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_ctho wrote:看到最近的車市鬧哄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歐元漲成這樣,一台大五沒有三百萬搞不定...(恕刪) 現在大五最便宜的是228萬,柴油車,但是價格是Accord 8代的兩倍,內部空間也沒8代大,BMW的保養費及服務品質我想也不要期待太多,所以如果真的要換大五520d的話,我想只有"自己心裡爽"及"省油"這兩個理由吧! 平均1升可跑近17km應該算是省油的車了!至於要不要換車呢,建議就去試開Accord 8 和 520d 吧,也許開過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thomas528tw wrote:至於大家談的撞擊測試,就算國產車都要去ARTC撞一撞又真能代表什麼?國外是有獨立機構隨機購買市面上買的車直接撞,國內的制度呢? 所以ARTC的爭議都在撞擊結果不公開,事實上應該要求修法所有車廠必須公開ARTC撞擊測試結果,而不是要求法人的ARTC去公開,沒有法源依據來要求,車廠是絕對不會鳥你的,更別說ARTC只是一個法人單位而已,另外也可以修法要求ARTC去市面上隨機購買車輛回來撞擊,這點也是可以修法的方向,總而言之沒有法源做依據,台灣很少人會去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lin8810 wrote: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恕刪) 是啊 沒做過測試就是讓人少了一份信任啊開過國產跟進口的 感覺就是不一樣啊...同樣是 Honda的車, 一台日本原裝進口 一台台本組裝的,你真的相信兩台品質一樣嗎??其他國產車一樣同理可證啊...
正常用車方式來說,一部車大多會開上十年、八年版上有些大大更是神人,開一部車開十多年、開了二三十萬公里的大有人在十年前的車,到了十年後換,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新車;理論上不管是組裝品質或是新科技加持都是應該要比以前進步以小弟自身為例,十年前開的是Sentra 1.6 小房車;去年換車為CRV 3代外型不論,光是組裝品質及操縱感,當然是好上太多但是你要說國產車進步太多了嗎?未必Sentra雖是老車,但是十年開下來卻也未曾讓我有機會「顧路」過保養費更是讓我的荷包不曾大失血過(除了換四顆輪胎那次)對於這部老車,我其實也是讚不絕口只是後來小賺了些錢,手賤之下把它賣了,才換了這部CRV以我的收入與家境而言,80~120萬左右的車都是可以列入換車考量的範圍但是維修與品質口碑,也會是考慮的要素,因為這會影響到日後養車的成本至於進口或是國產會讓我的荷包不會大失血,可能後者的因素比較高,但是當然絕非是絕的選擇只能說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會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吧但是,國產車的品質確實有比較進步,至少這是我的答案不過,不要忘了別人(進口車)也是會進步的
TAKAMASA wrote:"底盤"是第二個買進...(恕刪) 可以讓我知道一下哪一台國產車底盤調教可以跟進口車一樣?至少我開小B的時候,士林百齡橋左轉重慶北路那個近90度左彎,我可以用快100來過這個彎,還不會偏移你可以告訴我,哪一台國產車可以這樣??????????????????????????????????????????????????????????????????????????????????????????????????????????????????????????????????????????????????????????????????
有一件事小弟我很好奇,很多大大說了一堆,國產車進步?國產車廠再怎麼進步還不就只是間代工廠嚴格說起來,哪個品牌是真正的國產車?還有,究竟是母廠釋出了更多技術,還是這幾間代工廠自行研發技術精進?我想台本應該是前者。如果國產車做的跟該級距相同的進口車配備一樣,並且有公開的碰撞測試成績可循,小弟我想請問:有誰要買進口車?
國產車跟進口車的立基點不同怎比呢??Accord換機油工錢加濾蕊五百多其實比起進口車來說沒有便宜多少吔!各位可以去看看歐洲車的小車,安全性及內裝用料老實說比起熱賣的"蓋沒力"好太多了,買"蓋沒力"的車主不都是要舒適豪華嗎??結果用料真的有夠爛光看那天花板的用料就吐血,舒適真的很棒好像在坐船,安全性呢?國內沒有有測試過安全性所以無法得知各位看看focus國產後和進口的差多少,光是s2.0號稱的賽車椅各位就可以看到大腿及腰靠的包覆的地方裡面都沒有支架支撐,都是軟的....一分錢一分貨啦!!國產車發生多少安全性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