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40103 wrote:
2013/12 空車...(恕刪)


+1
姑且不論配備,2.0拖休旅車(高風阻、大輪胎、重車身)哪裡夠力,還要載全家和行李…
差不多的預算沒道理不上馬力順暢好開的車,
銷售數字不代表操駕感受。
s840103 wrote:
2013/12 空車...(恕刪)


就客觀來說, 先不管品牌喜好, 純從成本來算

如果一台日本進口的車, 繳了17.5% 的進口稅, 再加20%的貨物稅, 再加5%的港口稅, 而定價(先不說折價, 折價多少是市場因素, 賣的好, 提價都來不及了還折價)和只需繳減半的10%貨物稅幾乎不相上下

這說明什麼??

1. 在台灣生產不具成本優勢
2. 廠商利潤抓的比較高

以兩台都90萬粗估一下, 如果RAV4 的凈利算10%, 那和泰成本81萬, 扣5% 剩76.95W, 扣20%剩61.56萬, 在扣17.5%剩50.787萬

等於日本Toyota 生產一台RAV4, 組裝完成運到台灣港口交貨向和泰收約50萬

如果CRV 台灣生產成本和日本差不多, CRV 成本也是50萬, 加10%貨物稅, 成本55萬
成本55萬賣90萬, 凈利有35萬, 說實話, 就算減個15萬都還賺20萬

這樣算, 其實國產客貨牌的CRV, 應該賣在70-75萬比較合理, 我相信70萬的CRV 不會賣輸90萬的RAV4.

不過話說回來, CRV真是Honda 的金雞母, 我估計CRV成本不會比Civic 貴多少(crv省稅)但是賣價硬是多了約20萬, 台本獲利, CRV功不可沒
Antus wrote:
Rav42.0 E,...(恕刪)

chinchia1227 wrote: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都...(恕刪)



真是寫實.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等到SCRV降價,屁股改掉,配備補齊, 可能還是會被RAV4壓著打.
沒辦法, 牛頭牌已經是一種神話了. 最近的U6也有這種趨勢.
Antus wrote:
就客觀來說, 先不管品牌喜好, 純從成本來算
如果一台日本進口的車, 繳了17.5% 的進口稅, 再加20%的貨物稅, 再加5%的港口稅, 而定價(先不說折價, 折價多少是市場因素, 賣的好, 提價都來不及了還折價)和只需繳減半的10%貨物稅幾乎不相上下
這說明什麼??
1. 在台灣生產不具成本優勢
2. 廠商利潤抓的比較高
以兩台都90萬粗估一下, 如果RAV4 的凈利算10%, 那和泰成本81萬, 扣5% 剩76.95W, 扣20%剩61.56萬, 在扣17.5%剩50.787萬
等於日本Toyota 生產一台RAV4, 組裝完成運到台灣港口交貨向和泰收約50萬
如果CRV 台灣生產成本和日本差不多, CRV 成本也是50萬, 加10%貨物稅, 成本55萬
成本55萬賣90萬, 凈利有35萬, 說實話, 就算減個15萬都還賺20萬
這樣算, 其實國產客貨牌的CRV, 應該賣在70-75萬比較合理, 我相信70萬的CRV 不會賣輸90萬的RAV4.
不過話說回來, CRV真是Honda 的金雞母, 我估計CRV成本不會比Civic 貴多少(crv省稅)但是賣價硬是多了約20萬, 台本獲利, CRV功不可沒


1. 不用顧左右而言它, 因為RAV4就是比CRV貴, 最後價格反應到消費者的買價已呈現六位數差距
最後居然還扯到成本分析, 和您原本想拿折價出來比較的說法完全離題

2. 稅金也不是您這樣算的:
(1)進口關稅= 完稅價格 × 進口稅率 (稅率17.5%,民國100年適用)
(2)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排氣量2,000CC以下為25%,排氣量2,001CC以上為30%),貨物稅條例12條
(3)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營業稅法16條及第10條
(4)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15%)

汽車的營業稅只能按牌價去計算, 不能像您還先扣10%淨利再去算稅金
但若按您新車價抓10%淨利算81萬好了
那成本算下來RAV4 E-HI應是 81萬-17.5%-25%-0.0415%-5%(營業稅以牌價92.9萬計)
最後得RAV4到岸成本為 41.9萬左右

不過即使您知道RAV4到岸成本數字, 那又怎麼樣?

3. 您無法推測SCRV在台生產成本是否和RAV4到岸成本相同,
因為台灣進口汽車零件一樣有關稅和其它稅金需支付, 你自己的算法就把關稅忽略了
除了RAV4貨物稅比CRV多了10%, 及多一條港口服務費, 您無法說其它稅金上SCRV就佔優勢

4. 我大方一點, 港口服務費算1%, RAV4稅金部分比SCRV要多繳10%好了

SCRV 2.0 VTI 85.9萬-9.0萬=76.9萬 (空車價)
SCRV 2.0 VTI 76.9萬+11%=85.4萬 (空車價+11%)
RAV4 2.0 E-HI 92.9萬-2.5萬=90.2萬 (空車價)

扣除稅金優勢換算下來, SCRV還是便宜了快五萬






個人看法是 這一代CRV
應該是歷代改得最醜的一款
加上現在台灣民不聊生
吃頓早餐都要7,80塊了
只好從次要的東西去節省開支
價格這麼硬的牌子
買得下去的人越來越少了吧

s840103 wrote:
1. 不用顧左右而言...(恕刪)


重點來了, 你算的rav4 到岸價還比我便宜, 就用你的價格好了, rav4 41萬, 加40萬的稅, 和泰賺9萬賣90萬

如果台本生產crv 也是41萬, 他只需付減半的貨物稅10-12.5%, 了不起就46萬, 就算賣80萬, 還是賺了34萬

這就是我說的, 如果crv. 用國產, 合理價位應該少rav4 約20萬以上才合理, 現在這個價格簡直賺翻了
Antus wrote:
重點來了, 你算的rav4 到岸價還比我便宜, 就用你的價格好了, rav4 41萬, 加40萬的稅, 和泰賺9萬賣90萬
如果台本生產crv 也是41萬, 他只需付減半的貨物稅10-12.5%, 了不起就46萬, 就算賣80萬, 還是賺了34萬
這就是我說的, 如果crv. 用國產, 合理價位應該少rav4 約20萬以上才合理, 現在這個價格簡直賺翻了


重點來了, 你還是不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

1. 你以為只有RAV4要付關稅, 卻以為國產SCRV4不用付進口零組件關稅, 不然就是你避而不談
2. 光第一點來看, 國產SCRV成本就不可能41萬, 你根本就忽略掉國產成本不可能不考慮進口零組件關稅, 台灣其實只是組裝廠
3. 我最後把兩車稅額差額都算出來, 再回補相差的11%稅差額, RAV一樣貴了快五萬


Antus wrote:
重點來了, 你算的r...(恕刪)


+1
其實台本在台灣經營的單價暴利問一個問題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單價暴利哪一個車廠能賣那麼少車還能生存甚至賺錢的?"

s840103 wrote:
你的理解還是有問題1...(恕刪)


我沒有故意乎略, 而是
1. 零件進口關稅真的不高, 好像7%還是多少
2. Crv 用進口零件真的不多吧, 了不起就部分引擎變速箱零件, 我估計進口零件有個20%就算不錯了

就用你算的rav4 到岸價41萬, 乘上整車17.5% 的關稅 48.175萬算是台本的成本好了, 賣80萬, 一台還是賺32萬, 不是賺翻了嗎?

所以我一直說, 台本的國產crv 要賣比rav4 少個20萬以上才合理
阿王兄 wrote:
+1
其實台本在台灣經營的單價暴利問一個問題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單價暴利哪一個車廠能賣那麼少車還能生存甚至賺錢的?"


您若可提出台本的營收數字來支持您說的暴利, 願聞其詳
另外, 2013年台本是台灣第五大車廠, 比第六名的三陽(現代)多了11280台

我覺得比起來三陽現代比較值得您討論怎麼生存甚至賺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