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進口車不好,而是國產車進步很多

看到最近的車市鬧哄哄的,心裡也跟著動了起來,
看到那一篇考慮退訂 A8 3.5 的文章,讓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我家住高雄
我今年 32, 開 A7 3.0 , 2004 七月牽的 , 到現在已跑 136000 公里
我姐開 Volvo S40 2.4i, 2005 八月牽車, 剛滿 30000 公里
我老婆開 Vios , 2005 牽車,剛滿 25000 公里

最近很有感覺的原因是連續幫三部車做了保養 (135000, 30000, 25000)
費用的不同讓我很有感觸

我保養都是會自己帶機油或是來令片等耗材回原廠保養,
而且不需要的添加劑或油精我都會把工單刪掉,因為現在的流程都是工作人員會先來報價,
項目和價格知會車主許可後再施工,這點我在三家車廠都遇到相同的流程
我自己帶耗材的想法是可以有原廠的可靠的施工,又不會被原廠耗材貴到

先說 A7 的保養
預約了便進廠,自己帶油, 工錢加濾心加墊片共五百多... 還有免費幫你洗車和內裝吸塵,
而且Accord 有夜間和週日保養 服務誠意夠 這些我想Accord 的車主都知道

接下來 S40 2.4i 的 30000 保養, 這裡先說明這台Volvo 我們也是 5000 保養一次
報價居然要10000左右, 我看了看, 並沒有什麼特殊可刪的油精或添加劑,
但是工作項目中有列 清洗引擎的三個部份,要三種不同的藥水,以及三份工資,
我因為是代我姐照顧車,又是我第一次做volvo 的30000 保養經驗,不敢冒然把清洗引擎的項目拿掉
於是就答應施工
自然一萬塊左右保養完畢. Volvo 也有幫你洗車.
請注意,已經自己帶六瓶機油了還要10000左右喔; 而且沒有週日和平日的夜間保養.......讓我想起當初去看Infinifi 時, infiniti 好像可以配合車主的時間保養耶, 這種細節上真的有差

後來 結帳時我忍不住對業代說: 你們的車比人家貴,結果保養不但沒有比較省,反而貴得多,真是太離譜了
你知道天兵業代居然回答: 沒法度,我們的車做的比較 "幼 " <-- "幼 念做幼咪咪,白拋拋的幼,唸成第三聲"
這麼明顯的耍嘴皮,讓我沒話說,只好買單走人

再隔一週,去做 Vios 的25000保養, 一樣自己帶四瓶機油到青年路Toyota,
結帳時要六百多,而且沒洗車,但有吸塵.
連我老婆都不敢相信,說: 啊, 小V居然比Accord 貴耶~~還是 Accord 最好了

後來接到Volvo 的客服電話,問說請問對我們的人員和產品服務是否滿意 ?
我說: 可以分開回答嗎 ? 她說: 當然可以啊
我就說: 人是ok, 但是保養就太不合理了. 但不能怪你們,你們在Volvo 上班,當然要維護Volvo; 但是我必須要讓你們知道,這樣的保養費用是讓人無法接受的. 而且Volvo 往上比不上1A2B,往下又有精進的國產車追擊,你們很危險啊. 我想她一定覺得我是澳客

其實在這些事情發生的同時,我有一個心理背景要先各位大大報告,就是我一直有在衡量要不要換BMW來開開,值不值得;所以我一直在站上潛水,也看到BMW 版的許多故事,也有和老婆討論;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歐元漲成這樣,一台大五沒有三百萬搞不定. 但是我現在的A7 3.0 陪我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讓我丟臉或是讓小朋友出走;反而是開S350 的老爸喜歡和我換車開~~~ !!
而且一部車要開很久,我也想考慮七人座之類的,但BMW 的魅力一直揮之不去

我也開過很多進口車: Infiniti G37, Benz S350, Audi A8 Quattro, Vovlo S40 等等,短暫開開是可以,但是要長期的作伴,還真的要好好挑一部適合自己的車; 但是我是真的發現,隨著國產車的進步,似乎花那麼多前買進口車的意義就變得沒那麼大了,不知道是不是有大大也以相同的看法呢 ~~~~






文章關鍵字
精進的國產車追擊
------------------------------------------------------
試舉例說明之吧,全文看不出國產車進步很多在哪裡,難倒是說價錢嗎?
再說開過很多進口車,跟擁有是兩碼子事。
個人也有一台accord 7.0, 開到目前為止,不管在操控上或保養上,也是非常滿意,但是,版主有沒有想過,理性的人(非做生意需要派頭,或田僑仔要風光)買歐洲車圖的不就是那個萬一的當下,可以讓你全身而退嗎?

所以,你所說的雖然一部份是事實,也符合大多數人在經濟考量下對一輛車的需求,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還是應該鞕策台灣的组裝車廠不斷進步.

台灣組裝車能不能讓我們全身而退,這個不必爭論,而是要拿出客觀的數據,給我們看撞擊測試,而且要送國外公正機關測,因為國內的那個機關已經有不良紀錄了.

話又說回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若開得起美歐日進口車,誰還要開本地組裝車呢? 連嚴xx自己都不願意開自家工廠的組裝車啊!對他而言,保養是不用錢的,而且絶對是超級VIP,不是嗎? 那他考慮的是什麼? 不就是最重要的"安全"二個字嗎?

最後,還是希望釐清一個觀念:台灣目前沒有國產車,只有組裝車.
我非常同意你的論點

開過進口車和國產車就知道,現在其實差異不大

一堆人一直說歐洲車開起來紮實,穩定,如果成立的話,

那路上一堆進口車應該不自覺的一直超速--因為穩定到開80KM/H以為是40KM/H

但是其實不是,一堆進口車在當龜車

我自己開除了虛榮感之外不感覺過彎差異差很多

又會說高速很穩

但是我開車15年,每天平均開車約1-2小時吧

但是總共開超過150KM/H的時數應該不到5小時甚至3小時

在山路上開快車殺山路的時數應該不到200小時吧--家住市區,會跑山路是去玩,路也不熟,不會開太快

實在沒必要多花一堆錢買用不到的東西

但是一但進廠那種被當凱子削的感覺會很不爽,買車時說進口車組裝好,紮實

開上路有異音小毛病就說買車是買操控和底盤,異音是缺陷美

抱怨價格貴就一臉-沒錢開啥進口車的臉

所以最後還是回到國產車的懷抱,就算有問題花點錢就解決了(比起進口車)

當然國產車的安全配備是最大問題,希望能加強,這樣和進口車的差距就會進一步拉近
airzard wrote:
精進的國產車追擊--...(恕刪)


同感...!
感覺是自爽文...!!
保養內容沒寫出來
實在是不知道po價錢有什麼意義呢??

我不相信只有換機油的話價差可以從一萬元差到600元
不知道把清洗引擎的部分刪掉的話價錢會不會差不多呢??
風~~
kuanpy2003 wrote:
我非常同意你的論點開...(恕刪)


但大部分的國產車跟進口車的安全性應該差很多......
進口車與國產車的產品價值不是用保養費用來衡量吧!?
版主既然都表示便宜才是好貨了 那又怎麼會對進口車有響往呢?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在乎過彎可以快多少 或者撞擊之後有多大的存活率
但是不代表就沒有人會為了這些細節而多花數倍的錢去擁有被稱為奢侈品的東西

例如BILSTEIN PSS10 一組少說都要個五六萬起跳(視車種)
但所提供的機能也跟原廠的避震器一樣罷了 都是在減震
只是在意其中性能差異的人 自然不會覺得自己是盤子而去跟經銷商抱怨

汽車要達到符合一般人的需求的程度並不難
但機械性能上的差異要到達讓人有明顯感受的程度並不簡單
每每為了過彎增加10km 就必須付出數倍的成本
君可把雙B和TOYOTA頂起來看看底盤用料差異

版大衡量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價值性問題前
何不問問自己究竟需要什麼車?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樓主用保養費用來呼應他的標題這點我是頗不認同。
看完還有一個大疑問....
『清洗引擎要花多少錢?』
In low end world,la di sai mode turn on.
這位樓主,看來我應該是認識你喔

我也是開A7 3.0香檳金, 你應該是開黑的吧?

沒想到在mobile也能認親 哈哈

我的阿苦跟你差不多時間買,到現在沒有想換掉他的念頭

(謎之音:不換一樣可以再買阿)

你應該知道我是誰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