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對於車身結構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阿福大完整汽車車體結構分佈圖解
全部都不是我找出來的資料,純粹轉貼。
如果有資料太舊需要修改請幫忙回覆修正。
基於我本身也正在觀望這幾台車,就不加以評論。
各位準車主有興趣的話可以仔細看一下以下幾個重點結構,再自行判斷哪種比較適合自己,甚至有結構專業能力的準車主,也能透過以下圖片自行判斷或提出討論,我的本意只想讓各位得到正確資訊。
1. 底盤結構
2. A柱
3. B柱
4.引擎室鋼樑
5. 前後內鐵
Xtrail (2015)
底盤局部590-780 增加980樑柱補強
A柱 590 + 980表面鋼板補強
B柱 590 + 980表面鋼板補強
引擎室 590
內鐵 前1470 後980
出處

CRV5 (2017)
底盤 大面積780+局部590
A柱 780+590
B柱 780+590
引擎室 780
內鐵 無標示

CX5 2代 (2017)
底盤 大面積590 結構加強780+980
A柱 780 看起來有1180加強鋼板
B柱 440+980 內層+外層
引擎室 440+590
內鐵 590+大於1500

RAV4 (2012-2013)
底盤 440+590
A柱 440+590 內層+外層
B柱 590+980 內層+外層
引擎室 440+590
內鐵 前780+後980
來源

TUSON (年份?)

TIGUAN (2017)
來源

2013 KUGA(ESCAPE)
來源

Outlander(年份?)
來源

圖片顏色不容易比對填錯請見諒,另外就是沒有厚度、焊接等訊息,也沒有實際撞擊測試,那就沒有所謂強弱之分,資料請自行斟酌取用
我盡量把年份來源標示,各位手邊如有新資料再麻煩指正。
其他車型如下
Subaru SGP
來源

2012其他國產車鋼材資料
來源
2013 Volvo S60/V60
來源

2016 TOYOTA PRIUS TNGA平台
來源



2012-2013 Santa 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