肯定和五門掀背不同,而且也背負著四米六的車長,靈活度勢必有影響,至少不會像五門掀背那麼讓人激賞,同時還要對空間與舒適性妥協,對於休憩使用性質高過於操駕需求的買家來說,相信真的會是一個難以選擇的岔路口。

雖然現在各家車廠大打跨界風,房車跨休旅、休旅跨跑車、旅行跨性能,雖然都有不錯的表現,甚至比起過往的車款更加出色,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國中小課文就學到的道理,可能會檸檬蹦冬瓜迸出新滋味,但兩者兼備一定要有所取捨,就是沒有辦法做到兩樣都完美,了不起是均衡。當然這也是市場需求變化而來的趨勢,但購車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旅行車都是動輒上百萬的價格區間,要思量清楚自身真實的購車需求進行選擇,反而會發現其實有不少車款可以列入考量之中,如果只是一昧跟隨特定車款趨勢,最後還可能形成空間差一點、後座不舒服,也沒時間享受駕馭的美好。
就我個人而言,要操駕我會去買運動型房車、買運動型跑車,這些車可以帶給我更純粹,更好的駕馭體驗。但如果我有了家庭,我需要照顧家人,我需要買休旅車,我一定會選擇純正休旅,而非運動休旅,因為我買休旅車的原因不是為了操駕,是為了帶著家人上山下海,我要照顧的是乘客的舒適性,而非自身的爽感。這是我個人的立場,總之購車這件事,一定要好好審視自身的需求做選擇,在對應的需求下選擇自己喜歡的車,才能買得開心、用得開心。
Mondeo Wagon 更大更舒服,貼近旅行車本質,售價 132.9 萬元;Focus ST Wagon 帶有濃厚運動色彩,但空間機能與舒適性有所犧牲,接單價格 142.8 萬元,如果是你/妳,哪台會是心頭好呢?

Ford Mondeo Wagon EcoBoost 240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汽油渦輪
排氣量:1999c.c.
引擎最大馬力:240ps/5300rpm
引擎最大扭力:35.2kgm/2300~49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45R18
車身尺寸:4869mm x 1852mm x 1506mm
軸距:2850mm
車重:169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